这样的范思辙你喜欢吗?

对于正在现在热播的《庆余年》,豆瓣中的评分为7.9,是网络神手猫腻的著名代表作,剧情复杂错综且环环相扣,无论是小说和电视剧都得到一个很好的评价,剧情主要围绕范闲的寻母过程和一句人人生而平等(有点像美国独立宣言)展开,主角范闲的经历是带动剧情发展的动力。而剧中还有个很有意思的角色,就是范闲的弟弟范思辙,接下来我们就聊聊范思辙。

01

范思辙名字的来源


这样的范思辙你喜欢吗?

范思辙又名范思哲(这是自己妄加猜测的),估计是作者猫腻看到国际著名大品牌后才想起来给小说中人物的起这样的名字(是想要不仅在中国得到观众的认可,在国际上还可以赢得很好的口碑做铺垫),并且对于小说中人物的起名也是很有意思的,范思辙的父亲户部侍郎名叫范建,从现代人日常用语的角度看这名词起的诡异,还可能是在侮辱人,从古代人的角度来看就可能是另一种意思了,“建”代表百废俱兴,代表安民兴邦之意吧。再说说主人公范闲,这对“父子”的名字合在一起看,也就不感觉这两个名字有多奇怪了,毕竟有其“父”必有其“子”。整部小说中还有一些其他人物的名字,对于起名字这方面,作者可能更喜欢ABB类型,像陈萍萍,司理理,范若若等等。这些名字由来无疑不体现出作者猫腻跟随国际潮流大品牌,同时还让读者能够更好的记住名字(这个成分可能会更大些)。

02

多挣点钱不好吗?


这样的范思辙你喜欢吗?

范思辙在剧中担任的角色,范思辙的搞笑形象跟他的扮演者身份很切合,郭麒麟作为一个相声演员,在搞笑方面是认真的,对于台词的把控和包袱呈现上都给这部剧带来很大的搞笑成分,还时不时去增加一些台词,是剧中的主要搞笑担当。范思辙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官二代,在父亲、母亲、姐姐的管控下,自己在资金的使用方面得到了限制,但是依然阻止不了对金钱的追逐。在这部戏里,他饰演一个爱钱如命的“地主家傻儿子”。看上去憨憨傻傻,实际上心里的小算盘却比谁都精明。“没钱?没钱斗不过,斗不过。”“你才是猪,你爹礼部尚猪。”“姑娘,可否与小生共推牌九?”“断我财路,如同杀我父母。”戏里他金句频出,为这部权谋规划大局增加一些搞笑的情分。

03

我无知我快乐


这样的范思辙你喜欢吗?

范思辙的处事哲学----有钱挣就是好的,谁能跟钱过不去。生在权谋当道的世代,范思辙头脑的简单,心思单纯对于那个时代算是一个特例,在庆帝无死角的监视下,往往这种行事简单,没有心机的人才能够安全的生活在那个时代,记得剧中有一次是庆帝和范建的谈话,庆帝询问范建在和自己儿子打牌九的时候竟然输了,难免会有失户部侍郎的身份。想想庆帝的无死角监视,都相当于现代社会的天眼了,对于部下的任何活动都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消息,想想每天干什么都会被别人知道,都感觉特别恐怖。这种简单处事的作风不仅可以明哲保身,同时还不会引起其他势力家族的关注,即使是在范闲身边,也不存在太大的生命危险。毕竟范公子内心中对于钱财的爱慕远远大于任何事情,这样并不会对权势格局造成影响。

04

开一个全国连锁的知名书店


这样的范思辙你喜欢吗?

范思辙的结局-----可能在《庆余年》电视剧第一季播出后,范闲的死给观众留下了很多疑问和不解,同时为第二季的开播埋下了伏笔,而对于范思辙的结局在小说中则是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成为了金钱的收揽者,范思辙的结局很平淡,无关权谋,无关纠纷,无关家庭,并不像柳如玉想的那样,范闲的出现会对范思辙以后继承家产造成影响,他还是什么东西赚钱就干什么,什么东西赔钱就不干,也可以通过范闲的红楼收获自己人生第一桶金,依靠范闲前无古今的诗词歌赋,定会在当时畅销,造成洛阳纸贵现象发生。完完全全可以开一个顶级豪华的书店,实现全国书店垄断,那时候自己的小金库就会源源不断地增加。

05

爸爸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这样的范思辙你喜欢吗?

谈古思今,很多富二代,星二代仗着自己身份特殊,会不思进取,玩物丧志,与之相匹配的是《庆余年》中的郭宝坤,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呆萌、智商堪忧。剧中,郭保坤是范闲初到京都时第一位正面对抗的反派人物。但有意思的是,呆萌甚至还有点可爱的郭保坤完全不是范闲的对手。自己刚要进行有计划的实施复仇的时候,发现聪明反被聪明误,在宴会中失了颜面不说,还最终将自己的父亲送到监狱。在这个权谋手段横行的时代,人们在算计别人的同时也成为别人布局中的棋子,如何独善其身,除非你是个权谋高手,像庆帝、陈萍萍那样,对全局的把控和人心的拿捏都非常到位,剩下的不如将自己的锋芒隐藏,装成一个与世无争的样子,这样不仅保护自己,同时还可以让自己的家族免受牵连。所有进行权谋算计的最终都是一个不好的结局。正如太史公曰:“机关算尽太聪明,认师作母亦枉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