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姓氏很搞笑,中國的姓氏很高雅,姓與氏之間深厚的歷史脈絡

可能很多人對日本人的名字非常感興趣,感覺非常幽默。比如什麼"渡邊二郎"、"我孫子智美"、"田邊不二"、"田中茂雄"等等,非常的有意思。相傳,日本人以前是沒有姓氏的,後來有一段時間,皇室頒佈法令要求所有人取姓名,許多人沒有文化,在河邊的就取名"渡邊",在田邊的就取名"田邊",有些圖省事的以孫子為名就取了"我孫子",等等。造成了現在日本的奇葩姓氏,常常讓國人竊笑不已。那麼,我們國家的姓氏有什麼由來呢?我們來一起捋一捋它們的歷史脈絡。

日本的姓氏很搞笑,中國的姓氏很高雅,姓與氏之間深厚的歷史脈絡

今天我們經常在書本或者某份名單後面看到這樣一句註釋:排名不分先後,按姓氏筆畫排列。這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看到的"姓氏","姓"與"氏"是一樣的,兩者沒有區分。"楊氏",表達的就是"姓楊的"。但是在秦漢之前,兩者可是被嚴格區分的。

日本的姓氏很搞笑,中國的姓氏很高雅,姓與氏之間深厚的歷史脈絡

"姓"的起源比較古老,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係的種群的稱號。至於姓的作用,除了維繫部族的血緣關係,另一個作用就是避免近親繁殖。我國在很久很久以前,三皇五帝時期就已經知道了不能近親結婚。古人雖然不知道優生優育的知識,但卻知道近親結婚的危害。所以很早就制定了同姓不能結婚的規定,嚴格禁止同姓男女結合。而且,古人對待姓氏非常神聖,寧可死亡也不辱沒門楣,如果不是危及全家族的存亡,也不會更改姓氏。可以說是相當的較真,甚至買個奴僕回來,別的都無所謂,但是姓是一定要搞清楚的。所以古代,即使是做壞事的人,一般都會嚷嚷幾句"行不改名坐不改姓"。

日本的姓氏很搞笑,中國的姓氏很高雅,姓與氏之間深厚的歷史脈絡

相比于姓,氏出現的時間就比較晚,情況也比較複雜。氏是貴人才有的東西,是上層人物的專利,象徵著身份的高低。一般而言,諸侯以受封的國名為氏,比如:楚氏、秦氏、魯氏、韓氏。或者以官職為氏,比如:司馬氏、師氏、史氏。或者以封邑為氏,比如:晉國的魏氏、趙氏等等。另外還有以居處為氏的,如南宮;以技藝為氏的,如屠氏等等。相比于姓的穩定不變,氏是可以變動的,有的時候還相當的頻繁。尤其是諸侯公室和卿大夫、士大夫,因為政局、家變、內部的協調,都可能變化更替,頻繁轉化。

日本的姓氏很搞笑,中國的姓氏很高雅,姓與氏之間深厚的歷史脈絡

姓與氏在周朝以前是統治階層最為有效的治理手段,它是封建宗法制度的根基。隨著時代的發展,東周以後,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潰,氏族貴族日趨瓦解,在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大動盪,導致姓氏制度混亂,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勢,已經難以區分了。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創了第一個封建主義國家,基本結束了西周封建宗法制度,舊的氏族以及姓氏制度也被清除殆盡,姓與氏開始合二為一。發展到西漢,姓與氏就完全融為一體了。

日本的姓氏很搞笑,中國的姓氏很高雅,姓與氏之間深厚的歷史脈絡

就這樣,從漢朝至今,姓與氏不分彼此,從以前的象徵種群,到如今的象徵家庭,姓氏在中國可謂是國家文化的符號,充分體現了我國曆史文化的深厚底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