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韵致两相宜——近读吴雪书法


情怀韵致两相宜

——近读吴雪书法

苏士澍

王羲之、苏东坡的书法写得好,我们都知道。其实,他们的文章也写得好。读二王父子杂帖,读《苏轼文集》,高逸厚朴,篇篇都是绝妙好辞。中国古代文人习书,不以书家自居,亦不以书家为荣,一如左宗棠不以进士为荣。古人的趣味,向来金贵大文化人的翰墨,历代书家都是大学问家大文章家。


情怀韵致两相宜——近读吴雪书法

情怀韵致两相宜——近读吴雪书法

情怀韵致两相宜——近读吴雪书法

书法讲究字外功夫。所谓字外功夫,就是经史子集,就是人情练达,就是世事洞明。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何止如此,腹有诗书字也是华的。

吴雪是安徽亳州蒙城人。蒙城始建于殷商,是一代先哲庄子的故里。吴雪生在古城,好读古文,人有古风,书有古意。吴雪说自己从小喜欢书法,初习唐楷,后研汉碑,继而专攻行草。以碑为师,以帖为师,难得师古不泥,更难得食古而化,他的字差不多是《笔阵图》的路数,起承转合,提按顿挫,结字大小腴瘦很讲究。

情怀韵致两相宜——近读吴雪书法

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240cm×120cm


情怀韵致两相宜——近读吴雪书法

林泉清致,68cm×68cm


吴雪写字,一撇按得长,一捺一竖稍放,且微带波折,这是笔墨中透露的一点点豪情一点点韵致,显然得了宋明人的法度。吴雪的撇捺与长长的刻意丕显的率意,横划一笔,迟涩峻疾,韬然顿收,更有法度可寻。吴雪的行书,乍一看有些像苏子瞻,竖鈎右捺,仔细一打量,二分像伸长腿的黄山谷。

吴雪的楷书大字小字月明星稀,山静水清,一看就知道有童子功,有情感有情怀。当下某些书法,缺的就是童子功,缺的就是情感、情怀。


情怀韵致两相宜——近读吴雪书法

清·李方鹰·苍松怪石图题诗,180cm×48cm


吴雪书法见过不少,面目丰腴。前几年见过他的魏碑唐楷,即有自家面目。近年公馀闲暇一心临池,越发变了体格换了门庭,圈内友朋纷纷说吴雪书法当刮目相看。

时光如水,不舍昼夜。时间过去了,世事也随之变易,人的书艺也渐渐进步。这次看吴雪书法新作,字字康阜,难见懈笔,练出大书家的功夫了,我算是亲见轻舟过了万重山,真是可喜可贺的事。


情怀韵致两相宜——近读吴雪书法

清·郑燮·咏竹石,30cm×40cm


书要多看,字要多写。磨尽三缸水,一点像羲之。这话我信。古人真勤奋,赵孟頫苦练小楷经年,运笔如飞,一天能写上万字。文徵明每日起床先写千字文一遍才吃早饭,八十多岁了,还能写蝇头小楷,眼力没话说的。邓石如遗得失、忘寒暑、穷昼夜以习书。我是老派的人,传统的人,信奉孔子说的那句话:敏而好学。敏是题外话,好学才是书家的根基书家的本色。


情怀韵致两相宜——近读吴雪书法

宋·徐玑·新凉 136cm×68cm


写字与做人是一脉相承的。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提出,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写字不单是提笔落笔,也是通过书写、通过笔墨纸砚来展现自己的内心。

吴雪的作品集即将出版,书此文以示祝贺。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与吴雪共勉,与书界同仁共勉。二〇一九年二月 北京


情怀韵致两相宜——近读吴雪书法

对联 136cm×30cm×2


情怀韵致两相宜——近读吴雪书法

追梦,136cm×68cm

情怀韵致两相宜——近读吴雪书法

吴雪 安徽蒙城人。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安徽省文联主席,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安徽大学兼职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