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仙硬核】一个十年小白程序员的自白


【半仙硬核】一个十年小白程序员的自白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十年之后,就是一个路口。挥一挥衣袖,不知谁在旁边守候。

大家好,我是硬核的刘半仙。

算命届的真男人,用脸拖地的赛高新人类。

很多年以前,当我第一次踏足社会的时候,总是积极且阳光地怀揣着一年精通,两年架构,三年总监的走上人生巅峰计划。

可是,随着时光流逝,我才发现自己始终是在原地用爱发电。

冷静下来,回首过去。才发现,光有上青天的目标是远远不够的,脚踏实地的一点点爬才是找到罗马的合理方式。

受困于自我认知的局限性,总是天真的以为凭借一点小聪明和运气就可以混口饭吃。

结果,一混就是十年。十年后,我还是那个默默无人知的小白。

单单一个混字,各位看官是无法清楚地体会我这十年的程序员生涯是怎么度过的。没事,你们慢慢往下读,这篇文章就是篇硬核且直白的叙事文。

如果点击量数字可观,我再去采访一枚成功的秃顶程序员来满足你们大神是如何炼成的。

按照一句常见于世面上的话来讲,只要在这行里待的足够久,花费的时间足够多,就是一个专家。

我想,有些话肯定是包含了很多前提的。只是我不知道,所以就产生了理解的偏差。

如果只是机械性地做重复工作的话,专业的光环恐怕就没那么闪亮了。

其实,在别人看来,我这些年也并不是特别混。至少上班视频打游戏这样的事情我干的并不多,工作前3、4年中,我是一直作为只标准的社畜干着程序员这个职业。

甚至传说的996我也体验过一段时间,至于007,告辞。

直到后来,作为大龄社畜在程序员这门职业里徘徊了接近十年后才发现:

我和刚出发的自己,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

除了身材被生活打肿了一圈。

虽然我知道自己的经历并没有什么代表性,但是作为一个人来讲,我还是能够代表自己并且从经历上来讲还是能够给一些后来者一些启发。

当然,如果看完此文的兔子们依旧想去感受下现实的毒打话。我敬你是条汉子,请自便。

总的来说,我其实是一个脑子不大好使的人。虽然我记忆能力很好,但是逻辑算术这一单元却没有齐头并进。最坑爹的是,本来我是个不大聪明的人,但是却总是被别人认为有点聪明。

从家长到老师都给我灌输这个观念,所以我一直以来其实很飘。

刚入程序员这一行的时候由于我个人实在不会撒谎所以就迟迟找不到工作。好不容易找到工作,也是花了足足半个月时间多读书,早睡早起来包装自己的气质才争取到了一份和自己专业完全不搭边的PHP职业。

我心急火燎地学了一个星期,就光速上了岗。尽管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个无名的不足十几人的做服装的小公司,但是其过程还是相当魔幻的。

就这样,我便总算糊里糊涂地开始了自己的程序员道路。

因为是人生第一次工作,而且也不知道程序员到底该干啥。所以我在那半年里除了写了个简单的网站项目,然后就是修修打印机,解决些电脑系统问题。

那时候的时间节点是2011年。

作为一个有追求的人,我是觉得我一个程序员干这种活很没意思的。所以,过了半年我就主动辞职并且想着要去找一份真正做互联网的科技公司。

作为一个第一份工作被拒绝了无数次的人来讲,那时候失业带给我的恐慌其实并不强烈。

基于爱存钱且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觉得自己一定稳扎稳打没问题。

于是,我便又找到了第二家公司。这回终于不再是只有我一个程序员,而且妥妥的是靠互联网混饭吃的科技公司。

虽然,这家公司也只有不到20个人。但是,我觉得对我的影响是蛮大的。

这里我认识了人生所遇到的第一个高学历的知识分子-技术总监陈老师。顶着北大的光环,相当耀眼。虽然我们家一直有不畏强权的优良传统,但是不免也是有些自高自大的嫌疑。

又结合我这个人因为喜欢吹牛被社会毒打所以内敛的谦虚作风,总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气质。

在这里,虽然每天工作辛苦的一比。但是至少换来了我对于框架的熟悉,以及很多其他方面的成长。没有啥事情是比能看到自己确实高兴的事情了。

只是,现在想想,许多事情如果早明白一些事情,换一种态度去做,恐怕会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这就和我许久不上学后才发现,如果发现自己那科分数低就认真学哪一科就好了。而不是靠自己的优势学科反思问题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正所谓,你所依赖的优点往往到最后都会成为你的弱点。

现在看来,在学校学习才是最简单的事。因为入了社会,再也没人给自己打分了。

在这里混迹了又一年多,机缘巧合下就跟着名校光环的陈老师去创业了。讲真,被别人认可其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只是当时的我太自大了,总觉得一切理所当然。

我们在永和豆浆、出租屋、肯德基、咖啡厅等等地方,两个人办公写程序。听起来挺乔布斯,但是我的技术实力还是停留在上一年的水平并没有多大成长。

这是我离开上一家公司的真实原因,因为外包公司的工作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

和陈老师去创业即是我人生的一种幸运也是一种不幸。好的一面是我的确是见到一些不同的风景,收获了很多不一样的体验;坏的一面是,我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最根本的问题,依旧是按照以前的做法继续随波逐流。

在这十年里,我从来没有为自己的目标写下一个计划。

也就是目的达成达不成什么的,我并不关心。回想起来,生活对我终究还是太仁慈了。

后来跟着陈老师又南征北战走了三个春秋,我终于扛不住提前跑路了。因为我的状态下滑的十分严重,以前从不在上班时间打游戏的我都敢顶风作案了。

我觉得我不能再被陈老师保护起来,要去外面清醒一下。

所以,我并不后悔离开,而且永远对前面所有的人和事都充满感激。

离开之后,我又一次成功的忽悠到了一份工作。这次我负责独立制作一个小项目,并且工资暴涨,一度让我觉得自己好像是没退步。

然而,实际上,我的技术水平还一直都维持在和陈老师创业的水平。当然,其他方面也许成长了,但是对于一名程序员来说,我的工作年限和技术水平其实是完全不符合的。

真的,到如今,我特喵还不会用git、compser这样的工具来更新,更别提自己手写框架了。

又混了半年,我发现自己做的事情似乎没意义。因为我费心费力搞出来的项目竟然没人用,老板貌似就是养着我们的态度没啥反应。

我发现这么多年下来我唯一没变的就是想要让自己飞的更远的理想没变。

于是,我就随便找个借口,又辞职了。

令我意想不到的是,生活在温和地教育了我许多年后终于发怒了。开始一套一套的恨铁不成钢拳把我给教育的明明白白。

首先是,我找工作开始变得日益艰难了。

此时的节点已经来到了2017。作为一个已经差不多有6年经验的老程序员,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腆着脸去找那种两三年工作经验的岗位了。

这时候,程序员的技术硬要求就来了。

当然也不是多么硬,就是要求你全面,并且有使用经验,仅此而已。

很多本来积累的技术我因为用不到所以压根就没有学。什么高性能的缓存机制,数据库分布式的部署。讲真,作为一个程序员而没有自己运营的网站是一件十分羞耻的事情。

生活其实早已经通过各种面试失败的结果来暗示我该给自己充电了。

可是在那时候的我总是很茫然。直到这时候,我还在抱怨是自己怀才不遇,学历不行,从而没有正视过真的是自己技术不行的根本性问题。

讲真,作为打工来讲,薪资水平的确是能作为衡量能力高低的指标的,尤其是技术岗。

结果就是,我直接被按在地上摩擦,没有工作的日子长达一年之久。

到这里,我作为程序员的职业生涯就稍微告一段落了。从上面的叙述来看,其实大部分时间我并不是在混的。只是在随波逐流,仅此而已。

后来,好不容易我在生活的窘迫之中逐渐地意识到了是自己的能力不行这个问题,现在开始重视了起来。尽管目前总体来说,我还是个小白,但是至少开始有意识地去行动,而不是在不切实际地幻想和乱发脾气了。

每天早睡早起,坚持跑步,学习,工作。虽然看起来离我的目标还有挺远,但是至少总算又开始行进了。

这总比直接结束掉我作为程序员的职业生涯结果来讲,要好得多。

虽然我也不知道下一个十年我自己又会走到哪里,但是至少我觉得,我已经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且开始尝试纠正它。

希望我能在下一个十年能遇到真正想要遇见的自己,同时也把自己一些经历分享出来警示后来者。

好了,就这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