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消费券的“四两拨千斤”神效

电子消费券的“四两拨千斤”神效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受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前2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我国的消费市场出现历史罕见的负增长。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消费和内需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人民都被迫进入了“宅家”模式,消费市场受到了很大冲击。虽然我国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很多人依然谈“疫”色变,在“宅家”要求已经基本解除的情况下,“宅家”仍在心理上延续。找到用最高效率完成刺激经济、恢复市场活力的办法,就成为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考验。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选择发放电子消费券这一办法。


电子消费券的“四两拨千斤”神效


截至4月4日,全国已经有30多个城市推出了几百万元到上亿元不等的消费券,效果较好的杭州更是在4月3日开始发放第二期电子消费券。


电子消费券有多神奇?以最近发放的郑州市为例,郑州市4月3日10点发放的第一期电子消费券共计5000万元,截至4月5日10点,两天时间内已累计核销消费券1152.4万元,带动消费金额高达1.28亿元,杠杆率高达惊人的1:11。就算最后一部分消费券并未流入市场,其效果也是十分可观的,性价比亦是非常高的。这些消费者在“艰难”迈出第一步之后,心理上的“宅家”之门也就打开了。


电子消费券的“四两拨千斤”神效


疫情暴发以来,大多数的中国消费者第一次离餐饮、零售、旅游、文娱等行业如此之远。疫情趋于稳定之后,电子消费券之所以能激发居民消费热情,帮助部分受疫情冲击大的行业加快恢复的神效,更多的是让“介于买与不买”之间的消费者在“买”的一面加上一个“小筹码”。说的更直观一些就是,利用你消费,政府和你一起来买单的方法,打造出了一次春天的“双11购物节”。在那些发放电子消费券的城市,“你领券没”迅速成为社交热词,人家就已经知道电子消费券的目的达到了。


电子消费券是各城市对“双11购物节”成功商业经营的一次财政上的活学活用,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对恢复市场活力实现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电子消费券目前看来只能说对恢复市场活力按下了“启动键”,全面恢复市场活力的胜负手仍是彻底控制疫情。无论怎么说,中国又为抗疫后的全球经济恢复提供了一份中国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