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消費券的“四兩撥千斤”神效

電子消費券的“四兩撥千斤”神效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受新冠疫情的影響,2020年前2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20.5%,我國的消費市場出現歷史罕見的負增長。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以來,消費和內需是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人民都被迫進入了“宅家”模式,消費市場受到了很大沖擊。雖然我國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很多人依然談“疫”色變,在“宅家”要求已經基本解除的情況下,“宅家”仍在心理上延續。找到用最高效率完成刺激經濟、恢復市場活力的辦法,就成為擺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考驗。現在,越來越多的城市選擇發放電子消費券這一辦法。


電子消費券的“四兩撥千斤”神效


截至4月4日,全國已經有30多個城市推出了幾百萬元到上億元不等的消費券,效果較好的杭州更是在4月3日開始發放第二期電子消費券。


電子消費券有多神奇?以最近發放的鄭州市為例,鄭州市4月3日10點發放的第一期電子消費券共計5000萬元,截至4月5日10點,兩天時間內已累計核銷消費券1152.4萬元,帶動消費金額高達1.28億元,槓桿率高達驚人的1:11。就算最後一部分消費券並未流入市場,其效果也是十分可觀的,性價比亦是非常高的。這些消費者在“艱難”邁出第一步之後,心理上的“宅家”之門也就打開了。


電子消費券的“四兩撥千斤”神效


疫情暴發以來,大多數的中國消費者第一次離餐飲、零售、旅遊、文娛等行業如此之遠。疫情趨於穩定之後,電子消費券之所以能激發居民消費熱情,幫助部分受疫情衝擊大的行業加快恢復的神效,更多的是讓“介於買與不買”之間的消費者在“買”的一面加上一個“小籌碼”。說的更直觀一些就是,利用你消費,政府和你一起來買單的方法,打造出了一次春天的“雙11購物節”。在那些發放電子消費券的城市,“你領券沒”迅速成為社交熱詞,人家就已經知道電子消費券的目的達到了。


電子消費券是各城市對“雙11購物節”成功商業經營的一次財政上的活學活用,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對恢復市場活力實現了階段性的勝利。但是,電子消費券目前看來只能說對恢復市場活力按下了“啟動鍵”,全面恢復市場活力的勝負手仍是徹底控制疫情。無論怎麼說,中國又為抗疫後的全球經濟恢復提供了一份中國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