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翻譯 OR 人工翻譯?

當今,人工智能已在能源、健康、機器人、商業情報、教育和金融等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隨著2018博鰲亞洲論壇,“騰訊同傳”事件引發的熱烈的討論,人工智能翻譯(或機器翻譯)與人工翻譯未來發展的討論再一次出現在人們面前。其實早在上世紀30年代,就有了機器翻譯語言的想法和實踐。


人工智能翻譯 OR 人工翻譯?

20世紀30年代初,法國工程師阿爾楚尼(G.B. Artsouni)提出了用機器翻譯語言的想法,並在1933年7月22日獲得了一項“翻譯機”的專利,叫作Mechanical Brain。這種機械腦的存儲裝置可以容納數千個字元,通過鍵盤後面的寬紙帶,進行資料的檢索。但是,由於不久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阿爾楚尼的機械腦無法投入使用。


1933年,蘇聯發明家特洛揚斯基(П.П.ТРОЯНСКИЙ)設計了把一種語言翻譯為另一種語言的機器,並在同年9月5日登記了他的發明。1941年5月,這部實驗性的翻譯機已經可以運作。1948年,他計劃在此基礎上研製一部“電子機械機”(electro-mechanical machine)。但是,由於當時蘇聯的科學家和語言學家對此反應十分冷淡,特洛揚斯基的翻譯機沒有得到支持,最後

以失敗告終


人工智能翻譯 OR 人工翻譯?

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


1946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埃克特(J. P. Eckert)和莫希萊(J. W. Mauchly)設計並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電子計算機驚人的運算速度,啟示著人們考慮翻譯技術的革新問題


人工智能翻譯 OR 人工翻譯?


1954年,美國喬治敦大學在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公司)的協助下,用IBM-701計算機,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機器翻譯試驗


人工智能翻譯 OR 人工翻譯?


在1月7日的公眾演示上,一個女操作員在鍵盤上使用穿孔卡片輸入轉寫成英文字母的俄語句子:


“Mi pyeryedayem mislyi posryedstvom ryechi”


儘管她對於俄語一無所知,可是計算機很快就輸出了英語譯文:


“We transmit thoughts by means of speech.”


接著,她又在鍵盤上使用穿孔卡片輸入她完全不懂的另一個俄語句子:


“Vyelyichyina ugla opryedyelyayatsya

otnoshyenyiyem dlyini dugi k radyiusu.”


計算機幾乎同時輸出了相應的英語譯文


“Magnitude of angle is determined by the relation of length of arc to radius.”


人工智能翻譯 OR 人工翻譯?

第一次機器翻譯實驗的設計者們


第一次機器翻譯取得了巨大成功。接著蘇聯、英國、日本也進行了機器翻譯試驗,機器翻譯在世界範圍內出現熱潮。然而新生事物很快就受到了保守分子的攻擊。


1964年,美國科學院成立語言自動處理諮詢委員會(Automatic Language Processing Advisory Committee, 簡稱“ALPAC”),調查機器翻譯的研究情況,並於1966年11月公佈了一個題為《語言與機器》的報告(簡稱“ALPAC”報告),對機器翻譯採取否定的態度,宣稱:


“在目前給機器翻譯以大力支持還沒有多少理由”


在“ALPAC”報告的影響下,許多國家的機器翻譯研究陷入低潮,許多已經建立起來的機器翻譯研究單位遇到了行政和經費上的困難,出現了空前蕭條的局面。


進入七十年代,由於情報現代化技術和人工智能的發展,以及現實多語種翻譯的需要,機器翻譯出現新的高漲:


01

七十年代初期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利用加拿大聯邦政府翻譯局的機器翻譯,做成了叫做TAUM—METEO的機器翻譯系統,能進行天氣預報文章的自動翻譯,於1971年開始投入使用。


02

法國紡織研究所TITUS—Ⅳ系統,可進行

英、德、法、西四種語言的互譯,每種語言有14000個詞的詞典,每秒鐘可翻240個詞,於1973年開始使用,主要翻譯紡織技術方面的文章


03

美國斯瑪爾特(Smart)通過公司的SMARTRANS系統,可進行英語—波斯語,法語—波斯語的機器翻譯,於1975年投入試用。


04

美國國家航天航空局NASA系統,可進行俄英和英俄機器翻譯,於1975年投入試用。


05

我國在“十年浩劫”結束後也重新振作起來,機器翻譯研究被再次提上日程。“784”工程給予了機器翻譯研究足夠的重視,80 年代中期以後,我國的機器翻譯研究發展進一步加快,首先研製成功了 KY-1 和MT/EC863 兩個英漢機譯系統,表明我國在機器翻譯技術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九十年代,隨著網絡的普遍應用,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速以及國際社會交流的日漸頻繁,人們對於機器翻譯的需求空前增長,機器翻譯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機遇。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下,商用機器翻譯系統邁入了實用化階段,走進了市場,來到了用戶面前。


人工智能翻譯 OR 人工翻譯?

1993年,IBM 的 Brown 和 Della Pietra 等人提出的基於詞對齊的翻譯模型,標誌著現代統計機器翻譯方法的誕生。


人工智能翻譯 OR 人工翻譯?


在語言服務業中,人工智能翻譯技術與各大語言服務商積累的語料相結合,目前市場上許多盛行的計算機輔助工具已經整合了人工智能翻譯的引擎,包括西班牙的Linguaserve, 美國的Lionbridge以及英國的SDL等眾多優秀的語言服務提供商,都已經在商業服務操作中使用人工輔助人工智能翻譯。


人工智能翻譯 OR 人工翻譯?


21世紀,機器翻譯的開發呈現多元化和多種模式,包括翻譯軟件、在線翻譯網絡平臺(如谷歌、百度和有道在線翻譯)等。開發規模不斷壯大,開發機構和軟件不再限於著名的大公司和企業,如天津大通通譯計算機軟件研究所的“通譯”、中軟總公司的“譯星智能翻譯平臺”、北京交大銘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CAT計算機輔助翻譯系統等。全國各大城市都有機器翻譯的軟件開發公司,越來越多的電腦公司也已經把目光和精力投向了機器翻譯的開發市場。


人工智能翻譯 OR 人工翻譯?

2006年谷歌翻譯作為一個免費服務正式發佈,並帶來了統計機器翻譯研究的一大波熱潮。


人工智能翻譯 OR 人工翻譯?

ViaVoice 安裝界面


2009年9月IBM 正式推出了 ViaVoice Translator 機器翻譯軟件,為自動化翻譯奠定了基礎。在此之後, IBM 所從事的這項研究項目無明顯進展,不久後被放棄。


人工智能翻譯 OR 人工翻譯?

Rick Rashid 在一次會議上發言


2012年微軟研究部門全球負責人裡克·拉希德(Rick Rashid)在中國召開的一次會議上宣佈了機器翻譯項目的成功。當時他用英語講話,而一臺微軟計算機同時將他說的話翻譯成普通話,而且是以拉希德自己的聲音說出來的,從這點上來看,微軟的這個翻譯程序已經沾染上了一絲人性。


2016年9月底谷歌在 ArXiv.org 上發表論文介紹谷歌的神經機器翻譯系統GNMT:Google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該系統使用了當前最先進的訓練技術,實現了機器翻譯領域的重大突破。經過在來自維基百科和新聞網站的樣本句子上測定發現:GNMT 在多個主要語言對的翻譯中將翻譯誤差降低了55%-85%以上,某些語段的翻譯質量甚至超過專業筆譯人員,這項翻譯技術的重大突破讓譯界人士大呼“狼來了”。


人工智能翻譯 OR 人工翻譯?


2016年12月13日微軟發佈了最新一代翻譯工具(Microsoft Translator),藉助智能手機,能夠實現實時的語音翻譯。目前可以實現包括中文在內的9種語言的實時語音轉為文本翻譯。


人工智能翻譯 OR 人工翻譯?

曉譯翻譯機


2017年初,由中國科技公司科大訊飛和洛可可&洛客聯手打造的中英互譯機器“曉譯翻譯機”

面市。可以使用語音,文本,人工電話等方式實現人與人之間面對面交流,遠程交流,和場景交流。除了能實現中英互譯外,還可以實現漢藏,漢維吾爾語互譯。


人工智能翻譯 OR 人工翻譯?


2018年4月8日博鰲亞洲論壇

開啟。這是國際級會議第一次正式使用AI作為翻譯,也是AI同傳類產品首次公開支持討論型會議。論壇上“騰訊同傳”的效果引起翻譯界人士大討論。面對網友群嘲的“一條公路和一條腰帶”以及大面積單詞無意義重複、大小寫及字符混亂的現象,騰訊回應承認,面對博鰲亞洲論壇複雜的語言環境和高大上的專業內容,“騰訊同傳”確實出現了錯誤,答錯了幾道題。同時,作為創新孵化和落地的 AI 產品,“騰訊同傳”還在不斷學習和成長當中


人工智能翻譯 OR 人工翻譯?


人工智能翻譯 OR 人工翻譯?

不只是翻譯行業,隨著人工智能在眾多領域的深入發展, 每個人都在關心自己職業的未來發展前景。


人工智能翻譯 OR 人工翻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