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让你有感触的历史人物?

1.三国时期,魏国名士许允娶了卫尉阮共的女儿。新婚之夜,许大名士发现阮氏女容貌丑陋,吓得逃出洞房(这得有多丑……),并且再也不与妻子见面。

许允的好朋友桓范(就是那位曹爽大将军的智囊)听说这件事,劝他说:“阮家既然嫁丑女于你,必有原因,你不妨再考察考察她。”

许允听了桓范的话,再次进入新房,可是一见到阮氏女丑陋的面容,转身又想逃跑。当此千钧一发之刻,我今天要讲的主角——阮家丑女竟一把拉住丈夫,不让他走。

许允心中恼怒,问妻子:“妇有四德,卿有几德?”这里解释一下,倒不是说许允矫情,明明嫌人家貌丑,偏偏要问德行。古人所谓妇人四德,本就包括“妇容”——端庄娴雅以取悦男人,也是女子的德行之一啊!

阮女答道:“妾之不足者色耳。士有百行,卿有几行?”我只是容貌不足罢了,请问读书人有“百行”,你又符合几条?——暗藏套路的反击。

许允说:“我百行俱备。”

阮女说:“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

实力打脸,许允哑口无言。从此夫妻相敬相爱。

然而,这不是故事的结局,只是开始。

许允后来担任了魏国的吏部郎(人事部副部长),提拔任用了很多他的同乡。魏明帝知道后,派卫士去他家里逮捕他。

妻子阮氏光着脚跟出来提醒丈夫:“皇帝英明,要用道理去说服,别尝试用感情去打动。”

押到后,明帝亲自审问许允。许允辩解说:“孔子说‘提拔你所了解的人’,臣的同乡,就是臣所了解的人。陛下可以审查、核实他们是称职还是不称职,如果不称职,臣愿受应得的罪。”

明帝查验以后,发现许允任用的人都能称职,于是就释放了他。看见他穿的衣服破旧,明帝还赏赐新衣服给他。

许允被捕之时,家人都在号哭,只有阮氏神态自若,说:“不要担心,不久就会回来。”并且煮好小米粥等着丈夫。果然没多久,许允就回来了。

很多年后,许允在政治斗争中受到牵连,受司马师疑忌,被判流放乐浪郡,死在了流放的路上。

他死后,他的门生跑进来告知他的家人。阮氏正在织机上织布,听到消息后神色不变,说:“早就知道会这样。”

后来司马师派钟会去看许允家人,并给出指示,如果许允儿子们表现出的才能比得上他父亲,就逮捕他们以除后患。

许允的儿子听说钟会要来看他们,赶紧去和母亲商量——这种来自亡父政敌的看望总是别有用心,父亲已死,他们需要得到母亲的指点。

阮氏对儿子们说:“你们虽然都不错,可是并没有大才,可以怎么想就怎么和他谈,这样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也不必哀伤过度,钟会不哭了,你们就不哭。又可以稍微问及朝廷的事。”

钟会聪慧敏捷,善于奇谋,时人比为张良。即便许允在世,亦未必能在他面前矫饰。

阮氏深知其子,让他们自然流露本性,就不怕被人觉得在掩饰什么;不必哀伤过度,说明对父亲之死并未刻骨铭心;甚至还稍微打听一下朝廷的事——聪明人在这关头是绝不会打听的。

儿子们一一照办,终于免于株连。

以上三个故事都出自《世说新语·贤媛》。三篇连在一起,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聪慧女人不平凡的一生。

古人写故事,绝少心理描写。许允被明帝卫生逮捕后、许允死讯传来后,我们从文字中只看到阮氏平静、镇定。

但她的内心究竟会翻起怎样的波澜?我们不得而知。

无论如何,她是一个让我惊佩的三国奇女子。


2.

齐国有个大大的花花公子叫齐庄公,齐国有个大大的美女叫棠姜。齐庄公看到美得不可方物的棠姜,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终和她暗通款曲。可这件事被棠姜的老公崔杼察觉。那天他趁齐庄公与棠姜幽会时,安排武士将其乱刀砍死。

崔杼是齐国重臣,他对前来记载的史官说:“你就写齐庄公得疟疾死了。”史官不听从他,在竹简上写“夏五月乙亥,崔杼弑其君光。”崔杼很生气,拔剑杀掉史官。史官死了,按照当时惯例由其弟继承职位。

崔杼对新史官说:“你写齐庄公得疟疾死了。”新史官也不听从,在竹简上写“崔杼弑其君光。”崔杼又拔剑杀了新史官。

然后更小的弟弟写下同样的话,同样被杀。最后是最小的弟弟。

崔杼直视着他,问:“难道你不爱惜自己的生命?”

年轻的史官继续写下“夏五月乙亥,崔杼弑其君光。”

崔杼愤怒地把竹简扔到地上,过了很久,叹了口气,放掉了史官。


3.

有哪些让你有感触的历史人物?

有哪些让你有感触的历史人物?

有哪些让你有感触的历史人物?

有哪些让你有感触的历史人物?

有哪些让你有感触的历史人物?

有哪些让你有感触的历史人物?

有哪些让你有感触的历史人物?

有哪些让你有感触的历史人物?

有哪些让你有感触的历史人物?


4.

李清照。

李清照的前半生,有两个贵人,都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

一个是她爹李格非,苏轼的学生,给了她当时的女子能够受到的最好教育。成就了她“千古第一才女”之名的基础。

之后她嫁给赵明诚。

明诚对爱妻的欣赏和喜爱,怎么说呢,就是上班的时候带着她的诗作,那时的人没事吟诗作对的,他就说:你们看看这首,好不惊艳。

众人一听,果然好诗,这个时候赵明诚就骄傲地说:是内人之作……

李格非让李清照的才华成为可能,赵明诚则在一定程度上让李清照的才华得以被由男性主导的知识分子圈所知及认可,最重要的,赵对妻的欣赏完全是现代人的那种男女平等的观念,在这一点上,赵是超越了那个时代的。李格非也是。

他和李清照合著了《金石录》,想象一下,小夫妻俩一起把玩四处收藏来的字画美石……高兴了对酌吟诗,也是神仙眷侣了。

但是。

李清照后半生几乎是前半生的反面,尤其是情感生活。46岁的时候,赵明诚卒。三年后,孤苦无依中的李清照再嫁,对方是张汝舟,此人娶清照是因为觊觎她的收藏,婚后发现并没有多少藏品可图(战乱中流失不少),遂露出马脚真实嘴脸,羞辱谩骂家暴………

李清照是何等高洁女子,举报张贪污舞弊,并起诉离婚。结果,她竟入狱,好友相救,她于囹圄之中待了九日。

晚年的清照,写了很多家国大义之辞,这大起大落爱恨交织传奇与世俗并融的一生走过,一个女诗人的格局,已被扩容为那个时代伟大的艺术家。

人生什么事什么人都可能遭遇,从最美的爱情,到最极端的战争,从最卑劣的小人,到最被称颂的才华,从盛世光景到破碎乱世,她全部历经了。

然后留下千古诗名与性情。


6.

明孝宗朱佑樘

中国唯一位一夫一妻制的皇帝。

根据明史、明书等官方资料记载,孝宗一生仅娶妻孝康敬皇后张氏一人,没有其他妃嫔。成年健康的皇帝一生只有皇后一人,在历史上几乎就是绝无仅有。

他是一位难得的贤君,弘治年间是明朝君臣关系最为和睦的时期。没有腥风血雨的朝争、也鲜有烽烟四起的边患。十八年的励精图治,明孝宗体恤臣下、心系百姓,整顿吏治、轻徭薄税,不仅实现了大明的振兴,还让天下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这段为后世所称道的时期,就是弘治中兴。

不过明孝宗还算不上千古一帝,毕竟他并非开疆拓土或者开创盛世的雄才英主,他至于中华之影响是相当有限的。

不过他却是我最喜欢的一位皇帝

喜欢他不仅是因为他和孝康张皇后一生一世一双人。

幼年坎坷,从小在冷宫吃百家饭长到六岁。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万贵妃和宪宗的故事。

他的母亲纪氏就是被万贵妃所迫害,他自己也险些因此丧命。

不过后来万贵妃死后,朱佑樘宽容了万贵妃的家人,并没有因此迁怒。

  •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春,万贵妃病死,宪宗也因悲伤过度于八月去世。皇太子朱佑樘于九月壬寅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弘治”,是为明孝宗。然而宪宗留给18岁太子的,是一个朝政紊乱,国力凋敝的江山。在这个上天有意安排的千疮百孔的舞台上,孝宗皇帝用自己的宽容与勤奋力挽狂澜,让明朝得到了中兴。

真的不容易,挽救了当时的明朝

  • 他提倡直言进谏,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孝宗皇帝的勤政终于得到了回报,弘治朝吏治清明,任贤使能,抑制官宦,勤于务政,倡导节约,与民休息,是明朝历史上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和平时期。
  • 他将四品以上官员名单贴在宫内文华殿壁墙上,平时熟记,做到心中有数,意在掌握官员动态,不受蒙蔽。他每天上朝听政,除早朝外,还恢复早已废弃的晚朝制度,他常披阅奏章到很晚,从来不允许太监代批奏章。有一天,仁寿宫起火,人慌马乱的救火,忙了一夜,朱佑樘没合一会眼,因此他没去上朝,就特地派人到朝堂向众大臣说明原因,向众臣请假。
  • 待臣下很宽厚,能推心置腹,从未鞭打过大臣,因此,君臣之间亲密无间,形同一家人。对臣下宽厚平和,京官夜返家中时,必派铺军执灯传送,这些事虽不算大,但作为一个封建皇帝能如此曲体臣下,确属相当不易了。这样,一大批以廉洁、勤奋、有事业心、以国为家的贤臣得以有机会施展才干,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良臣大集合。朱佑樘还广开言路,虚心纳谏。每天的早晚朝之外,还每天两次在平台召见有关大臣议事,称为“平台召见”的朝参新方式。
  • 鉴于前朝宦官专权乱政的教训,孝宗对宦官严加管束,东厂、锦衣卫再不敢任意行事,只能奉守本职,因而几任锦衣指挥大致都能持法公允,用刑宽松。这是明中后期其他朝代所罕见的现象
  • 更正律制,对刑罚运用十分慎重。1500年,制定《问刑条例》,1502年,编成《大明会典》,删除了原《大明律》中多项残暴的法令。他命内外慎刑狱,任用的执法官吏比较贤明公正。
  • 体恤民生,善待百姓,他常常减免地方的赋税。地方官奏报因灾情免赋的要求,他都无一例外地下旨同意。免税粮之外,他还给贫民麦种、牛种。他还禁止宗室、勋戚奏请田土及受人投献,禁止势力人家侵夺民利。有一次,朱祐樘特地派遣手下人送羊送酒到黄河工地上,犒劳治理黄河的刘大夏及河工人员。
  • 在用人准则上,朱佑樘遵从唯贤唯德,大量重用贤才之士,这样,形成“弘治朝中多君子”的太平盛世局面。他制定了严格的官吏考核制度,提拔选调官员主要以政绩为主。
  • 由于孝宗多难的童年使得他的身体一直不好,他希望通过佛道之术能改变自己的身体状况。因此一些奸佞之辈再次混入宫中,再次祸乱朝政。宦官李广就是其中之一,深得孝宗的宠信。后来李广畏罪自杀,孝宗以为李广家中有天书,命人搜寻,却搜出了李广贪污、受贿的账本,孝宗这才醒悟。李广事件唤醒了那个沉睡多年的励精图治的孝宗皇帝,他开始了生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勤政时期。朱佑樘开始不断反思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重新远佞臣而重用刘大夏、戴珊等贤臣,大力整顿朝纲,可是过大的工作强度也彻底拖垮了他的身体。

可惜陛下他英年早逝

  • 大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朱佑樘驾崩于乾清宫,得年仅36岁。他在弥留之际召刘健、李东阳、谢迁等入乾清宫接受顾命,命传位于皇太子朱厚照,并叮嘱诸卿说:“太子人很聪明,但是年龄还小,又好逸乐,诸卿要好好辅佐他,使他担当起大任,朕死也瞑目了。”最后给太子朱厚照的最后嘱咐是“任用贤臣”。

一生无大作为,但是很稳定,不胡来,比较勤政,尊敬大臣,做了很多为民的善政。这样的皇帝虽然不能名声远扬,但是能够让自己的子民真正享受到安了。

他也是明代中叶励精图治的明君。朱佑樘的政绩诚然卓越,但最让人感动的,是他的宽厚仁慈,不管对谁,他都是宽厚对待,甚至包括他的仇人。


7.

晋惠帝,就是“何不食肉糜”中那个不接地气的傻皇帝。

晋惠帝的时候,爆发了八王之乱,侍中嵇绍奉命赶去护驾。 当时保卫惠帝的军队在荡阴被乱兵击溃。百官、侍卫自顾不暇,无不仓皇逃窜,只有嵇绍身着朝服,用自己的身体掩护着惠帝。乱兵迫近,箭飞如雨,嵇绍最终被杀死在惠帝身旁,血都溅到了惠帝的衣服上,惠帝感到十分痛惜。 等到乱事平定,下人想洗去惠帝衣服上的血迹,惠帝说:“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人虽傻了点,倒也不失为拥有一颗赤子之心的好主子。


8.

她的父亲是安西将军。

她的叔父是当朝宰辅。

她的弟弟亦是征战沙场,战功赫赫。

她的丈夫写得一手好字,官至会稽内史。

只是她丈夫除却才能相对平庸之外,还有一个缺点,就是笃信五斗米教。

本来这也不算什么大毛病。

可是身逢乱世,寄托于虚幻的道术又有何用呢?

很快,朝廷内爆发了一场起义。

兵临城下,她的丈夫却荒唐地宣称自己已经请来了鬼兵把守要道。

她屡次劝谏,却被置之不理。

于是她只好自己招募几百家丁,日夜训练。

后来,城终究是破了。几百家丁,又怎能阻挡敌方的铁骑?

丈夫和儿女都在她面前被枭首。

她带着家丁和家眷誓死抵抗,手杀数人。

直到敌军的首领把她只有三岁的外孙抓到她面前。

她说:

「事在王门,何关他族?此小儿是外孙刘涛,如必欲加诛,宁先杀我!」

敌军首领被她的气节所折服,放过了她的外孙,也放过了她,甚至还派人将他们送走了。

乱世飘摇,命如草芥。

丈夫平庸无能,她虽为女子,却刚烈如利刃,在浑浊世道为自己劈开一道清明。

而多年前,她也曾是被家人仔细呵护的少女。

那年冬天,建康下了好大的雪。

她的叔父问屋中的诸位子侄,「白雪纷纷何所似?」

她道,「未若柳絮因风起。」

从此百年千年,后人都记住了她的名字。

她叫,谢道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