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记忆——挑冰棍棒游戏,简单有趣,带孩子玩起来吧

玩就是孩子的储蓄。孩子是在玩中学习的,看似玩的过程中,这种轻松、愉悦、积极、投入、专注的状态已经调动了他身体各个机能的配合,这种身心合一的状态,就像我们夸奖大人一样“认真工作的你此刻最美”,孩子也有打动我们的专注时刻。

80后的记忆——挑冰棍棒游戏,简单有趣,带孩子玩起来吧

挑冰棍的游戏是我童年的记忆。一片广阔土地,一块土砖,一把带土腥味的捡来的冰糕棍,一个两个或一堆小脑袋挤在一起,唰的一声,冰糕棍撒下来,局阵就定型了,眼疾手快地看一下局面,心里嘀咕“糟糕,都挤在一起了,很难挑啊”,或者眼前一亮,窃喜:“根根分明,不拥挤也不分散,刚刚好啊”。就这样,你一根我一根,或挑或拨,规则很明确,不能碰到其它的冰棍,反复回合,每次专注到屏住呼吸,精细动作不亚于穿针引线,试想,现在的孩子能玩到我们那时候一半的程度吗?

80后的记忆——挑冰棍棒游戏,简单有趣,带孩子玩起来吧

当我抛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心中已经有答案了,我觉得孩子应该还有进步的空间。我在想影响孩子没有做到极致的这个点在哪里?首先,以我现身说法,先剖析且检讨一下自己,为什么孩子没有那么高的专注力。因为是游戏就要遵守游戏规则,孩子心里是有数的,但是有人破坏了,有人迁就了,就变得没有规则,没有标准可衡量了,所以在无视规则的情况下,孩子在这个游戏中没有边界,没有自控及标准,所以导致游戏没有挑战性,如果孩子和父母平等,他会以一个强者的身份来和你对垒。打破规则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父母监督是最好的执行。

80后的记忆——挑冰棍棒游戏,简单有趣,带孩子玩起来吧

其次,谈到一个社会问题,试想,之前我们玩这个游戏时,或趴或坐,或各种角度去挑,怎么舒服怎么来,不用担心衣服脏,不用担心脸花,只是专注于简单规则下的严以律己,那种活在当下的感觉记忆犹新。现在呢?有些孩子只是画中的人物,公主型的,从小被妈妈教育“脏、别动、不能摸”,面对这么接地气的游戏,孩子只能远观而不能近玩,更别说要玩出智慧,玩出花样了。剥夺了孩子的身体感官体验,没有经验的获得就无所谓成长了。

80后的记忆——挑冰棍棒游戏,简单有趣,带孩子玩起来吧

最后,和孩子相处是有智慧的,且不能一概而论,愿父母多学习,做良性的亲子互动,成就快乐、自信、为他人着想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