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来临,又一非瘟高发期,你做好准备了吗?「国药动保•圆支康」

雨季来临,又一非瘟高发期,你做好准备了吗?「国药动保•圆支康」

01

2019年雨季非瘟大爆发是忽略水安全防控的前车之鉴

2019年南方雨季频繁降雨,致使两广、两湖、江西等区域陆续集中爆发非洲猪瘟疫情,用极为惨痛的代价警醒猪场水安全对防控非洲猪瘟疫情的重大意义。

回顾非瘟疫情的发展和非瘟病原学、流行病学等领域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猪场忽视水安全防控的重要性是很不可思议的事!理由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非瘟病毒能在水中存活,并且存活的时间极长(非瘟病毒在水蛭体内能存活140天)。

(2)非瘟病毒进入水中传播更快更广,并且所需感染一头猪的病毒量大大降低,能低至1个TCID50

(3)非瘟是直接接触传播的病毒传染病,而猪与水直接接触的频率远高于与人、饲料等的接触频率。

(4)非瘟病毒经水传播的风险是真真切切存在的!有正反两面的例子,一方面是雨季非瘟高频爆发,另一方面是拔牙过程中做好水的防控(水的酸化)能加快猪场稳定,提高拔牙成功率。

如今,南方一些区域陆续进入雨季。猪场能否重视到水安全防控的重大意义,能否在风险窗口期做好猪场水安全防控,决定了猪场是将稳定复产还是将重蹈覆辙、损失惨重!

02 雨季非瘟爆发风险增大的原因剖析

(1)雨水增多,水散毒风险增大

大环境带毒且较长时间内都无法净化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随着生物安全意识的提高,猪场都认识到防控车辆、人员和物品等控五流手段阻断病毒输入猪场的重要性,但很难阻断雨季期间被大环境污染的水进入猪场。污染的水可以通过地表径流灌入猪场水源,也可以通过下渗污染地下水。在雨季猪场水源污染风险增大。

雨季来临,又一非瘟高发期,你做好准备了吗?「国药动保•圆支康」

(2)水质突变,防控效果打折扣

很多猪场净化猪场用水时往往忽略水质的影响。其实无论是加消毒剂还是加酸化剂做水的净化,水质的好坏对净化效果起决定作用。

下雨时,河流、湖水甚至是深井水,往往变得水质不均一或更加浑浊,猪场净化水源的加药量要增加,但难以评判实际效果。

(3)人员散漫,人为散毒风险增加

病毒通过污染的水是直接接触猪是一条传播路径,病毒通过污染的水接触人再由人传给猪也是一条存在的传播途径,而雨季确实是污水接触人的大好机会。

员工在下雨天走到岗位的途中,鞋底、鞋面、裤腿等都会溅上不少的污水、泥土,也往往是下雨天时,人员最易烦躁涣散,不经仔细的清理消毒就进入猪舍,造成人为散毒。

03 雨季防控的几点建议

(1)做好水源防控。

合理选择水源,自来水、深井水是优先选项,水源处做好硬件防控,防止雨水倒灌。

(2)水初步处理。

经过初步沉淀、过滤的水,其水质和稳定性自然是高于直接从井里抽取的水要更好,雨季对其的影响也更小,更能保障净水效果的稳定性。

雨季来临,又一非瘟高发期,你做好准备了吗?「国药动保•圆支康」

(3)水酸化处理。

水酸化后(pH调整至3.6-3.9间),能有效灭活水中多种病原微生物,包括非瘟病毒;水酸化处理的净化效果容易监测,监测pH值就可以,即使水质波动也能方便实时监测;选择复合有机酸化剂—净水3.9,可保障猪场长期使用的安全性。

(4)主要干道的硬化,做好排水。

(5)员工强化培训

绷紧生物安全防控的神经,落实出入猪舍的清洁消毒流程。

04 总结

由于对生物安全的怀疑,或是对水安全防控的忽视,导致了2019年雨季期间南方猪场大规模非瘟疫情爆发的惨剧。

进入2020年,行业对非瘟防控有了更多成功经验和有效手段,面对再一次的“雨季防非大考”,猪场应该重视前车之鉴,做好水安全防控,避免重蹈覆辙。

2020年养猪贷款指南!能贷多少?怎么贷?答案全在这里!

多地大量抛售肥猪 4月猪价或将继续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