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三七能通血管?哈佛教授:大错特错,真正通血管的是这1件事

认识一下血脂

血脂,顾名思义,就是血液中的脂肪,更确切地说是一些脂肪类物质。这些物质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非游离脂肪酸等。而引起严重危害的主要原因是胆固醇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过高。

人体血液中的脂质成分,既可由摄人的食物经吸收、加工而得,也可由其他物质在体内自行合成。正常成人血中的脂质含量比较稳定,但也存在一定的波动范围。如临床血清总胆固醇的正常值范围为2.8~6.0毫摩尔/升,血清甘油三酯的正常值范围为0.56~1.7毫摩尔/升,血清磷脂的正常值范围为1.63 ~3.23毫摩尔/升,血清游离脂肪酸(亦称未脂化脂肪酸)的正常值范围为0.3~0.9毫摩尔/升。血液中的脂质,只占全身脂类总量的极小一部分,但却是人体必需的物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

常吃三七能通血管?哈佛教授:大错特错,真正通血管的是这1件事

临床上高血脂分为几类

根据高血脂不同的发病原因,临床上主要将其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高血脂和继发性高血脂。

(1) 原发性高血脂

原发性高血脂亦称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多为先天遗传性疾病,可有家族史,是由脂质和脂蛋白代谢的先天性缺陷以及某些环境因素(例如饮食、营养和药物等)通过未知的机制引起的。环境因素方面,饮食中的胆固醇、饱和脂肪酸偏高,体重增加,年

龄增加,绝经后女性内分泌紊乱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血脂增高。

(2).继发性高血脂

继发性高血脂,又称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系发病于某种病症的病理基础上,或某些药物所引起的脂代谢异常,临床表现为有各原发病的特点或有使用特殊药物史,并伴有血脂增高,如未控制的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黏液性水肿、肾病综合征、肝内外胆管梗阻、胰腺炎、异常球蛋白血症、痛风、酒精中毒和服用女性避孕药等。许多代谢性疾病、某些疾病状态、激素和药物都可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这种情况一般称为继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常吃三七能通血管?哈佛教授:大错特错,真正通血管的是这1件事

引起高血脂的原因

遗传和高血脂的关系

遗传可通过多种机制引起高血脂,某些可能发生在细胞水平上,主要表现为细胞表面脂蛋白受体缺陷以及细胞内某些酶的缺陷(如脂蛋白脂酶的缺陷或缺乏),也可发生在脂蛋白或载脂蛋白的分子上,多由基因缺陷引起。五种类型的高血脂都可以发生遗传,但国内临床上最常遇到的是I型,即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肥胖对血脂的影响

肥胖者的机体组织对游离脂肪酸的动员和利用比普通人少,血中的游离脂肪酸就会积聚,血脂容量也会增高。而且肥胖者空腹就餐后血浆胰岛素浓度常常会增高,约比正常人高--倍。由于胰岛素有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的作用,故肥胖者常出现高血脂。此外,肥胖者餐后血浆乳糜微粒被清除的时间会延长,"血中胆固醇含量也会升高。由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的升高与肥胖程度成正比,所以形成的高血脂很容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胆石症等疾病。

常吃三七能通血管?哈佛教授:大错特错,真正通血管的是这1件事

年龄和血脂的关系

健康人的血脂含量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有所改变,体重也会增加。这主要是因为低密度脂蛋白(LDL) 受体随年龄增加而减退,LDL分解代谢降低;又随着年龄增加,胆汁酸合成减少,使肝内胆固醇含量增加,又进一步抑制LDL受体的活性。所以,除体重因素外,年龄本身也可使血清胆固醇增高。其变化规律因人群而异,城镇居民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都有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而农村居民的情况则不同,女性随年龄增长而产生的变化不明显,男性20岁以后已趋稳定, 40岁以后反见下降。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与城乡居民的膳食和体力活动不同有关。

这件事是指时常补充体ֹ恒ֹ月ֹ草ֹ 酸油脂化合物,维持脂肪酸平衡,其化合物能促进胆汁分泌,可明显降低实验性高血脂动物的血胆固醇含量,化合物中所含的亚麻酸和亚油酸都有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和β-脂蛋白的作用,以降甘油三酯最显著,并能使主动脉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降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