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漠北之唐灭东突厥汗国(二)攻灭东突厥


征服漠北之唐灭东突厥汗国(二)攻灭东突厥

东突厥汗国

本着落井下石的原则,唐朝立即撕毁了渭水之盟,其实东突厥压根也没遵守过合盟。此番对东突厥开战,事关此后大唐国运。如若战败了,对于刚刚立国的唐朝而言,后果不堪设想。当年汉朝同匈奴开战,双方胶着鏖战长达百年,损耗了汉朝太多国力。为避免重蹈汉匈战争的覆辙,唐朝厉兵秣马,枕戈待旦,精心备战多年,只为能毕其功于一役。绝不给东突厥东山一丝喘息之机和东山再起的机会,彻底荡平东突厥这个悬于漠北的心腹大患。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秋,10余万精锐唐军在名将李靖的统帅下,分兵六路讨伐东突厥。有唐代战神美誉的李靖兵出奇招,以三千骑兵突袭颉利可汗的牙帐所在地定襄。就在李靖突袭定襄的同时,李靖又命另一位唐代名将李勣,率部从云中发兵。直逼阴山之南,阻断颉利可汗大军的退路。进而两路夹击,一举端掉漠北的东突厥汗国。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定襄会战。在唐军将士的奋勇冲杀下,东突厥被杀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颉利可汗是一败再败,损失惨重,被迫退守铁山,待其收集残兵败将,只剩下了区区几万人马。战后,唐太宗对李靖气贯长虹,直捣黄龙的军事壮举,大为赞叹道:“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名书竹帛。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实古今未有”。


征服漠北之唐灭东突厥汗国(二)攻灭东突厥

颉利自知已身陷险地,为求能摆脱困境,他派执失思力为特使,到长安向唐太宗谢罪请降,表示愿举国内附。实际上,却在企图待草青马肥之时,再转移至漠北,伺机东山再起。当时唐太宗派鸿胪卿唐俭等去突厥抚慰,并命李靖率兵接应。二月,李靖引兵至白道与李绩会合,两位名将久经战阵,深知在你死我活的军事斗争中,斩草不除根,必至后患无穷。二将相与定谋,认为“颉利虽败,兵力尚多,若任其逃往漠北,依附于薛延陀等部,则很难追歼;今唐俭在突厥,颉利懈而不备,如选精骑袭之,可不战而擒之”。于是李靖令李绩统大军继后,自己亲率精骑万名,各备20天口粮,连夜出发,夜袭阴山,不干掉颉利,誓不罢休!

当时唐朝派遣的议和使臣唐俭正在东突厥的大营中,颉利可汗毫无应战的准备。二月甲辰(3月27日),李靖命令苏定方率领二百精骑为前锋,乘雾前进,进至东突厥可汗的牙帐七里的地方,才被突厥军发现。如同惊弓之鸟的颉利可汗慌忙骑马逃走,突厥军也四散而逃。李靖的一万铁骑随即杀到。一番激战,唐军阵斩万人,杀死隋朝义成公主,擒其子叠罗施。俘虏男女十余万人,牲畜数十万头。就在李靖发动碛口之役的同时,李勣部火速北进,截断了颉利可汗北逃的道路。颉利可汗率一万多残余兵马,打算冒着严寒强行通过大漠,进而撤退至漠北。率部严阵以待的李勣,狠狠给了颉利可汗一迎头痛击。一战下来,颉利残部向西溃败,李勣趁机扫荡其余突厥部落,漠南突厥各部共计五万余人向李勣投降。颉利可汗本人也被唐大同道行军副总管张宝相俘虏。突利可汗等纷纷降唐,漠南之地遂空,东突厥灭亡。

为保家国安危,唐朝被迫选择对东突厥开战。从国家战略角度讲,无疑是正确得。但这就有个问题了,开战并不意味着非要把东突厥彻底灭亡。唐朝完全可以效法隋朝的做法,只要能重创突厥,使其无法威胁中原即可。唐朝为何非得要彻底灭亡东突厥那!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严防突厥势力死灰复燃。突厥自北魏末期立国以来,雄踞北方,其疆域尽有东至黑龙江,西抵咸海、吐火罗。幅员之广阔,实力之强悍,匈奴不及也,更远非柔然等政权所能相比。自突厥立国伊始,便是南方的中原王朝心腹大患。内地北周、北齐、南梁三方对峙时,甚至一度出现了北周、北齐争相尊奉、讨好突厥的局面。突厥他钵可汗狂因而狂妄说道:“但使我在南两个儿孝顺,何忧无物邪?”。强大的隋朝建立后,突厥汗国被肢解成东突厥、西突厥,同时分裂后的突厥被隋朝打得服服帖帖。但启民可汗在位时,通过蓄意蛰伏、休养生息,原本沦为隋朝附庸的东突厥汗国逐渐恢复了元气。始毕可汗一度兵围雁门关,差点要了隋炀帝的命。从此,东突厥再度称雄漠北,狼头大纛南指,战火硝烟重又肆虐内地北疆。面对如此难治、顽强的劲敌,唐朝认准了必须将其彻底灭亡,否则难保东突厥不会死灰复燃。

第二、顺应民意,尽快消弭战乱。唐朝初立不久,国内民生凋敝,百废待兴。急需一个安稳的社会环境,来调养治愈隋末唐初战乱所造成的巨大创伤。恰逢此时,落井下石的东突厥趁火打劫,频频骚扰唐边,给唐朝造成了巨大的人员、物质损失。唐朝的黎民百姓实在不愿再陷于流离战火中了,他们太渴望久违的和平能够快点降临。基于此,唐朝自然要毕其功于一役,尽快、彻底解决东突厥对中原的威胁。唯有如此,才能顺应唐初社会的民心、众望。

第三、避免战势迁延日久,空耗宝贵的国力。当时唐朝的国力尚未从隋末唐初的战争中恢复国力,实在无力,也无法支撑一场漫长的战争。唐朝真心惧怕这场同东突厥的战争,会打成汉匈战争那样旷日持久。当年汉武帝坐拥文景两代皇帝留下的雄厚底子,他自然敢放开膀子,跟匈奴全面开打。可唐初的境况远远不及文景之治后的汉朝,唐朝绝对吃消不住长期鏖战得。一旦战况出现胶着,迁延下去,极有可能会导致唐朝社会陷入动荡,乃至政权出现更迭,重蹈隋朝穷兵黩武而丧国的覆辙。为防止战势迁延,透支唐朝有限的国力,唐军在出击伊始,便定下大策方针,力求速战速决,用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价,拿下东突厥。

综合以上三点原因,唐朝不打则已,一旦开打必然竭尽全力,定要把东突厥汗国彻底灭亡,永除后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