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孩子成长中的心灵塑造,那里有属于自己的“起跑线”

如果将教育分为内在外在,内在教育就是更加关注自己内心的感觉,重视心灵,以此来统驭外在事物;而外在教育就是更加关注外在客观教育资源的强大作用。那么,自然主义教育就是典型的属于前者

。自然主义教育大师、思想家非卢梭莫属,他的《爱弥尔》所呈现的外在世界,简直就是一片只够维持基本生活材料的原始世界。因为一切的教育资源都服务于内心,因此,这种对于心灵的常常挖掘,极大地锻炼了心灵,可以造就如同狂人一般的存在,将上帝与人的非凡集于一身。

不可忽视孩子成长中的心灵塑造,那里有属于自己的“起跑线”

显然,没有哪一方能够完全忽略另一方的存在。而现在,琳琅满目的商品玩具,已经很早地对于孩子的智商进行了启迪,但是这一切都非常盲目。现在的孩子很小就表现的越来越聪明,而越来越被外在的东西所吸引,他们的身体得病的几率却越来越高。这是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因为现在的生活条件更好了,理应他们身体更加强健才是。但是,事实不是这样。

01. 现实的发展,让自然的教育逐渐失去地位

自然的教育需要教育者自己强大的内心,而这是一条越来越孤军奋战的道路。在这个一切都可以人工替代的时代,如果相信人为的东西,会有相应配套的保障设施与理论进行保障。都知道孩子不应该随便用药,结果儿童医院人满为患,高热量油炸食品以及冷饮伤害身体,美味可口的巧克力、棒棒糖、薯片与冰激凌等,同时电子产品会让他们容易久坐久躺而不动,这种内忧外患,孩子必然容易得病,于是医院、诊所等待着你抱着孩子去就诊,整个都忙碌起来了。它们也基本上能让孩子不会有什么危险,这种倾向很快击溃了为人父母的原先不轻易用药的心理预期。

17世纪洛克,他是哲学家教育家,也是一位研究医学的专家,他得出了孩子不要轻易使用药物的结论,可是那个年代的孩子会吃现在这么多而可口的垃圾食品么?那个时候的管控会像现在这么复杂而艰难吗?那个时代城市也空旷的如同现在的农村一样。如果洛克来到这个时代,他一定会大吃一惊,并感到迷惑不解。为什么许多道理到现实中很容易失败,因为这种现实需要一种体系来造就,单纯强调一方就容易顾此失彼,让现代人,尤其是母亲难以真正实践。现在做母亲的得出结论说,为了预防病情久拖加重,干脆一有征兆就跑到诊所挂水,非常管用,省却了心中的许多烦恼。女人是带孩子天生的实践者。我的心里慢慢明白,就道理而言,母亲何尝不明白!但是我们忽略了生病的源头环境,与曾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如果我们不能管住孩子涉及的食物,不能身处朴素自然的环境,那么立足于自然环境的理论与做法就没有市场,反而成为了让人嘲笑的对象

不可忽视孩子成长中的心灵塑造,那里有属于自己的“起跑线”

02. 孩子的教育需要立足于真实的感觉,这是心灵成长所必须的

但是,这同样会容易走向另一个误区,那就是内心的东西被大量忽视,尤其对于孩子这个幼小的时刻。大人在教育孩子时,逐渐与孩子的心灵渐行渐远,当孩子给一个洋娃娃化妆时,她会不自觉地就用手去擦,但是母亲可能会大声呵止,因为那样容易脏,不卫生。但是这些卫生的概念是儿童心灵所不能理解的,他们理解与探索世界的方式是不能通过言语或者文字概念来达成的,他们必须动用肢体、眼睛、耳朵等,然后感觉传导过来,才能形成他们自己的经验。比如他用手伸向火焰,如果他在碰触火焰之前被阻止,那么这种经验就建立不起来,因为感觉尚未传导,形成心灵的知识。这一切都是真正属于心灵的知识,而不是像久读书本之人,虽然满腹经纶,有时却变得呆头呆脑,行动迟缓,他们将一堆符号当做知识,在符号与定好的规则里自行打转,然后一到现实就蒙圈,因为那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

03.孩子需要用感知来了解一切,心灵成长是真正的“起跑线”

父母给他所学的许多业余爱好,他们没有什么理解,只是由于大人的权威而被迫服从,这种忽视心灵的教育,便沦为一种非常蹩脚的东西。有人反对:这么说,如果他用手去触摸电,也需要他获得感觉才可以吗?嗯,这个问题问得好,而事实肯定是这样,你阻止了它,必然是正确的,因为那里有难以挽回的危险。但是就获取经验而言,孩子确实没有得到,只是这种经验相对于危险而言,就无足轻重了。

起跑线,如果只是学习更多的机能,那么大多就与心灵无涉,这就忽视了根本。因为心灵本应该在未来能有足够的活力去统驭技能,但是心灵却是那样的弱小和不堪、缺乏弹性,它无法在未来久远的岁月里去很好的管理他们那些机能与知识,因为一切似乎都没有了什么兴趣,这是生命力衰弱的表现。知识没有运用,便退回到符号的位置,直至完全忘记。这一切都造成了时间与精力资源的浪费。用短跑的方式去抢夺制高点,显然很快体力不支,难以长久。

不可忽视孩子成长中的心灵塑造,那里有属于自己的“起跑线”

教育越来越与自然离得过远,也就越来越与心灵的距离离得越远。人们慢慢得用人工的资源替代一切,管理自己,这是教育者应该用心反思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