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明的距離

弟媳婦因病醫治無效於端午節前走了。

開明的距離

後來陸續聽說,她走得安詳自然,後事安排妥妥的。令我生敬的有兩件事,一件是她捐獻了眼角膜,另一件是她安排讀大學的兒子不要因為她的離開而悲傷哭泣,影響生活,分散前進的動力。這是怎樣的灑脫,這是怎樣的理智,這是怎樣的母愛,這又是怎樣直面生死的靈魂!

開明的距離

弟弟在縣城上班,小家自然落在縣城。弟弟的父親,也就是我的叔叔入贅外鄉,於是在弟媳骨灰安放問題上有了三個選擇。選擇多了,分歧便產生了。弟弟想安放在縣城,叔叔在外鄉與家鄉間選擇了家鄉,最後他們遵從了叔叔的選擇,圓了叔叔完成入贅養老送終任務後回家鄉的夙願。

回家鄉入葬是有程序的,父輩有兄弟十餘人,兄弟輩二十餘人的大家庭張開了溫暖的懷抱。傳承數百年的、紛繁複雜的程序也陸續提交到弟弟和叔叔面前,弟弟上學後一直在外,受家鄉風俗影響較少,最終以“一切從簡”原則貫徹始終。

開明的距離

弟媳最後既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溫暖,又為大家庭注入了新事新辦的清流。

未謀幾面的弟媳婦的靈魂俞顯高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