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被騙了?聊聊理財投資行業常見的羊頭假幌子

感謝你的閱讀和關注,這是原野在說的第 44 篇文章。

一定會給你帶來更多有趣的內容。
------------------------------------------------------------------


要說產品思維用戶思維,沒有哪個行業的人能像騙子一樣把這些做到極致,消費者想要什麼,他們就創造什麼,消費者說相信銀行,他們就弄了假的銀行票據理財,消費者說相信國家,他們就弄了假國資。


1、銀行票據/商業票據類


曾經一段時間,我身邊被不同的朋友以及投資人說起票據理財這回事,而且他們言之鑿鑿這玩意兒真是穩賺,而且是銀行合作的,簡直不要太好。


無一例外我都不看好,而且商業票據銀行票據是騙子最好拿來騙錢募錢的幌子,就是因為它聽起來足夠安全,且邏輯自洽。所以也很難勸說他們。他們宣傳的票據如何成為理財產品,如何低風險,如何賺差價套利,這些說法都沒錯,不用去看都知道一定說是邏輯自洽的,事實也的確如此,問題不在這,

問題在於這麼低風險的優質資產,如何像街上賣烙餅一樣在互聯網到處攤開。

號稱最專業的票據理財平臺“票據寶”就曾與新浪微財富合作,推出500萬額度9.8%高年化收益的票據理財產品,創下18秒即被搶購一空的驚人記錄。互聯網票據理財盛況空前。


這也太嚇人了。

票據這個羊頭在理財投資圈裡面之前幾乎是屢試不爽,但事出反常必有妖,古人誠不欺我也。

曾被宣傳為P2P行業最安全的資產之一。但從去年到今年,金銀貓、銀票網、票票喵等多個主營票據業務的平臺均被暴雷,作為“行業標杆”的票據寶也從今年2月份開始,深陷“債轉慢”質疑。現在這塊已經到處暴雷。


而且銀行通過票據貼現業務向貼現申請人發放貸款後,實際形成了銀行的信貸資產,在國家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並且嚴控貸款規模時,發行票據型的理財產品可以將銀行資產負債表內的信貸規模轉移到表外,這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國家宏觀調控的意圖,

所以銀監會最終在2012年年初就全面叫停了票據信託和相關銀行理財產品。


監管層的智慧體現在這兒,知道這玩意兒容易被當做羊頭掛起來賣狗肉,老早就在銀行體系禁止了,沒想到在互聯網上風生水起,監管層:我太難了。但我黨的智慧照萬代!


2、央企國企控股的噱頭


騙子理財公司之間競爭也很激烈,不拿點名正言順的硬貨怕騙不了人,於是動不動就要搬出自己和國企央企有什麼關係,最喜聞樂見的當然是被國企央企控股。投資人想當然以為,國企央企自然要兜底的呀,感覺安全係數蹭蹭蹭上去,開心得不得了。


但是國企央企會去控股一個市場上的理財公司嗎?----絕無可能。


因為國有企業融資的通道比一般企業便利太多,做企業的人都知道,銀行貸款,信託的融資通道,對國企央企都有很多綠燈通道,反而民營企業融資更難往往不收銀行待見。既然自己融資渠道多且便利,為啥自己還要勞民傷財花人力物力弄個理財公司,給投資人這麼高利息。豈不是多此一舉,還冒著國有資產流失的風險。


就拿城投公司這種每個省都有的典型國企來說吧,城投公司全名:城市投資建設有限公司,這樣的公司就是負責做城市建設。城投公司要修橋造路也好,修地鐵修建拆遷安置房也好,或者其他民生方面的投入,沒錢就去信託公司融資,去找券商資管融資,銀行貸款就更是不在話下。他們融資的類別是這樣:

又被騙了?聊聊理財投資行業常見的羊頭假幌子


那麼且看看這些市場上假國企央企理財公司都是什麼“國企央企”在控股。隨便找幾個典型的,讓你大吃一驚。

這是一家所謂國企控股,最終的控股國企是叫“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健康體育發展中心”。是不是貽笑大方了。


又被騙了?聊聊理財投資行業常見的羊頭假幌子

又被騙了?聊聊理財投資行業常見的羊頭假幌子


這也是一家所謂國企控股:來自湖南的騙子平臺國金所官網稱自己是團隊建設一流,服務質量卓越的國資互聯網金融服務公司。

天眼查數據顯示,層層穿透之後,實際控制人指向國家電力公司。但是電力局會控股一家p2p公司?這不是笑話是啥。

內部工作過的員工說,控制人是個人,只是掛著國企股東的牌子。

目前實際控制人和高管已經被抓了。


其實很多不過是地方國企的“孫公司”參股而已,所謂孫公司就是關係遙遠但是也能扯點關係,比如大型國企下面的子公司的子公司的子公司...子公司下屬的一個澡堂,食堂,培訓中心等等無關緊要的分支,比如上面那個“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健康體育發展中心”。或者直接就是山寨事業單位各種協會。而且“國資背景”是明碼標價買的,2014年“崩盤的”P2P平臺中匯在線就是如此。該平臺負責人潘春雨就曾透露:“中匯在線為了拿到國資背書(福建國資委旗下的福建天成集團針織棉毛織品進出口有限公司、福建佰優連進出口有限公司持股),付出了3000萬元的代價。”


要佔股多少,明碼標價童叟無欺。這其中的利益糾葛,你品,你細細品。


而真正的國企央企主體公司,就像被碰了瓷的勞斯萊斯,退一萬步說,要靠賣這個條件來賺錢的國企,可想而知也已經岌岌可危哪有錢給投資人兜底。


市場上各路投資理財公司的各種羊頭可不少,而普通金融消費者幾乎沒有識別的能力,在 這篇文章裡面也分析了,普通金融消費者本來就沒啥穩妥的投資理財產品,要想穩妥,存銀行大概是最踏實的。


如果你覺得有用,歡迎轉發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