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認知尺度》

因地域、行業、年齡、學歷、個人經歷 等限制,

我們都會受到所在尺度的束縛(我理解就是眼界), 本書從時間,空間,人生等維度給我們更多的輸入,教會我們另外的思考方式與衡量尺度,儘可能多維度的擴寬自己認知尺度。

首先,什麼是認知尺度?​

認知科學是研究人類心智的學科,發源於20世紀70年代(與計算機同步而生),有6個母親:哲學、心理學、語言學、計算機科學、人類學、神經科學。

心智模式好比我們時刻戴著的一副眼鏡,你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卻決定著你看到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如果說心智模式代表了眼鏡的類型,那一個人的認知尺度就代表著鏡片的度數,同樣是望遠鏡,徠卡和哈勃看到的景象可截然不同。​

其次,如何擴寬自己的認知尺度。

1、 加入“時間”維度 —— 用“時間模式” 思考,加入“時間”的力量

簡單理解就是 ,我現在做的事情能延續多久,是否經得起時間的篩選沉澱下來。

書中列舉了白居易和唐玄宗,一個詩人,在當時的影響跟國君唐玄宗無法相提並論,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詩句還是能夠打動我們,“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幸虧有了白居易,我們才瞭解了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

那我們平常思考用的是什麼方式呢——“空間模式”

簡單理解就是,我現在做的事情能覆蓋多少範圍,影響多少人,等等

兩種方式無所謂好壞,但能掌握不同的思維,能讓我們的認知更加的多維,廣闊。

比如我正在寫的這篇讀書筆記,先問自己為什麼要寫?—— 希望3年,5年,10年以後我自己看的時候,還能依稀的還原書本的內容,那我在寫的時候就不會去追求蹭熱點,用熱詞。

2、 加入到“城市演化”中 —— 一個人在努力,努力不過趨勢,一個人在聰明,聰明不過時代;

要把人生設計方到城市演化,產業驅動的大背景中。

問題來了,城市這麼多,我們該去哪?

①、一定要有產業\\科技企業,產業驅動城市發展,產業也在驅動人才聚集;

如果你在杭州,你就跟著阿里巴巴一起成長,他在哪個城區,哪裡就是當時杭州最好的地方。

附阿里巴巴線路圖:

讀書《認知尺度》

②、跟著政府走,政企搬到哪裡,你就跟到哪裡,因為政府已經決定發展那裡了,基本上地鐵和高鐵也就發展了。

③、教育\\醫療 資源密集,中國的城市發展太快了,很多新區的教育,醫療都沒有實現配套,如果周邊都是密集城市,你就不用擔心學校差,因為父母的智商比老師的勤奮更重要,也就是“生源質量高”(這個太能緩解我們的焦慮了!)。

中國才發展了三四十年,城市化,工業化的進程才剛剛開始,中國的產業在發展,城市在建設,全世界最有希望,投資最密集,投資回報率最高的地方,未來還是在中國。

3、 做一名終身學習者 —— 一個人是否有前途,不是看一個人是否聰明,而是看他對事物是否有強烈的好奇心,是否有強大的學習能力。

你的知識增長是按複利計算,你在其他領域學到的知識會推動你學習的速度

,看似零散的知識之間會產生化學反應,融會貫通。

附上知識的福利增長曲線:

讀書《認知尺度》

再次,起個好名字真的那麼重要嗎?—— 對個人尚且不論,但對商業而言,名字=品牌,太重要了!

品牌最簡潔的定義是“瞬間聯想”——也就是當你看到這個品牌的時候,腦子裡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舉兩個例子:

例子1:“滴滴”、“快的” 、“Uber”

兩者相比,“滴滴”更好,因為“滴滴”是聲音編碼,而“快的”是語義編碼,因為編碼方式不同,腦神經處理這兩個信息的速率完全不一樣。

“滴滴”和“快的”合併後,“快的”不見了,然後呢,Uber來了——這就是品牌裡面的階梯效應,如果第二名突然被取消,就由第三名替補成第二名,人類的腦子裡永遠有這樣的替補效應(頭部兩位效應);所以後來滴滴通過資本理論把Uber收購以後,後端進行打通,依然保留著Uber的應用軟件—— 這就是用Uber來做防火牆,留下Uber狙擊後面的品牌,防止其他的自動替補成第二名。

例子2:中國人見人愛的 寶馬

在德語中,BMW念成“bim-vi”,兩個音節,還挺簡潔;但三個字母的英語發音非常糟糕,五個音節,很繞嘴;到了中國,它的名字特別性感“——寶馬”!

附上寶馬的心智地圖:

讀書《認知尺度》

寶馬寓意寶馬良駒,在古代中國象徵了至尊座駕,有著至高的榮耀,中國人又特別喜歡“寶”,如支付寶,淘寶。

所以,國人選德系車,還是選寶馬的多。

總之,品牌的命名有一套心智地標公式:

讀書《認知尺度》

心智地標=獨特+共情+簡單+重複

獨特能夠抓取大眾的注意力,共情可以讓你有很高的捲入度(BWM不能讓你捲入,但寶馬能讓你捲入),簡單有利於轉播,重複方便記憶。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