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一个被皇位耽误了的艺术全才

赵佶|一个被皇位耽误了的艺术全才

赵佶|一个被皇位耽误了的艺术全才

作为一位艺术家,

他自创瘦金体,开辟工笔画新流派,

是一位艺术修养极高的翰林书画院院长;

作为一位皇帝,

他娇奢,荒淫,怠政,最后连国家都给搞丢了;

可作为一个亡国之君,却鲜少有人去谴责他的过失,

反而更多的是对其艺术成就的肯定。

他是宋徽宗——赵佶,一个集文艺与才华于一身的皇帝。

赵佶|一个被皇位耽误了的艺术全才

赵佶·秾芳诗帖

公元1100年2月哲宗赵喣驾崩,早逝的他膝下并无留下一子,一时之间谁来继承王位成了当时最大的问题。

国不可一日无主,向太后遂急召朝中大臣密商立谁为王。

朝臣均觉得简王不错,章惇提议:“简王我觉得再合适不过。”

向太后白了他一眼,静静不说话。

章惇心知肚明,简王并非向太后所生,向太后怎么可能让他做王。

于是章惇复谏:“要不,申王吧,他也挺好的。”

向太后笑了:“申王虽好,可他是个瞎子。”

正当大家举手无措的时候,向太后发话了:“我觉得端王赵佶合适。”

话音刚落,章惇跳出来指出赵佶“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向太后立马发怒,以宋神宗语驳斥章惇:“先帝说了,端王有福寿,且仁孝,当立。”

最终向太后力排众议,硬生生把赵佶推上皇位。

就这样,18岁的赵佶捡了个漏,稀里糊涂当上了宋朝第八任皇帝。

赵佶|一个被皇位耽误了的艺术全才

赵佶题·腊梅山禽图题字

徽宗自幼爱好笔墨、丹青,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

当上皇帝之后,宫廷里收藏的各大名家精品,更是提供给他优质的观赏学习机会,书画供他朝夕把玩,观名画,请名师,日日观摩,夜夜练习,还利用自身特有职权,召见全国各大画家入宫。

据说,有一次大书法家米芾应召入宫陪他画画,米芾画得正兴头上,突然想吐痰,大呼:“皇上,痰盂。”

当场所有的宫女都傻了眼,“这米芾怕是不要命了吧,居然敢指使皇帝为他拿痰盂”,没想到赵佶非但没有动怒,还很听话屁颠屁颠跑去给米芾痰盂了。

赵佶非常喜欢米芾的书法,常常一遍又一遍的模仿,有大臣提醒他:“帝王,模仿君臣字体说出去会被别人笑的。”

赵佶听后回去想了好久,于是他决定自己创造只属于自己的字体,在经过他几年的磨练,将自己在书画中所得经验,和技法融入在字体中他开创了一种专属于自己的字体——瘦金体。

赵佶|一个被皇位耽误了的艺术全才

赵佶·题李白上阳台帖

他的字体“笔道瘦细有弹性,运笔挺劲犀利,具有秀美洒脱的风骨;抑上扬下、抑左扬右,笔画尖削,行笔细劲,尾钩锐利;横竖起笔如利刃切入,撇捺的末端如竹叶形;整体感觉剑拔弩张。”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俊逸飘洒气质。

赵佶|一个被皇位耽误了的艺术全才

赵佶·瑞鹤图

他的瘦金体,影响了后世整个书法的发展。

但比起书法,赵佶更钟意于画画,为了让自己的画做到“形神具备”他可以一整天盯着一个物品或植物,观察得细致入微,不仅要求自己的画达到“形似”,更是要达到“神似”。

赵佶十分喜爱画鸟雀,为了追求鸟雀神似,他尝试了很多种的画法,但都无法画出鸟雀眼中的神采。

赵佶|一个被皇位耽误了的艺术全才

赵佶·桃鸠图

后来他改其道,转从颜料上做文章,尝试过无数种颜料之后,终于找到了独家秘方,用生漆作画。

为了追求神形兼备,他开创了工笔画技法,将这一技法发扬光大,建立了一整套工笔绘画体系。

“重视写生,精细工整。”这一流派,最后成为中国绘画的重要流派,他是工笔绘画的鼻祖人物。

赵佶|一个被皇位耽误了的艺术全才

赵佶·芙蓉锦鸡图

一天,宫中画师画完一幅月季图之后,问其他画师:“你们谁知道图中的花开在什么时候?”

众人频频摇头,四下哑口无言。

有一个声音在人群背后响起:“此画中的花开在春天正午。”

大家转过头去,才发现回答者竟是皇帝赵佶。

画师惊问:“陛下怎么知道。”

赵佶回答:“朕早已观察研究过了。”

原来他为了描绘出月季的神韵,曾整天,整夜立在月季前,观察它在一天中各个时间段,微妙的变化。

为了广纳天下爱艺术之人,崇宁三年(1104年)宋设立了画学,画画正式纳入科举考试之中,以招揽天下画家。

艺考在当时科考可是重头戏,会画画可比会读书管用多了。

赵佶|一个被皇位耽误了的艺术全才

赵佶·听琴图

设置艺考之后,赵佶还常亲自给考生出题。

一日,赵佶踏春而归,雅兴正浓,便以“踏花归来马蹄香”为题,在御花园举行了一次画考。

拿到这个考题,许多画师虽有丹青妙手之誉,却面面相觑,无从下笔。

有的画是骑马人踏春归来,手里捏一枝花;有的还在马蹄上面沾着几片花瓣,但都表现不出“香”字来。

独有一青年画匠画的是:几只蝴蝶飞舞在奔走的马蹄周围。宋徽宗俯身细览,抚掌大赞:“妙!妙!妙!”接着评道,“此画之妙,妙在立意妙而意境深。

把无形的花‘香’,有形的跃然于纸上,令人感到香气扑鼻 !” 众画师一听,莫不惊服,皆自愧不如。

赵佶|一个被皇位耽误了的艺术全才

赵佶·溪山秋色图

赵佶还曾用“深山藏古寺”为题来考画院学生。

有考生画了整个寺院,以及寺院四周的崇山峻岭。

还有考生画了古寺的一角,背景上画了山峦起伏的密林。

唯有一位没有画古寺,只画了深山阴谷中的一条石径,尽头一个和尚在溪边打水,大树掩没不知寺院在何处?“

看完赵佶看完露出微笑:“此画当为第一。”

赵佶|一个被皇位耽误了的艺术全才

赵佶·柳鸦芦雁图

通过艺考的形式,一大批年轻人得以进入“皇家美术学院”。

赵佶在设立艺考的同时,也建立了翰林书画院,艺考成绩优秀者便可进入院内进修。

书画院设立画学正、艺学、侍诏、袛候、供奉、画学生等头衔。

每一个官职对应的俸禄和职责不同,定期会进行考核,对官员进行晋升,这一制度培养了很多书画大家,如王希孟、张择端、李唐......

在艺术面前,赵佶从不把自己当成是一位君王,他在看完王希孟的才华之后表示十分惊叹,随即就将其收为弟子,手把手教学,几年后王希孟交出了自己的毕业作品《千里江山图》。

赵佶|一个被皇位耽误了的艺术全才

赵佶·文会图

如果仅仅只是痴迷于艺术,玩弄笔墨丹青也就算了,赵佶还喜欢石艺园艺, 在位期间建造了一座比颐和园还要宏伟壮观的的皇家园林艮岳,专门用来收藏他的书画名作。

不建还好,这一建可不得了,全国人民都跟着遭了秧,特别是江南地区,家中只要有像样的石头都会被运走,百姓必须出苦力帮忙运输,园林建造期间葬送了不少百姓的性命,不少家庭因此家破人亡,方腊起义也是以此为导火索的。

1126年,靖康之变爆发,金人率大军攻破汴京,所到之处,生灵涂炭,哀嚎一片。

宋徽宗和其子宋钦宗都被贬为庶人,当他听闻金银珠宝被洗劫一空,宋徽宗不为所动,听说自己的妃嫔被掳走,他也只是面带愁容,可听闻自己的艮岳被破坏,收藏书画被毁,他一口鲜血吐了出来,昏了过去。

因为靖康之耻,他断送了整个北宋王朝,后人评价他,好色、恋妓,伤民、伤财、怠政,可却没人说他不学无术。

他在政期间,并没有什么大作为,可却怎么也说不出他无能。

因为他的艺术成就早已盖过了他君王的过失。

作为君主他败掉了整个帝国,但作为艺术家他赢得世人的一致肯定。

他可能不是一个好君主,但作为艺术家他影响了整个历史的美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