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鞭——匈奴王阿提拉

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有这么一个传说:汉朝时打败了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人,然后匈奴一路西迁至欧洲,在欧洲横扫一切差点灭掉西罗马帝国。所以就有汉朝>匈奴人>罗马帝国,这样的说法。姑且不管传说是否是事实,但是5世纪的欧洲确实出现过一个 强大的游牧民族,罗马人的噩梦-阿提拉帝国。

上帝之鞭——匈奴王阿提拉

匈奴人


阿提拉

大约公元406年,游牧在东欧草原上匈人部落里诞生了一名新成员阿提拉。没人能想到这个孩子日后将会在欧洲大陆掀起腥风血雨。

童年时的阿提拉表现出十分的骁勇,天生就是一名战士跟随着族人在草原风餐露宿,度过了下马为民,上马便战的童年岁月。到了十二岁的时候,也就是公元418年,匈人部落与西罗马帝国签订和约。而他作为交换人质被送到了罗马城。

上帝之鞭——匈奴王阿提拉

阿提拉


在 罗马宫廷里,阿提拉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目睹了罗马帝国先进的文明和繁荣的社会。于是从那时起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就萌生了,以后一定也让自己的部落跟罗马一样强盛。为了这个鸿鹄之志,阿提拉便开始研究罗马人的传统风俗以及帝国的整个骨架建构,日常管理,外交手段等等几乎所有的一切。而罗马人似乎有意让他接触到这些,寄希望于他能够接受罗马文化,并且日后能够臣服西罗马帝国。不管怎么说,阿提拉在罗马宫廷所学到的东西,为日后管理庞大的匈人帝国打下夯实的基础。

公元432年,阿提拉的鲁嘉叔父统一了匈人部落,并且在两年后就去世了。作为王位继承人之一,阿提拉与布莱达一起共享了帝国的统治权。

上帝之鞭——匈奴王阿提拉

古罗马城


争夺巴尔干半岛

随后匈人部落在他的带领下快速发展。当势力范围从东欧草原一路延伸到巴尔干半岛的时候,便不可避免的与巴尔干半岛传统的“庇护人”拜占庭帝国交上了火。时任拜占庭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二世是一位碌碌无为的庸君。在面对英明神武的阿提拉的猛烈攻击,很快便败下阵。被迫于第二年签下了屈辱的城下之盟,匈人因此获得了更多贡金,从以往的350罗马磅提升了两倍。同时还得以八个金币换取一个拜占庭俘虏。

上帝之鞭——匈奴王阿提拉

阿提拉在得到了巨额的战争赔款之后,带领大军满载而归。回到了欧洲内陆的大本营,此时阿提拉的声望日与提高。在管理部落的方式上与帝国另一位统治者布莱达产生分歧,这也使得阿提拉想除之而后快。

在往后的五年里,匈人一直都未再骚扰拜占庭边境,似乎在等一个时机,谁也猜不透阿提拉的心思。拜占庭方面在这相安无事的五年里,丝毫不敢懈怠。征调了大量臣民和奴隶沿着多瑙河修筑防御工事,并且加固君士但丁堡的城防。

等待永远是最难熬的,还好阿提拉没有让狄奥多西二世等太久。公元440年阿提拉在亚美尼亚遭受失败后,立即挥师南下。以莫须有的罪名撕毁五年前与拜占庭签署的和约,跨过多瑙河占领色雷斯地区。在色雷斯阿提拉摧毁了敌人所有的城镇,而此时拜占庭的主力军队远在北非鞭长莫及,只能任由阿提拉肆意抢掠。到了第二年狄奥多西二世调回了北非军团才遏制住阿提拉的攻势。随后双方开始谈判,原本以为这次会和上一次一样得到一大笔赔款的阿提拉,这回被强硬的狄奥多西二世拒绝了。此举无疑会彻底惹怒阿提拉,一场暴风雨即将到来。

上帝之鞭——匈奴王阿提拉

狄奥多西二世


亲征君士但丁堡

在自己的诉求没有得到满足,阿提拉决定让拜占庭付出代价。公元443年匈人大军开始沿着多瑙河往东往南发起大规模的进攻,迅速就占领了巴尔干半岛几乎所有的城邦。直指拜占庭都城君士但丁堡。在消灭城外守军后,巨大的城墙却成了阿提拉的难题,从来没有哪一座城池能有君士但丁堡这般紧固和雄伟。而且还缺乏攻坚武器只好长期围困该城。

在相持了两年之久后,狄奥多西二世终于熬不了。在得到许诺匈人不会进城骚扰之后,宣布投降。派遣皇室成员亚纳多留斯和阿提拉签订新的和约,这一次阿提拉狮子大开口索要6000罗马磅的赔款,并且贡金也提高到2100磅等等,对于这一切狄奥多西二世也只能接受。于是阿提拉便率军返回,两国边境又恢复到了战前的模样。

阿提拉在返回途中除掉了布莱达,成为匈人唯一的君主。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阿提拉于447年再度率军攻击君士但丁堡,到同样面对紧固的城墙只好望洋兴叹。或许是因为儿时在罗马城见识过繁荣的城邦生活,所以阿提拉对君士但丁堡魂牵梦绕。

上帝之鞭——匈奴王阿提拉

君士但丁堡


一路向西

在君士但丁堡碰了一鼻子灰之后,阿提拉便把目光移到西面的罗马。此时西欧西罗马帝国与哥特人之间战争一直相持不下,而阿提拉的出现将会是打破僵局的重要力量。为了争取与阿提拉结盟,西罗马皇帝决定将他的姐姐嫁给阿提拉,双方结为秦晋之好。对于这样的机会,阿提拉便提出要求西罗马帝国一半领土的统治权作为嫁妆。这一下西罗马皇帝断然不会接受,反而将其姐姐流放了。阿提拉于是就以此为借口征调了约为50万大军进攻高卢(现在的法国)。

上帝之鞭——匈奴王阿提拉

在面对匈人大军压境,西罗马和西哥特人达成协议,尽释前嫌同仇敌忾一起对付阿提拉。西哥特王狄奥多里克与西罗马大军统帅埃提乌斯组成联盟,兵分两路,一路在奥尔良地区阻击阿提拉,一路则从后迂回包抄。双方在沙隆地区遭遇,此战经过史料记载的少之又少。但是结果却是却是意料之外,阿提拉战败,狄奥多里克战死。

上帝之鞭——匈奴王阿提拉

沙隆战役后,阿提拉离开高卢翻越阿尔卑斯山脉进入西罗马本土,在意大利北部的波河流域发起攻击。并且把意大利东北的军事重镇阿奎莱亚彻底摧毁,使之永久地从地图上消失。但是随后便停止攻势。随后西罗马派出最高规格使节团与阿提拉会晤。双方达成协议,阿提拉返回多瑙河流域。此战阿提拉虽然没有灭亡西罗马,但使得其名誉扫地。各地蛮族便不在服从罗马的号令,实际上西罗马帝国已经名存实亡。

尾声

阿提拉离开意大利之后,就开始筹划第三次进攻君士但丁堡。公元453年在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一代天骄阿提拉突然病逝。对于死因历史上众说纷纭,已经成为一个悬案。阿提拉死后他的继承人们陷入了混战之中。他的帝国便立即分崩离析,彻底消失。匈人部落也神秘地消失在东欧草原上。

对于匈人是否就是中国历史里记载的匈奴,一直以来也是纷争不断。时光流逝了上千年,再去争辩这些已经毫无意义。

阿提拉对于欧洲人来说就是代表着未知的,不可阻挡的力量,是上帝派遣下来惩罚他们的。那就不要去弄清楚他的来龙去脉。让阿提拉一直保持着那份神秘,成为一个传说。

上帝之鞭——匈奴王阿提拉

阿提拉石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