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最新一期《华山论鉴》对存疑藏品颁发了首个探索价值证书

在最新一期的《华山论鉴》节目中,因为一件藏品的窑口、年代、估价甚至真伪问题,专家、市场团、观察席给出了截然不同的意见,所以节目组颁发了自节目开播以来首个《探索价值》的藏品证书,其他的不说,我们先为《华山论鉴》节目组的严谨对待点个赞!

究竟是什么藏品呢,我们这先来看图!

点赞!最新一期《华山论鉴》对存疑藏品颁发了首个探索价值证书
点赞!最新一期《华山论鉴》对存疑藏品颁发了首个探索价值证书

从图片上看,按照小编的普通爱好者水平来看,小编只能看出这是一件白釉的造型独特的瓷器,至于什么窑口年代一时说不出来感觉。你怎么看呢?大家记住你的第一印象,咱们再再往下看。

我们通过文字来还原一下节目的现实情况

首先,持宝人上台,他认为这是一件北宋的定窑瓷器,他以上海博物馆的类似藏品五代定窑荷叶式笔舔为例,表明他的藏品尺寸更大,更好。

点赞!最新一期《华山论鉴》对存疑藏品颁发了首个探索价值证书

(上海市博物馆 五代定窑荷叶式笔舔)

然后,该件藏品的主鉴定专家崔凯认为这是一件五代定窑白瓷荷叶卷沿承盘真品,随后市场团的金牌店主、观察席三位老师、以及另一位陶瓷鉴定专家宋宝财先后给出不同的意见。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各自的描述:

崔凯点评:这件东西虽然是一个盘子,但基本上是按照自然界的这个物象去写真的,它的写实度或者是象生度非常高。这个手持拿的时候这个卷曲的线条,刚好和这个手指非常的迎合。它本身是一个平盘,有些微微上陡,然后盘沿在烧造的过程中微微下垂。两边用这种自然卷曲的状态把荷叶卷起的这种效果呈现的非常到位。并且底足用这种所谓的玉环底,比玉璧底略微显得窄一些。这件的釉色和我们典型的定窑不太一样,并且它的这种造型上边的成色以及釉的质感和我们平常所见的定窑也不太一样。经我鉴定,这是一件五代定窑白瓷荷叶卷沿承盘的真品。

店主意见:釉色白中偏青、偏灰,应该是金元风格

观察席意见1:这件东西的年代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它的胎釉特征,制作工艺跟定窑、邢窑,还有周边的井陉窑、平定窑,整个定窑系的特征不太相吻合,所以我觉得它的年代有待商榷。

观察席意见2:我是参与发掘定窑的。从定窑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好像和崔凯老师说的这个五代可能是不太相符,因为其实有很多北方的细白瓷的窑口还没有被发现,也许是其他窑口的也说不定。

观察席意见3:鉴定一件藏品的年代,以及如何来确定它的价值,《考古学报》是一个非常可靠的一个证明,但是现在目前的科学发掘还没有足以佐证这件。那也可以说这件藏品是一个新的发现,也有可能是件赝品,我觉得还是持保留态度。

宋宝财点评:如果按照器型来断代的话,它的底足很宽厚、很矮,这都符合晚唐五代时期的特征。但这件器物的釉色和晚唐五代时期确实有一些区别,它的釉色与釉光并不是那么明亮,而是白中泛一些黄,还有一些灰,就像我们藏友说的更接近一些金代的特征。如果说按定窑来推算的话,我认为它应该不是定窑的东西,最多说是属于定窑系,比如说平定窑、山西介休窑等。

在节目中,崔凯老师还补充说明两点判断依据,第一从器物本身的磕碰看,它有不同时期行成的磕碰,有与生俱来的磕碰,有偏晚的磕碰,还有现代的磕碰痕迹,表明它有年代的痕迹。第二崔凯老师表示他也有学生在参与定窑的发掘,出了许多标本可以佐证,最新的标本可能会颠覆现在学术界对定窑的认知。

那么这件藏品究竟如何呢,最后节目组给藏品颁发的是探索价值证书,希望大家在节目后一起来讨论,下面我们来看看节目组公布的藏品细节图。

点赞!最新一期《华山论鉴》对存疑藏品颁发了首个探索价值证书
点赞!最新一期《华山论鉴》对存疑藏品颁发了首个探索价值证书
点赞!最新一期《华山论鉴》对存疑藏品颁发了首个探索价值证书
点赞!最新一期《华山论鉴》对存疑藏品颁发了首个探索价值证书
点赞!最新一期《华山论鉴》对存疑藏品颁发了首个探索价值证书
点赞!最新一期《华山论鉴》对存疑藏品颁发了首个探索价值证书
点赞!最新一期《华山论鉴》对存疑藏品颁发了首个探索价值证书
点赞!最新一期《华山论鉴》对存疑藏品颁发了首个探索价值证书
点赞!最新一期《华山论鉴》对存疑藏品颁发了首个探索价值证书
点赞!最新一期《华山论鉴》对存疑藏品颁发了首个探索价值证书
点赞!最新一期《华山论鉴》对存疑藏品颁发了首个探索价值证书
点赞!最新一期《华山论鉴》对存疑藏品颁发了首个探索价值证书
点赞!最新一期《华山论鉴》对存疑藏品颁发了首个探索价值证书
点赞!最新一期《华山论鉴》对存疑藏品颁发了首个探索价值证书
点赞!最新一期《华山论鉴》对存疑藏品颁发了首个探索价值证书
点赞!最新一期《华山论鉴》对存疑藏品颁发了首个探索价值证书
点赞!最新一期《华山论鉴》对存疑藏品颁发了首个探索价值证书
点赞!最新一期《华山论鉴》对存疑藏品颁发了首个探索价值证书

节目组这次真的很严谨了,给了十余张细节图,这里值班小编斗胆给出自己的观点,不代表雅萃国际的观点哈。

小编支持崔凯老师的观点,首先这件器物确实是和上海市博物馆认定的五代定窑瓷器很像,只是尺寸稍微有区别。其次他的圈足特点符合晚唐五代时期的特点,这一点两位专家也认可。然后大部分人反对的观点里有一点,就是认为这个釉是白中偏灰偏青的,更符合金元时期定窑的釉色特征。我觉得这个观点是片面的,定窑创烧于唐代,成熟于五代,北宋是高峰,金元开始逐渐衰落。在他的成熟期,也就是五代时期,不一定每一件物品都烧得很白,甚至大多都还是有点白中偏青的味道,这一点我们从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定窑瓷器可以看出来。

点赞!最新一期《华山论鉴》对存疑藏品颁发了首个探索价值证书
点赞!最新一期《华山论鉴》对存疑藏品颁发了首个探索价值证书
点赞!最新一期《华山论鉴》对存疑藏品颁发了首个探索价值证书

以上三件,均是故宫博物馆馆藏五代定窑

您怎么看呢?在评论区给出自己的观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