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男孩因父母恐吓到警局“自首”,三点告诉父母恐吓教育要不得

阅读前请先点击关注,以免错过每日精彩更新~

11岁男孩因父母恐吓到警局“自首”,三点告诉父母恐吓教育要不得

近日,民警发现一小男孩迷路,孩子舅舅随后赶来接人。

原来,男孩上小学三年级,因成绩不理想,妈妈接他回家时,一怒之下将他丢在半路。

众多网友调侃道:谢谢老妈当年不丢之恩。

11岁男孩因父母恐吓到警局“自首”,三点告诉父母恐吓教育要不得


这事,第一反应看上去挺逗的,但是细思极恐。

妈妈把孩子丢在路上时难道就没想过孩子万一发生意外怎么办吗?

难以想象,孩子在路边时脑海里想的是什么,他会不会觉得妈妈只关心自己的成绩,会不会真的以为妈妈想把自己抛弃。

妈妈这样做的目的可能是为了让男孩知道害怕,从此以后对待学习更加认真,但不管怎样,这件事都不可避免地会在他的心里留下阴影。

而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恐吓教育要不得!

01 恐吓教育会造成孩子的性格缺陷

“你再调皮,小心让警察叔叔把你抓走!”

“你不努力,长大吃苦搬砖当农民去!”

“你再捣蛋,叫医生给你屁股扎几针!”

“你不认真读书,长大扫大街去!”

...

这是父母为了教育不听话的孩子,经常说的一些话。

可能,每个家长说出这些话的时候,都是为了孩子,没有其他的恶意,但是这看似平淡的语言里,是家长的一种教育观和价值观。

当孩子调皮捣蛋的时候,恐吓或许是最快捷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但绝不是最长久最聪明的教育方法。

在你进行强势的“恐吓式教育”时,实际上是在强势地宣布“你的意愿和选择是不重要的,你必须照我说的执行才是对的”“我对你的爱是有条件的,你必须听话”。

要知道,父母的爱、支持和鼓励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这给了他们勇气去探索世界,给了他们自信去肯定自己的想法,给了他们安全感去尝试更多可能。

而那些恐吓、威胁的语言,无异于拆了他们的后盾,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想法是不重要的、自己做什么都是不对的、自己这样做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11岁男孩因父母恐吓到警局“自首”,三点告诉父母恐吓教育要不得

久而久之,难免形成不自信、胆怯的性格,小时候表现为委屈自己取悦家长,长大了就成了委屈自己取悦他人,活在他人的目光下了。

当孩子步入校园和社会,不要抱怨为什么别人的孩子那么有担当有号召力,自家孩子做什么都畏畏缩缩没有主见。

那个时候,我们问问自己,在他性格养成的最初阶段,我们给他足够的勇气和支持了吗?

02 恐吓教育会让孩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

安徽铜陵一个11岁少年,背着一书包游戏卡到警局“自首”。问明原因后,民警们哭笑不得。

原来,这个孩子喜欢玩游戏卡,父母每日给的零花钱,都用来买了卡片。

妈妈发现后,担心玩卡片影响学习,就吓唬他说,这是违法行为,并要他到派出所“自首”。

当晚,孩子果真到派出所哭着交代了“罪行”。

11岁男孩因父母恐吓到警局“自首”,三点告诉父母恐吓教育要不得

试想当孩子被警察告知实情后,会是怎样的心情?被自己最信任的妈妈欺骗,该有多伤心?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父母的行为透支了孩子的信任。

有心理专家表示,吓唬孩子,一方面会给孩子造成精神压力,容易形成胆小懦弱的性格。另一方面会使孩子性格逆反,最终越来越不信任父母。

随着孩子的心智不断成熟,自主意识不断加强,就会明白父母那一套都是吓唬人的,父母的权威也就日渐崩塌。

03 请停止“恐吓式教育”

微博上曾做过这样一个小调查,那些被恐吓大的孩子,最后怎么样了?

有78%人反映说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过父母的恐吓,并且其中39%的人留下了心理阴影。

要知道,我们教育孩子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孩子害怕,而是想让孩子意识到行为的错误,走向正确的道路。

事实上,只要你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加上适当的方法,不用恐吓,孩子照样听话!

1.传递正面信息

你不能说:再不好好吃饭就叫警察把你带走。你可以说:好好吃饭,吃完妈妈给你讲故事。

你不能说:你再不走我们就走了不要你了!你可以说:我们赶快回家,这样回家后还可以再玩一会。

用正面的承诺来代替负面的威胁,有助于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欲望,从而接受你的建议。

或者给予孩子一个缓冲的心理时间,让孩子不至于因感觉家长太强势而产生逆反心理。

2.陪伴比批评更重要

有的时候孩子做出让人生气的举动,往往是他们觉得一个人玩太无聊了,想要父母和自己一起玩。

11岁男孩因父母恐吓到警局“自首”,三点告诉父母恐吓教育要不得

但是父母却总是以忙碌为由拒绝,所以孩子便做出一些错误的举动来吸引家长的注意力。

面对这种情况,父母如果再去恐吓孩子,孩子的心灵就很容易受到创伤。

所以,与其批评孩子,不如拿出时间去陪伴孩子。

3.父母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父母首先应该搞定自己的情绪。

冷静的父母,才能选择最恰当的教育方式。

不要让孩子的心灵装进惧怕、悲伤、憎恨,这些情绪都会严重地伤害孩子。

真正的教育,不是吓唬,而是爱。

如何与孩子沟通呢?推荐你听《亲子沟通实践课》不仅会用实际的案例,针对父母和孩子冲突的对话,逐字逐句进行分析

,还加入中国历史文化及父母教育的理念融合精神分析理论的内容,更能深刻地解读父母和孩子的冲突对孩子潜意识和人格的影响。

已经购买课程的家长,私信【课程】二字,邀请您进父母交流群,领取50+节育儿好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