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先生-陸九淵

象山先生-陸九淵

陸九淵(1139~1193),字子靜,書齋名“存”,世人稱存齋先生,因其講學於貴溪象山,學者稱象山先生,宋金溪陸坊青田村人。在“金溪三陸”中最負盛名,是著名的理學家和教育家。

陸九淵出生時,其父因兒子多,打算讓鄉人抱養,長兄陸九思之妻剛好生有兒子(煥之),陸九思即令妻乳九淵,而將自己的兒子給別人奶喂。陸九淵後事兄嫂如事父母。陸九淵自幼聰穎好學,喜究問根底,提出自己的見解。三四歲時,問其父“天地何所窮際”,父笑而不答,他就日夜苦思冥想。長大後讀古書至“宇宙”二字解說時,終於弄明白了其中奧妙。他初讀《論語》,即指出其訛誤之處。當聽說靖康年間(1126~1127),金兵擄掠徽宗、欽宗北上作為人質,迫宋投降一事,他懷有復仇之志,訪求義勇之士,商議抗金之策。

乾道八年(1172)中進士,初任隆興府靖安(今江西靖安)縣主簿,調建寧府崇安(今福建崇安)縣主簿,遷國子正、敕令所刪定官等職。淳熙十三年(1186),在朝中提出:任賢、使能、賞功、罰罪是醫國“四君子湯”,得到孝宗讚許。紹熙二年(1191),出知荊門軍(轄今湖北荊門、當陽兩縣),政績顯著,社會風氣大變。丞相周必大稱讚說:荊門之政是陸九淵事事躬行的結果。紹熙三年臘月,病逝於荊門任上,歸葬於金溪青田。嘉定十年(1217),賜諡“文安”。明正德十六年(1521),在金溪縣城衙門前為陸九淵建有“百世大儒”坊,兩側鐫刻“學苟知本六經皆註腳,事屬份內千經有同心”對聯。

陸九淵官位不算顯要,學術上也無師承,但他融合孟子“萬物皆備於我”和“良知”、“良能”的觀點以及佛教禪宗“心生”、“心滅”等論點,提出“心即理”的哲學命題,形成一個新的學派——“心學”。斷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心是唯一實在:“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認為心即理是永恆不變的:“千萬世之前,有聖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萬世之後,有聖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這就把心和理、心和封建倫理綱常等同起來。淳熙二年(1175),應呂祖謙之邀,陸九淵在鉛山鵝湖寺與朱熹對認識論的問題展開了一場辯論,史稱“鵝湖之會”,進一步闡發了他“尊德性”和“發明本心”的“心即理”的先驗論。他的學說,經其弟子傅子云、傅夢泉、鄧約禮、楊簡等人的發揮,元代趙偕、祝蕃、李存等的繼承和明代陳獻年、湛若水的發展,經王守仁集大成,成為宋明理學的一個重要派別,影響極大。

陸九淵還熱心於講學授徒,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每開講席,學者輻輳,戶外履滿,耆老扶杖觀聽”,弟子遍佈於江西、浙江兩地。他在長期的講學實踐中,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教育思想理論。他認為教育對人的發展具有存心、養心、求放心和去矇蔽、明天理的作用。他主張學以致用,其目的是培養出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人才,以挽救南宋王朝衰敗的命運。在教育內容上,他把封建倫理綱常和一般知識技能技巧,歸納為道、藝兩大部分,主張以道為主,以藝為輔,認為只有通過對道的深入體會,才能達到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的目的。因此,要求人們在“心”上做功夫,以發現人心中的良知良能,體認封建倫理綱常。

陸九淵一生不注重著書立說,其語錄和少量詩文由其子陸持之於開禧元年(1205)彙編成《象山先生集》,共計36卷,並由其學生於嘉定五年(1212)刊行。1980年1月中華書局整理為《陸九淵集》出版發行。

為紀念陸九淵,省會南昌有一條街命名為“象山路”,金溪陸坊青田院山的陸九淵墓經過整修,列為省重點保護文物。先後有2000餘海內外學者、遊人前來拜謁。1993年8月,日本九州大學石浦和夫等4位教授虔誠至墓前以表敬意。1996年4月,金溪成立“陸象山研究會”,北京大學教授張岱年、張世英,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張立文、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黃宜民等任研究會顧問;杭州大學教授束景南、武漢大學教授宮哲兵等任特約研究員。日本九州大學教授福田殖等國外學者也紛紛寄贈研究論文和專著。1999年4月10日金溪縣舉辦“紀念陸象山先生誕辰860週年學術研究會”,眾多國內知名學者、教授應邀參加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