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巖中花樹”,理解王陽明的“心無外物”,唯心唯物與唯我

讀懂“巖中花樹”,理解王陽明的“心無外物”,唯心唯物與唯我

王陽明:“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你如何看待這句話?


《傳習錄》記載:

先生(指哲學家王陽明)遊南鎮,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看了一些回答,基本上是主流教科書講法,認為王陽明的觀點是錯誤的,是主觀唯心主義——我看見,即存在,我不見,即不存在。

其實,這種理解是錯誤的。

王陽明的哲學基礎是二程一朱的客觀唯心主義——理學,陸九淵的主觀唯心主義——心學,傳統的經世治國的經學——事功學。王陽明一個人將這三種學問糅雜匯通,同時結合佛道心理,發展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三說,自成體系,成為“心學”。

讀懂“巖中花樹”,理解王陽明的“心無外物”,唯心唯物與唯我

而王陽明的心學,在其他方面都並不很難理解。唯獨到了“心外無物”,就會產生各種疑問。因為世人只知道“唯物”、“唯心”,而不知道王陽明的真實觀點其實是——“唯我”。

因為我們從小到大接受到的都是唯物論教育,所以很容易就會認為“心外無物”是唯心主義,特別是對唯心主義進行主客觀劃分之後,王陽明的關於這朵花的言論更是像極了主觀唯心主義,加上他對陸九淵的傳承,所以基本上都會將他這段言論定義為“主觀唯心主義”。從社會認識主流來看,這就是錯的。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來詳細看這段對話。

王陽明和朋友同遊南鎮,朋友指著石頭中的花樹問道:“你總是說天下沒有心外之物,像這岩石中的花樹,隨著季節自開自落,跟你我的心有什麼關係啊?”這意思很明顯,你說心外無物,可這花兒很明顯一直在這,我們來與不來,它都在盛開衰敗,這明明就是在心外的物嘛。

讀懂“巖中花樹”,理解王陽明的“心無外物”,唯心唯物與唯我

我們注意到這位朋友提出的就是唯物論,作為對王陽明“心外無物”理論的反駁。

而正因為他提出的是唯物論,所以很多朋友都將王陽明的回擊當成了唯物論的對立面——唯心論,而且是主觀唯心論。

王陽明怎麼回答的呢?“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其實王陽明說得很清楚,而且他並沒有否認花的存在——花是唯物的,但和我沒有關係,我不看時,花開花敗,對我的心來說沒有任何意義。“同歸於寂”,並非“同歸於無”。就是兩兩相安,互不糾纏——但是並不代表花不存在。

而當我們來看花的時候,“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何謂“明白”起來?並不是唯心的在世間就出現了,而是對花的形狀、顏色逐漸認識清楚了。這花就在你心中出現了,和我們的心發生了相互糾纏、產生了關係。花對我們來說就有意義了。

讀懂“巖中花樹”,理解王陽明的“心無外物”,唯心唯物與唯我

所以,王陽明的“心外無物”其實是指外物對我們的心是否有意義。並非是我們看不到的東西就不存在,而是不和我發生關係的東西對我們來說就沒有意義。

這很明顯就不是唯心論,這是唯我論。

舉個簡單的例子吧。

某個星座出現了流星雨。那麼在我們觀測到之前,這場流星雨存不存在呢?當然是存在的。但是你會不會去許願呢?它和人類毫無關係,自然不會在人心中產生任何反應,所以流星雨對當時的人類是沒有意義。而當科技發展到能觀測到這陣流星雨時,就會有很多美好的想法因為流星雨而產生,出現很多文藝作品、科幻作品,那麼這陣流星雨就對人類有了意義。

這就是王陽明的“心外無物”的真正意義。其實仔細推敲起來,非但不是唯心主義,比純粹的唯物主義更為實用、合乎情理。

讀懂“巖中花樹”,理解王陽明的“心無外物”,唯心唯物與唯我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