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在心 融情于线——浅谈福建王来文白描艺术的当代引领

造化在心 融情于线——浅谈福建王来文白描艺术的当代引领


王来文,福建漳浦人,1968年出生。毕业于福建师大美术学院,教育部首届中国画博士课程班进修。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福建省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厦门大学兼职教授。第十二屆、十三屆全国美展评委,长期担任有关全国美术展组委会委员、评委,福建省美术大展的评委会主任、福建省政府百花文艺奖总评委等职。


作者:南沙【杭州人,评论家,收藏家】


我与王来文兄相识已很多年,虽不常见面,但微信上时常交流,犹如常会面矣。近些时日,拜读来文兄发来的册页作品,有人物、花卉,都是白描作品。说起白描,中国画中完全用线条来表现物象的称为“白描”。它是中国绘画的造型基础,是中国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单独的一个画种。无论写意方向的花鸟、人物、山水还是书法创作,在用笔上与白描都是相融贯通的。我们今天研究白描,意在探索中国民族绘画特色的根,从源头重新来认识中国白描。


中国画白描,远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的装饰就是运用线条绘制出来的。在世界各国古今美术史早期都有过白描绘画作品的历史,但没有中国白描艺术成就大,且在世界美术领域中独树一帜。中国画白描有独特的文化魅力,与书法的线条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并相互提升。清沈宗骞曰:“夫求格之高,其道有四:一曰清心地以消俗虑,二曰善读书以明理境,三曰却早誉以几远到,四曰亲风雅以正体裁。”从古至今,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欢托物言志,寄情于山水花卉自然中。历代白描大师,如东晋顾恺之、唐吴道子、北宋李公麟、元赵孟頫、明曾鯨、吴彬、陈老莲等都成就非凡。而在当代大画家中,如既有笔墨又有现代意识的姜宝林先生的“白描山水”;富有宿墨意趣特色的吴山明先生“白描人物”;意笔线描的当代引领者王来文先生“白描花卉”。他们都在各自领域取得成就,可谓是从传统白描到意笔线描的当代视野的扩展者,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白描绘画的民族特色。


造化在心 融情于线——浅谈福建王来文白描艺术的当代引领

《只凭一勺水,便可香满堂》王来文

尺寸:25×32cm

年代:2020年



造化在心 融情于线——浅谈福建王来文白描艺术的当代引领

《花容婀娜玉生春》王来文

尺寸:25×32cm

年代:2020年



造化在心 融情于线——浅谈福建王来文白描艺术的当代引领

《清香满人间》王来文

尺寸:25×32cm

2020年


细品来文兄的白描绘画作品,格调高雅,书卷味厚,文人气浓。正如《芥子园画传》中所言:“去俗无他法,多读书则书卷气上升,世俗气下降矣。”这句子道出了脱俗的根本大法。笔、墨、色之雅俗,直接反映出中国画富有魅力的形式美。画品高低,在于画家的自身修养、精气神。学识修为之高下与作品雅俗程度是一以贯之的。


纵观来文兄笔下的白描作品,线条或顿挫如屋漏,或古朴老辣,或流畅似行云。借线的长短粗细、轻重缓急、曲直方圆、虚实疏密、浓淡干湿,枯焦重厚等多方面表现物象的质地感、动态感,以线构成的空间感。他的白描花卉,一扫粉黛之气,笔墨洗练超逸,线条绵延流畅,犹如“春蚕吐丝”。所绘作品笔精墨妙,形神兼备。



造化在心 融情于线——浅谈福建王来文白描艺术的当代引领

《水仙水仙,得水能仙》王来文

尺寸:25×32cm

年代:2020年



造化在心 融情于线——浅谈福建王来文白描艺术的当代引领

《不与百花争艳》王来文

尺寸:25×32cm

年代:2020年



造化在心 融情于线——浅谈福建王来文白描艺术的当代引领

《含香体素欲倾城》王来文

尺寸:25×32cm

年代:2020年



来文兄擅意笔线描花卉,尤善写荷、画荷,他颂荷,为荷传神,为颂荷之高洁而不畏酷暑。花香清溢的荷花,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有“花中君子”之美誉。宋周敦颐《爱莲说》塑造了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君子形象。莲花有并蒂同心者,是男女百年好合、夫妻恩爱的象征,有纯净美好、品格高尚等寓意。来文兄意笔线描荷系列作品,用纯墨线勾勒茎、叶、荷花,为荷造象,中锋用笔,古朴老辣,线条粗细浓淡的变化圆浑有力,简洁含蓄,极具空间感立体感。其小品构图洗炼,布局清新奇巧,善于把握荷花自然生长状态生命力之美。亦如大千先生题画诗云:“叶嫩花娇月上初,纤腰如束迳须扶。江皋佩解何人见,罗袜生尘定有无”。可见来文兄追求的是物象、物性与其主观感情的心心相印,野逸之趣中展古雅清雅,是其艺术境界再创造,大有春蚕吐丝且高洁,莲开九品方见佛之境也。


从来文兄白描荷系列,再来欣赏其水仙、螃蟹等题材白描,他把笔触的那种美感提升到了绝对的高度,使画作意趣横生,诗意与禅意共生。他的白描螃蟹更是冠絕一时,是对白描艺术的拓展,特別其在白描上用干笔皴擦来表現,是对白描表現技法的丰富。再观其白描人物仕女、观音佛像,无一丝尘俗之气,雍和自在,形神俱足,以为他是专门的人物画家也。这让我想起了清沈宗骞芥舟学画编中所记:“画人物之道先求笔墨之道,而渲染点缀之事后焉,其最初而要者,在乎以笔勾取其形,能使笔下曲折周到轻重合宜,无纤毫之失,则形得而神亦在个中矣”。笔墨之妙,画者笔中之妙也,故其作画,意在笔先。可见,来文兄,艺术探索之广泛,是当代画坛少有的比较全面的艺术家。

造化在心 融情于线——浅谈福建王来文白描艺术的当代引领

《世外之物一身轻》王来文

尺寸:25×32cm

年代:2020年



造化在心 融情于线——浅谈福建王来文白描艺术的当代引领

《天生清香》王来文

尺寸:25×32cm

年代:2020年



造化在心 融情于线——浅谈福建王来文白描艺术的当代引领《仙姬摇曳知春到》王来文
尺寸:25×32cm年代:2020年

白描似一首歌,是作者对白描的技艺、对艺术的领悟及个人情感色彩的完美统一的表达。来文兄相当勤奋,新作不断。其书法隶书了得,写意花鸟是当代中青年的领军人之一,而白描题材更是宽广,涉释道人物、花鸟、果蔬、海鮮等,尤以白描花卉,独步艺界。在当今画坛,专事白描创作者,少之又少,来文兄初心不忘,一直守望着中国画白描那一片艺术净土,来文兄提倡"白描复兴",且身体力行,守正而出新,把白描推向新的高度,可喜可贺,更是可敬也。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写到:“最无限、最自由的莫如心灵,所以最高的美都是心灵的表现”。这段话,我想就是来文兄白描作品的生动体现。艺术大师吴昌硕用金石书法作写意花卉,白描大师陈子奋用金石书法作白描花鸟,而王来文用篆隶笔意作意笔白描花卉,真所谓春兰秋菊,异曲同工矣。


绘画创作是作者内心世界与物象相互促进的结果,创作物象主体的审美所领略的心性境界、情趣格调,而影响着构思及表达的不同。简言之,用心绘画。来文兄是非常重视笔性的,笔是其内心物象世界的呈现,好的笔墨线条,对画家来说很重要,要不然画不出好的画。一个优秀的画家,一定有其自己独特的笔墨线条,才能画出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品。其作品正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表达。来文兄深悟这一点,也做到了这点。


造化在心 融情于线——浅谈福建王来文白描艺术的当代引领

《春在花香里》王来文

尺寸:25×32cm

年代:2020年



造化在心 融情于线——浅谈福建王来文白描艺术的当代引领

《不在繁花色相中》王来文

尺寸:25×32cm

年代:2020年



造化在心 融情于线——浅谈福建王来文白描艺术的当代引领

《清香》王来文
尺寸:25×32cm年代:2020年

来文兄饱读历代大师白描经典,深研吴道子、李公麟、陈老莲、任薫、丁云鹏等诸家大师之长,更是精研闽派白描大師曾鯨的人物画、吴彬的佛释画、上官周的《晚笑堂画传》、黄慎白描人物画、陈子奋白描花卉等先輩白描艺术之精髓。加之不断师造化,笔抒情,守传统而又出新,从白描正脉入,又从白描正脉出,俨然已大家之风,是继陈子奋白描大师之后一位难得的白描守望者。



中国白描画历经上千年的发展过程,蕴涵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它是历史文化的积累、民族精神的体现。来文兄深耕白描艺术,矢志弘扬中国传统白描艺术在当代的复兴,不断在绘画实践中,体悟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的真谛,这无疑将成为当代中国画作品重视民族文化之根,而走向另一个辉煌的新起点。来文兄作为一个画家,坚守意笔线描绘画的当代践行,正是这个时代精神的体现,更是一个画家对于时代的一种历史担当。

于无我斋 岁在庚子新春 草就

造化在心 融情于线——浅谈福建王来文白描艺术的当代引领

造化在心 融情于线——浅谈福建王来文白描艺术的当代引领

__

原载收藏杂志

整理发布:何媒矩阵(何金德导演工作室、何媒通讯社、《时代中国》杂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