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讲史—之乱世两晋与五胡乱华始末 003

司马炎对后事的顾虑

因为太子的智商欠考虑,所以司马炎在托孤的事情上大费脑筋。司马炎担心无非以下几点

1、外戚专权——自己的岳父杨骏

需要跟吃瓜群众们重点介绍一下,这位杨骏是司马炎的第二任岳父。司马炎前后立过两位杨皇后。第一位叫杨艳(司马衷的生母),杨艳的父亲叫杨炳。

杨艳去世时担心司马炎会钟情于别的女人,导致司马衷太子地位不保,向武帝举荐了自己的堂妹杨芷。而杨骏是杨芷的父亲,杨炳的弟弟。

所以杨芷实际上是司马衷的堂姨母。杨骏自然不能算司马衷的亲外公。所以,别说司马衷是个傻子,就算他不傻,这血缘关系也不算亲。这给后来迭出宫廷政变埋下了一颗雷。

2、贾后干政——贾充虽然已经挂了,但是贾南凤已然咄咄逼人。

当杨艳还在世的时候司马炎就动了废掉贾南凤的念头。杨艳莫名其妙的劝止了司马炎,动机可能是想给自己的傻儿子找一支坚强的外家势力做后盾。当时尽管贾充已经挂掉,但贾充的孙子实际上是外孙贾谧已经有了自己的势力(二十四友)。

杨艳万万没想到正是她处心积虑为太子找的两大靠山势力自己先干了起来。开启了八王之乱的祸源。

3、皇太孙司马燏的政治地位。

司马炎之所以没有更换太子,很大原因是他发现自己的孙子很聪明,像自己的偶像伯父司马师。

司马燏在很小的时候就入宫由司马炎亲自抚养。在他五岁的时候,宫中发生大火。司马炎登上高楼观看火情。司马燏躲在暗处拉了拉司马炎的袖子说:“暮夜仓促,宜备非常。人主不可在明处,使人得见。”意思要司马炎防备奸人趁机刺杀。五岁娃娃竟然有如此心机,令司马炎大吃一惊!也许就是从这一刻起,司马炎坚定了信心,只有先传给那个傻儿子,才能让这个聪明的孙子登上皇位。

但是贾南凤与司马燏能否兼容,也是个头疼的问题。后面将有足够的篇幅描述两人的斗争。

司马炎对后事的安排

1、让汝南王司马亮(司马懿的第四子)与杨骏共同辅政。

2、安排司马衷的几个兄弟分别镇守洛阳周边的重镇。

司马炎安排司马家最德高望重的司马亮与自己的岳父杨骏 两位老人看守中央,然后周边是太子的三位弟弟,秦王镇守长安,楚王镇守许昌,淮南王镇守扬州。更外围还有司马家近百余个藩王。这个布置可谓老中青结合,相当得处心积虑。

让司马炎没有想到的是仅仅在自己死后十个月,八王之乱便拉开了序幕。自己的布局似乎只是给这些朝廷亲贵们排了个登擂的出场顺序表。

放开那个傻子,让我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