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世界,任何一种分手方式都是学会一次拒绝性的成长

成年人的世界,任何一种分手方式都是学会一次拒绝性的成长

爱情,像香烟里散发的尼古丁,像威士忌里滚动的酒精,像罂粟花绽放的死亡花语,让每一对情侣、爱人产生着深深的依恋。

两个人在一起的岁月宛如花开一样充满着甜蜜和芳香,而花落的时候,爱情的花瓣失了颜色。

花开花落,百叶凋零,人生海海,注定孑然一身。

当初说好的承诺,像灯尽油枯的蜡烛,残存着一点哀怨。

分手,每一次的阵痛和痉挛让那些受伤的男男女女在寂静的深夜里震颤着心房,捂着脸,忍不住放声大哭。

分手,有的时候是一种相遇后的巧合。

2017年10月,毛晓彤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条心情语录,就此宣布与陈翔分手,而陈翔就此失声,被众多网友贴上“渣男”的标签。

成年人的世界,任何一种分手方式都是学会一次拒绝性的成长

简单的一句话,没有任何成分的渲染,就此封杀了五年的感情。

我在心里举起爱之灯,它的光明落在你的身上,我却被遗忘在阴影背后。泰戈尔

满心欢喜、迫不及待地给爱人一个惊喜,却换来的是出轨和欺骗。

如果没有你,就不会知道爱你的心充满着期许,如果没有你,就不知道恨你的心是在那场不期而遇的巧合中“丧生”。

这是一个最痛快、最痛苦的“绝交”经历。

那一次的巧遇,分定了两个人的方向,注定了巧合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成年人的世界,任何一种分手方式都是学会一次拒绝性的成长

如果没有巧合,也许你还是那个天真痴情的人;如果没有巧合,你不知道如何把内心的疯癫消化成动力;如果没有巧合,你怎能感悟人生的变化犹如四季的交替,冷暖自知?

如果没有分手,你怎能知道自己有爱人的决心,也照样有头也不回的勇气?

分手,早就埋下提前预设好的苦情色彩。

在综艺节目《亲爱的客栈里》,姐弟恋的阚清子和纪凌尘,一个让你猜,一个我猜不出来的相处模式,注定着升级后的吵架和痛哭,阚清子止不住的眼泪、纪凌尘不停地承认错误和放低姿态,也没能逃过令人惋惜的命运。

成年人的世界,任何一种分手方式都是学会一次拒绝性的成长

阚清子说:“我对婚姻本来就没有什么信心,可能因为我父母也是离异。”

成年人的世界,任何一种分手方式都是学会一次拒绝性的成长

纪凌尘在众人的交谈中,说了两句话,“我心里有数”,“其实我早就送她戒指了,但她没有给我”,动情之余,他眼圈泛红。

刘涛对纪凌尘说:“她,30岁之前你再不去求婚,30岁后她也许真的不想嫁给你。”所有人都看出刘涛对纪凌尘是一种暗示,可是并没有看到他认定阚清子的行动。

阚清子是渴望与爱人结婚的,但是她内心的自我纠结和不安全促使她对纪凌尘的需求越来越多,也伴随着更多的不满意,这样心累般的恋爱终究酿成了一杯苦酒。

2018年7月的最后一天,两个人宣布分手。

彼此爱过,却要错过。

成年人的世界,任何一种分手方式都是学会一次拒绝性的成长

而一年后的阚清子,渐渐地走出失恋的阴霾,依旧活泼但是脸上充满了自信。

曾经遗憾而终的爱情点燃了她重回自我的色彩,只有做自己的时候才不会累。

或许,当初决绝地分开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

成年人的世界,任何一种分手方式都是学会一次拒绝性的成长

张雨绮曾说过;“做自己,才会发光。”

假如做别人,那就会暗淡。

分手后的我们依旧是挚友。

林徽因与徐志摩在异国他乡有过一段浪漫的感情,徐志摩为了林徽因要同自己的结发妻子离婚,而林徽因思来想去还是拒绝了他的感情不辞而别。

后来林徽因嫁给从小熟识的梁思成,但是婚后金岳霖的出现,对林徽因的照顾与呵护,让她的内心深深地陷入痛苦和两难的境地。

多情的林徽因坦诚地告知梁思成,而浪漫的徐志摩、深邃的金岳霖还是没能比过这个有些固执的建筑大师。

徐志摩逝世后的一片飞机残骸一直挂在林徽因的床头前,金岳霖一生未娶守护着心中的女神。

虽然一个是婚前拒绝,一个是婚后裁决,但是这个文艺才女依旧收获两位挚友的情怀。

不辜负放弃,拒绝后的自己才会找到更适合的方向。

人本能的是一个复杂的动物,所以聚散离合本就是一种人生常态。

百转千回,人来人往,不强求、不将就,该迎来的时候绝不马虎,该分别的时候也绝不犹豫。

只有内心真正的放下,才会蓄进更多充盈、饱满的细胞。

只有坦然的拒绝,才不会渗透太多的惋惜。

成年人的世界,任何一种分手方式都是学会一次拒绝性的成长

爱情不是全部,爱对了学会知足长乐,爱错了就干净地了断。

左右摇摆、藕断丝连只会让关系越发的混乱和纠缠不清,本来走向的终点又重回了原点,反反复复,始终不能给自己一个交代。

生活在前进,人在一天天地变化,每一个人都在成长。你18岁的时候不懂得人生,你二十八岁的时候你终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高晓松

当你知道想要什么,即使背负了“人渣”、“作女”,内心戏再多都不要让自己扮演太久,因为放弃的时间点错过了,柳暗花明又一村恐怕将与你失之交臂,你的人生可能在你的半途而废中消磨殆尽。

有时候,人心一软,就在你纠结的一刹那,可能会改写历史的轨迹。

有时候,人累了,不是学会休息,而是懂得拒绝。

当你知道两个人在一起没有可靠、安定、信任的时候,直面分手,拒绝与他(她)交往,心伤了不可避免,但是你学会了懂得保护情感,尊重内心,做更好的自己才能掌控人生的方向。

拒绝是一种独立性的心灵成长

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列夫.托尔斯泰

面对失意的爱情,也许伤口太深,即使好了伤疤也无法忘怀曾经的伤害。

再多的掩饰也无法让一个人装睡的人彻底觉醒,因为他们拒绝长大、拒绝担当、拒绝改变,他们就像是得了障碍的一群固执的群体,他们不想独立,更倾向于依恋和幻想的认知偏差。

这种拒绝是一种感性的偏见,而另一种拒绝才是理性的正能量。

成年人的世界,任何一种分手方式都是学会一次拒绝性的成长

两个人在一起,当你发现无法成就更好的自己,痛彻心扉的悲伤侵蚀着自己,再好的关系也无法修复最初的信念,渐渐地意识到有趣变成了无趣,我们的盲点在于依恋的情怀太过于浓烈,所以撑不起果敢的内心,慢慢地给自己画地为牢。

我们给自己制造了内置的阴影—印迹。

印迹是盲目和愚蠢的……就像动物产生的依恋对象并不一定是自己的生母,而是无条件地接受环境所提供并反复呈现的一切。

马扎林.贝纳基&安东尼.格林沃尔德

要想做最好的自己,就要拒绝外部的强制性灌输和引导。

当外部的力量强于内心的统治,我们就会拒绝内心的反抗;而当我们能够战胜外界的压力,内心就可以阻挡外部的侵略。

拒绝外部的纷扰,才是一个人内心独立和强大的至高点。

人要有寻得心灵成长的魄力,拒绝内心的无所适从和逐渐消失的生存精力。

很多人都会被生命中可能触碰的恋人强行压抑了各种情感,所以会有衰弱感和厌倦感。

假如你对感情没有了坚定的意志,就注定会被人误解和质疑,但是人最可靠的地方就是自我本性,不过分地执着自己,大胆地说出想法,然后拒绝消耗自身的任何能量。

保持这样的人生态度,先不去勉强自己才能不勉强他人,做自己心灵的主人才不枉负人间一世。

拒绝是一种权利,就像生存是一种权利。毕淑敏

分手,并不是进入痛苦的深渊,因它的结束才会有更多的选择,获得自我认定的权利。

不论分手是主动还是被动,我们纠结的是过去的依恋和不甘心,我们拒绝的是过去忽略自我的虐心。

拒绝会衍射人性的自私,但是拒绝是为了更好的接纳自己的缺点来完善人格的不完美。

分手,是一场不得不面对的成长,或许拒绝是一种逃避,但是它存在的价值远远高于世俗的观点,正因为它的自身携带的贬性含义,才会有了更为重要的稀缺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