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抗疫”效果評估各國應對重大災害能力,中國排名出乎意料

隨著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的傳播,各國應對重大突發災難的能力從各自的疫情上可以管中窺豹可見一斑。最近有網友根據各國在政府工作效率、國民對國家發佈的應急措施的執行能力、國內製造業和糧食安全等四個因素對一些主要國家進行了排名。

從“抗疫”效果評估各國應對重大災害能力,中國排名出乎意料

世界各國應對重大災難的能力排名

我們首先要明確概念,應對重大災難(自然環境引發的災難、公共衛生引發的災難以及戰爭引發的災難等)是指的已經發生或者不可避免地即將發生的情況下,世界各國能將災難帶來的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的能力

中國的排位出乎意料,排在了美國的前面。為什麼會排在了軍事和經濟一家獨大的美國之前,我想除了我們強大的製造業以外(疫情前我們口罩日產量就高達2000萬隻,佔了全球產量一半左右,而疫情後我們的日產量迅速達到1.2億隻,其他國家望塵莫及),政府和國民的凝聚力、團結力也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而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被排在了第二的原因,主要是和麵臨此類情況美國政府表現出的低效率,國民對政府制定的應急措施執行力非常低下相關。

從“抗疫”效果評估各國應對重大災害能力,中國排名出乎意料

從“抗疫”效果評估各國應對重大災害能力,中國排名出乎意料

印度目前的確診病例並不算太多,甚至可以說很少,但是其排名卻被放在了韓國和俄羅斯之後,其原因在於印度一旦發生大規模的傳染,以印度國內的醫療條件和醫療物資儲備,恐怕很難有一個好的結果,而印度在效率和國民執行力上的得分和中國其實差不多(印度對國民的強制執行方式讓人印象深刻-上街就打屁股)。

美國雖然目前確診病例高達30萬,只要美國政府和美國國民能夠幡然醒悟,可以說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他們還有機會改寫結果。

從“抗疫”效果評估各國應對重大災害能力,中國排名出乎意料

為什麼西方國家在政府工作效率和國民對應急措施執行力兩個方面得分都很低,恐怕這和他們的國家體制有關係。在一個問題發生後,政府不能及時制定出有效的應急措施,而國民也沒有收起自己所謂的“自由”。對此,法國總統馬克龍似乎已經意識到了自身體制的短板,在3月12日的電視講話中表示“西方制度已經顯現出種種弊端,他將重新審視'民主'制度的缺陷。”

從“抗疫”效果評估各國應對重大災害能力,中國排名出乎意料

從“抗疫”效果評估各國應對重大災害能力,中國排名出乎意料

實際上,在2017年的世界糧食產量中,中國的糧食產量已經達到世界第一,排在第二和第三的依次是美國和印度。為什麼我國這麼高的糧食產量在世界糧食安全排名中卻只能排在中上?原因在於糧食產量並不代表糧食安全,糧食安全是通過糧食購買力、供應力、品質與安全、自然資源與韌性四個指標來綜合計算的。所以在糧食安全上,我們得分較低。

從“抗疫”效果評估各國應對重大災害能力,中國排名出乎意料

2017年世界糧食產量排名

從“抗疫”效果評估各國應對重大災害能力,中國排名出乎意料

2018年世界糧食安全排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