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人App,是生意場還是獵豔場?

租人App,是生意場還是獵豔場?

萬物皆可共享?

幾年前,在催婚熱潮的壓迫下,“租個女友回家”從影視劇的橋段逐漸走向現實,但那時候“租女友”更多的還只是一個「噱頭」。

租人App,是生意場還是獵豔場?

近年來,租人作為社交的分化形式,最早是在某寶網站上「租對象」應付家長的“年檢”。

租人App,是生意場還是獵豔場?

2015年,「共享經濟」的概念風生水起,「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等細分市場迅速被佔領。這時候,就有人看中了共享經濟暗藏的生意點:時間共享。

就此,租人軟件裹著「共享經濟的嶄新大衣」應運而生,出租與購買個人時間成為一種新的消費形式。

不想去上課,租個代課的!

不想拿快遞,租個跑腿的!

懶得找對象,租個對象回家交差!

租人App,是生意場還是獵豔場?

去年,日本爆出了一家專門提供“租人”業務的公司Family Romance,生意非常火爆,甚至有男子在該公司連續租賃了7年的“老婆”,消息一出,吃瓜群眾們都驚呆了。原來“租人”的行業竟然發展的如此迅速!

租人App,是生意場還是獵豔場?

而且這家公司旗下現在已經有1500名員工,年齡範圍從嬰幼兒到老年人不等,還可以按客戶需求定製性格外貌,提供各種稀奇古怪的“代理”、“假扮”、“租賃”服務,從假扮男友到租賃閨蜜,從陪你拍照裝幸福到替你下跪道歉,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而在國內,也漸漸出現了一個完整的「產業」。

租人App,是生意場還是獵豔場?

在手機應用商店搜索“租人”後,出現了“租我”、“敢租”、“租我麼”等多款“租人”APP。

租人App,是生意場還是獵豔場?

在這些APP中,你可以出租自己的時間,也可以租他人的時間。出租的內容包括探店、模特、攝影拍攝、音樂、職場交流、健身、情感諮詢等10餘種。

租人App,是生意場還是獵豔場?

價格多在每小時1元至300元的區間內,也有部分女性標價超過500/小時,甚至上千元,部分出租者個人頁面中的照片穿著暴露,且含有特殊服務的“暗號”,如“想約的租我,身材、技術肯定喜歡”、“想約的加我好友哦,有你想要的”……

租人App,是生意場還是獵豔場?

⚠擦邊球警告:我懷疑你在搞黃色。

租人App,是生意場還是獵豔場?

而對此,平臺客服則表示:

一般的話出租業務都是吃飯、看電影、逛街、K歌這些的,都是綠色出租。

嗯,好綠!

租人App,是生意場還是獵豔場?

另外,這些 APP的使用門檻也是相當的低,僅需輸入手機號碼或通過第三方平臺進行驗證後即註冊成功,個人信息和照片也可以隨意填寫上傳,無需實名認證也沒有任何敏感信息審核和警告。

租人App,是生意場還是獵豔場?

再者,由於線上交易、線下服務的模式,「搞點顏色」是難以被抓到證據的,「安全問題」也無法得到有效的保障。但在這樣的風口之下,如何將這“共享時間”的互聯網+模式引入正軌呢?

據人民日報,“租人”APP在法律與監管層面也存在許多難點。

其一,共享經濟低門檻額特性,使得無論是應用市場還是監管部門,都對入駐者缺乏嚴格得審查,也很難因新生軟件而專門立法規範。

其二,野蠻生長得軟件倉促上線,在初創期往往看重市場佔有率,以搏出位、試探底線甚至突破底線的方式來吸引更多用戶,從而忽視服務質量本身。

其三,線上社交、線下服務得行業模式,天然帶有風險屬性。

Fute 評論

起初在「租人」的設想中,出租的應該是空閒時間和個人技能,而現在「租人平臺」卻演化成了遊走在邊緣的“荷爾蒙交易市場”。這和各類靠“走鋼絲”迅速興起又迅速被打回原形的陌生人社交軟件又有什麼區別呢?難道因為你要「付費」就會比較有牌面嗎?或許只有拿好了“色字頭上的那把刀”,斬斷租人APP中的“荷爾蒙源頭”,才能讓其真正撿回“共享的價值”吧。

租人App,是生意場還是獵豔場?

再回望“共享圈”的泥潭,單車選手逐漸潦倒、汽車選手扎堆擠入、充電寶們遍地叢生......群起而分羹的亂象,什麼時候是個頭。


Fute 是“未來”與“技術”英文單詞前兩個字母的縮寫,想了解更多科技潮流,歡迎關注Fute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