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確診超100萬例!外國人不戴口罩卻狂搶衛生紙?“FOMO”症!

文|雪梨


最新消息,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4月3日,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已超過100萬例。其中,美國確診超過20萬例,高居世界第一。疫情已波及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全球確診超100萬例!外國人不戴口罩卻狂搶衛生紙?“FOMO”症!


01

日、澳、美、英紛紛開啟搶“廁紙”大戰


在中國新冠戰役即將進入收尾階段時,國外卻正在大規模的爆發。油價和美股跳水了,口罩和消毒液稀缺了,就連平日超市裡堆成山的衛生紙,忽然一夜之間,都被搶空了,買不著了,衛生紙成了僅次於口罩的第二大硬通貨。發達國家人民嚇壞了,日本、澳大利亞、美國、英國、加拿大……紛紛開啟了瘋狂的廁紙搶購模式:

先是在2月底,日本很多顧客突然開始搶購,平時供應充足的超市裡,衛生紙很快銷售一空。

全球確診超100萬例!外國人不戴口罩卻狂搶衛生紙?“FOMO”症!


3月4日,澳洲悉尼沃爾沃斯超市裡兩名女顧客為了爭搶一包衛生紙竟然大打出手,甚至拔出刀來……,太可怕了!

全球確診超100萬例!外國人不戴口罩卻狂搶衛生紙?“FOMO”症!


而在美國,就連英國王子哈里都不能免俗,加入了搶廁紙大軍

;美國舊金山的一家超市,開門僅30分鐘就湧進600多名顧客,瓶裝水和衛生紙被搶購一空;3月21日,芝加哥警察接到911電話:數人在超市因為爭搶衛生紙而打架。


全球確診超100萬例!外國人不戴口罩卻狂搶衛生紙?“FOMO”症!


平日出門時刻保持紳士風度的英國人,也都顧不得形象,忍不住出手了!

全球確診超100萬例!外國人不戴口罩卻狂搶衛生紙?“FOMO”症!


這瘋狂失控的程度,以致澳大利亞、日本等國領導人不得不出面,發表聲明稱衛生紙供應充足,呼籲人們保持冷靜,不要搶購,我們不缺!但人們的恐慌情緒並沒能緩解。


全球確診超100萬例!外國人不戴口罩卻狂搶衛生紙?“FOMO”症!

上圖官方建議如何防止冠狀病毒:不要對著他人咳嗽;病了就不要出門;勤洗手。下圖人們實際在做:囤貨;慌。


而對於這種瘋狂搶購行為,生產商和經濟學家也都表示迷之不解

  • 一家造紙公司的CEO坦言,完全無法理解人們為什麼要囤衛生紙。“我真的無法解釋,這不像是我們突然間要使用更多……”


  • 一位經濟學家說,“搶購衛生紙的現象確實費解,它既不是防疫必需物質,又不會出現短缺”。

而參與搶購的顧客們普遍反應則是“一紙難求、不得不搶”:

  • 一名顧客說:“災難來臨時,衛生紙就像金子一樣珍貴。”


  • 一名顧客拍下空空如也的貨架發到社交媒體上,並配上文字稱:“新冠肺炎把大家都逼瘋了。我從沒見過超市裡有這麼多人,比‘黑色星期五’購物節人都多,瓶裝水、衛生紙、肉,還有很多東西都被搶光了。”


  • 還有男性顧客則表示:我也不知道啊!看到大家都買,好像衛生紙特別重要的樣子,於是我也買咯……

全球確診超100萬例!外國人不戴口罩卻狂搶衛生紙?“FOMO”症!


顯然,對於搶衛生紙的這波神操作,不僅中國人看到咋舌,連有些外國人自己,也都迷之不解。


02

為什麼偏偏就搶“衛生紙”?

三大原因

發達國家人民為啥這麼愛跟廁紙較勁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 歷史後遺症


事實上,西方發達國家發生“廁紙危機”,早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在歷史上,美國和其他國家也發生過幾次搶購和囤積衛生紙事件。

  • 1973年,美國經濟陷入嚴重蕭條。原油價格飛漲4倍,華爾街股票下跌45%,舉國一片恐慌。當深夜脫口秀主持人開玩笑說經濟如此糟糕,衛生紙可能都會供不應求,幾百萬美國人湧向商店,買空了所有的衛生紙達四個月之久。


  • 1995年,日本在經歷過阪神大地震,以及後來2011年的311東日本大地震之後,很多民眾都有囤糧囤衛生紙的習慣,畢竟曾經的物資緊缺給大家心裡留下了陰影。當時


  • 2013年,深陷經濟危機和通貨膨脹的委內瑞拉因為物資短缺而人心惶惶。民眾開始搶購衛生紙。最後政府不得不將所有的衛生紙製造公司收歸國有。但是儘管如此,依然不能平息民眾的恐慌和搶購。

2、 現實剛需,消耗量大

據美國和加拿大兩大環保組織發表的一份報告(《衛生紙的問題:美國人如何把森林“衝”進了馬桶》)數據顯示,美國人均每年要消耗141卷廁紙,用量排在世界第一;

德國人以134卷暫居第二;而英國人以127卷排名第三;日本91卷排在第四位;而中國則排在第九位,人均每年消耗49卷廁紙。這樣算下來,美國的廁紙用量比中國多了兩倍不止。


全球確診超100萬例!外國人不戴口罩卻狂搶衛生紙?“FOMO”症!

全球確診超100萬例!外國人不戴口罩卻狂搶衛生紙?“FOMO”症!


我的一位定居美國的同學則告訴我,老外用衛生紙很費紙。因為他們習慣將用過的廁紙直接扔馬桶裡沖掉,而為了防止堵塞,國外設計的廁紙又軟又薄,沾水既化。但這樣反而讓大家覺得特沒有“安全感”,生怕一使勁兒捅出洞來就噁心了……所以大家用起廁紙來都會習慣瘋狂的拽很多,而且都是擦一次就扔了再拽。這樣用法不費難怪人均要141卷那麼多了!

3、 心理作用帶來恐慌效應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1973年的經濟危機和2020肺炎疫情,美國人搶購衛生紙都是受新聞報道的輿論影響,那就是:在日本一個月前已經有人開始搶購衛生紙。這就好像在美國人心中埋下一個導火索,一旦美國也有人開始搶購,馬上產生連鎖效應。而對於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市場是否真的奇缺,人們早已失去理智判斷的情緒和能力。

全球確診超100萬例!外國人不戴口罩卻狂搶衛生紙?“FOMO”症!


a、FOMO社群恐慌症

新南威爾士大學消費者行為研究專家Nitika Garg稱,人們搶購衛生紙還出於“害怕錯過”心理,這種心理英文簡稱

FOMO(Fear of missing out),也叫社群恐慌症是指一種由患得患失所產生的持續性的焦慮。當人們看到別人都在搶購某種商品時,總覺得這裡面必有其原因。因此,深怕自己錯過。

b、“零風險偏誤”理論

至於為什麼囤積衛生紙,而不是麵包、牛奶和雞蛋甚至水等其他生活物資?

對此,波士頓大學的經濟學家Jay L. Zagorsky指出,這跟“零風險偏誤” (Zero-Risk Bias)這一心理學現象有著深刻的聯繫:當人們面臨選擇解決問題時,他們總是會做某件容易但是風險小的事情,而不會去做一件困難而能降低更大風險的事情(比如,風險從1%降到0%就比風險從10%降到1%更吸引人)。

顯然,危機之下,衛生紙就是相對便宜而又最能給人安全感的一種完美產品:它們價錢不貴,而且不會過期,是一個風險最小的投資。另外,儘管現代衛生紙早在1857年就由美國人蓋迪(Joseph Gayetty)發明出來,但卻一直等到美國和歐洲絕大部分城市具有公共和私家廁所後才被廣泛應用。衛生紙,也成為現代生活幹淨、舒適和文明的象徵。甚至,在防護物質極端缺乏的情況下,說不定還能作為口罩的代替品呢。


原來,一卷小小的衛生紙,背後竟然隱藏著這麼大的玄機。難怪,就連一向嚴肅呆板的德國媒體都被逼瘋了,變得活潑幽默起來,甚至發出了“瘟疫連三月 廁紙抵萬金?”的感嘆。


全球確診超100萬例!外國人不戴口罩卻狂搶衛生紙?“FOMO”症!


最近,德國社交網絡上還流傳著一則自嘲性質的笑話:瘟疫來襲,各國人民紛紛採取行動;亞洲人戴起了口罩,法國人囤起了紅酒,意大利人掃空了安全套,荷蘭人排隊買大麻,美國人搶購槍支,德國人在幹什麼?德國人在超市裡為了兩卷廁紙大打出手。


03

如果不搶衛生紙

我們又能怎麼辦?

搶購雖然滿足了人們的心理需求,但是卻給供給鏈帶來巨大的壓力,同時給社會造成了巨大的混亂。在澳大利亞ebay,一卷廁紙被喊出了1000澳元(約合人民幣4500元)的天價。人們自己嚇唬自己,差點讓廁紙都誤以為自己成了奢侈品了。

全球確診超100萬例!外國人不戴口罩卻狂搶衛生紙?“FOMO”症!


實際上,廁紙一點也不緊缺,哪怕天真的塌下來,估計廁紙也能管夠。僅拿澳大利亞舉例,他們的廁紙有40%來自中國,其他都是自己生產的。而且,澳洲自己還是廁紙的原料出口國。

全球確診超100萬例!外國人不戴口罩卻狂搶衛生紙?“FOMO”症!

新聞主播連線澳洲的廁紙工廠,看到背後堆成山的廁紙庫存了嗎?所以,我們慌什麼?


那麼,如果我們不囤廁紙,還能怎麼辦?這突如其來的恐慌又該如何排解?

專家們認為,我們實際上需要的並不是“廁紙”,而是一種對生活的掌控感。

昆士蘭科技大學公共衛生與社會工作學院的專家Niki Edwards表示,衛生紙能給人們帶來一種控制感,讓人覺得可以在衛生和清潔方面佔據主動。


全球確診超100萬例!外國人不戴口罩卻狂搶衛生紙?“FOMO”症!

新晉廁紙女王,誤買了48箱衛生紙的澳洲大媽Haidee,一臉幸福滿足感。


美國消費心理學家吉特·亞羅(Kit Yarrow)則指出,人們想為危機做好充分準備,這是合情合理的。從情緒角度來說,積極準備也確實令人愉快。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恐慌性購物也是人們在面臨不確定性和危險時、想獲得一定“控制感”所做出的行為。但一旦人們準備好了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就需要換種方式尋求“控制感”了。比如:

1、 讓自己冷靜下來,迴歸正常。

在保持社交距離的日子裡,你可以通過制定日程表來控制自己的生活,也可以通過打掃和整理來控制周圍的環境。

2、 在隔離期,掌控好適度的人際交往。

可以在維持社交距離的前提下、儘可能與他人保持聯繫,比如視頻聊天、去公園散步、或者打電話等等。

3、 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

有網友開玩笑說,屁股決定腦袋,沒有廁紙擦乾淨屁股,腦袋也跟著不靈光了。

趁隔離期,剛好安安靜靜在家惡補知識,不過這裡說的知識,不是網上氾濫的各種爆炸新聞,而是經過思考和判斷後的信息。只有對事物具有準確和完整的認知才能讓我們做出準確的決定。我們通過不斷獲得知識,從而培養自己的獨立判斷和決策能力。


全球確診超100萬例!外國人不戴口罩卻狂搶衛生紙?“FOMO”症!


恐怖小說家霍華德-洛夫克拉夫特就說過這樣一句話:人類最古老而強烈的情緒,便是恐懼,而最古老最強烈的恐懼,便是對未知的恐懼。

而知識,正是對未知的恐懼最好的對抗。



作者:雪梨,做過刊物主編,當過世界500強企業PR。擅長成長、育兒文寫作,希望從觀念到方法,傳遞有價值的信息,與家長和孩子們一起智慧成長。

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