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风种植的果农难过直呼:我们都是“被逼的”,能怎么办

农村跟风种植的现象一直存在,这样的跟风种植往往会导致一些农产品供大于求,因此导致滞销,结果都是给种植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农民跟风种植的重要原因在于,其实他们也很苦恼困惑,不知道种什么,如何种,种出来怎么销?他们反而觉得跟风种植,风险会很小。现在怎么种,已经不是什么难题,可以学,即使一次不好,第二次也会掌握到方法。

跟风种植的果农难过直呼:我们都是“被逼的”,能怎么办

我们有了解到农村的一些年轻人在城里做生意赚了不少钱。回到农村后,他们中的许多人投资修建苹果园,开始和当地老果农一起种苹果。我们村子里也有这样的人。他向亲戚朋友借了几十万元,要种苹果来创业,然后在100多亩的土地上建了一个苹果园。在前几年,苹果的市场非常好。据说村子"从地上捡钱"也很容易,所以很容易筹到这笔启动资金。但是过去的两年里,随着苹果面积的不断增加,各种品种的不断重复,苹果市场变得越来越不尽人意。有些地方的苹果甚至卖不出去,这是以前从未出现过的。

其实这种现象很常见也不难理解,因为大部分人认为“跟风种植”风险会比较小。

跟风种植的果农难过直呼:我们都是“被逼的”,能怎么办

首先,选择与之前相关的品种进行种植会更为稳妥一些,如果所选品种差别大的话,改造设施成本也非常大,而且做新品,好种子难找,试种时间长,又没有经验积累。

其次,有前面的人脉积累,那销售一定不成问题,现在客商收购水果都是大规模收购,如果没有一定的规模,客商是很难找上门的。如果你不跟风,要做标新立异,除非你自己有销售渠道。

再者,虽说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外面世界发生的事情在网上会很便捷的清楚了解到,但是大部分农民朋友利用互联网找到商机的情况还是少数,网上对农业方面,真实而有效的信息也是十分缺乏,可供参考的数据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跟风到成为一种最为快速有效的方式。

那既然我们想要种植赚钱,那一定要尽量规避踩雷,那如何避免跟风种植带来的苦果呢?

1.因地制宜

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意思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千万不要贪图新鲜把原本不适合的水果拿到当地来种植。

2.选取较好的品种

以上面提到的苹果为例子早熟的苹果就比晚熟的苹果市场行情好,品种的选取也是至关重要的。

3.注重市场需求

市场是一个决定性因素,不论水果种植的再好没有市场一切都是白搭,及时关注市场的需求,少走弯路。

4.创新不可少

跟风种植的果农难过直呼:我们都是“被逼的”,能怎么办

都是种水果,有些果农不但是种植还会慢慢发展加工,例如把水果做成水果罐头做成果干,目前,我国水果种植加工率还很低,加工后的水果保质期不但增长价格方面也是有所增长。

大家觉得水果滞销的主要原因是农民盲目跟风种植造成的吗?欢迎大家回复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