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後一直打雜,內心尷尬?做到這3步,出色應對老闆識人套路

近來,有網友提問:跳槽後,到了新公司,一直在打雜,老闆不聞不問,心中好尷尬,慌得一匹,應該怎麼辦?

面對這種情況,千萬可不表露抱怨,更不可對雜事工作疏忽大意,因為一不小心,就被老闆套路了。可以通過以下三步來應對,已化解跳槽後的“尷尬”境遇。


跳槽後一直打雜,內心尷尬?做到這3步,出色應對老闆識人套路


第一步,找準新定位,明確自身角色

跳槽之後,原崗位職級以及在公司內扮演的角色,都會發生變化。到了新公司的第1件事就是先明確自身新的定位。是主導還是輔助?是業務骨幹,還是儲備對象?只有先清楚了自身的定位,才能知道下一步應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


跳槽後一直打雜,內心尷尬?做到這3步,出色應對老闆識人套路

既然是跳槽,那麼,你肯定就有離開老公司,加入新公司的初衷;同時對於新老闆來說,也會有接納你的理由。跳槽時,雙方就此達成的共識,就是你接下來工作的大方向。換言之,一個人不會不明就裡地跳槽,任何一家公司也不會稀裡糊塗地招人。在入職之前,關於你在新公司的"責、權、利"就應該已經溝通清楚了。

如果對此還不明確,就應根據自己的綜合條件,給自己初設一個定位,也就是你要在這家公司幹什麼。

有了一個初步方向,先別急著表現,熟悉環境才是重點。


跳槽後一直打雜,內心尷尬?做到這3步,出色應對老闆識人套路

第二,善用磨合期,快速進入狀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職場就是一個很深的江湖。到了任何一家公司,要想幹好工作,人都是第1位的。到了新單位,大家彼此不熟悉,老闆當然不敢把重要的事情交代給你。反過來問,公司水深水淺,老闆什麼工作風格,每個人幾斤幾兩你還都不清楚呢,你就敢貿然去衝鋒陷陣?打雜是表象,互相瞭解才是本質。

讓你打雜正是老闆對你的一種瞭解,一種試探。以此來觀察你的能力、心態,切不可大意。

君子遠使之而觀其忠,近使之而觀其敬,煩使之而觀其能,卒然問焉而觀其知,急與之期而觀其信,委之以財而觀其仁,告之以危而觀其節,醉之以酒而觀其側,雜之以處而觀其色,九徵至,不肖人得矣。——《莊子·列禦寇》


跳槽後一直打雜,內心尷尬?做到這3步,出色應對老闆識人套路

這也正好為你提供了一個磨合期,利用這段時間,最重要的事情是要迅速瞭解公司環境,瞭解企業文化,瞭解組織架構,熟悉人事情況。尤其是要儘快熟悉自己的“上下左右”,也就是上級、下屬以及部門同事。大多數老闆也就在你入職的第一天,讓人事部的人帶你轉一圈,給你介紹一下各個同事,接下來,就得靠你自己了。

如果可以,最好能對老闆及周邊同事的性格特點、處事風格都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對於所處崗位的工作計劃、進展及核心關鍵做到了然於心。這樣才有助於自己快速融入環境,快速進入工作狀態。


跳槽後一直打雜,內心尷尬?做到這3步,出色應對老闆識人套路

第三,爭取主動權,憑藉實力安身

清楚了自身的工作方向,同時也做好了開展實質性工作的準備之後,接下來,就要儘可能的掌握工作的主動權。要知道,老闆既然請你過來,就要付薪資給你,就要讓你產生價值,有的時候老闆會主動安排給你工作,而有的時候,則需要你發揮主觀能動性,自我挑擔子。越是大公司,越是高級人才,越是如此。試想,如果一個部門總監還需要老闆告訴他每天應該做什麼,那這個總監一定離“被炒魷魚”不遠了。

所以在自己的職權範圍之內,儘量主動爭取工作,不要被動地等待上級給你安排。到了新的工作環境,給他人建立一個積極、主動、善於溝通的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從老闆角度來說,也希望你積極表現,畢竟誰都不願意被打臉,被別人說自己招的人不行。爭取到了重要的工作,也就意味著為自己擴大了影響力。


跳槽後一直打雜,內心尷尬?做到這3步,出色應對老闆識人套路

最終決定你能否在新公司站穩腳跟的還是兩個字——業績。所以,在熟悉環境後,對於工作任務,不爭取則罷,若爭取,務求一鳴驚人,打響了在工作中的第1槍,也就建立了你在新公司的話語權。這樣才會讓新公司的老闆、同事,真正接納你、認可你。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綜上所述,跳槽後,面對一直打雜的情況,如果能夠以一分平和、理性的心態去面,沉住氣,並且條理清晰、遊刃有餘地處理當前的事務,你的才幹終會得到認可,未來也會有更大的機遇去承擔更重要的崗位工作。

跳槽後一直打雜,內心尷尬?做到這3步,出色應對老闆識人套路

關注我@職場小馬哥 ,立足職場,傳遞由基層至管理的進階之法;深耕營銷,分享從策略到執行的實戰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