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何為‘禪定’

《佛學》何為‘禪定’

有一天,釋迦牟尼世尊正在一棵大樹下邊坐著,恰好有兩個商人趕著車隊從旁邊經過。兩位商人看見了世尊,怕車隊驚動了他,便前去對世尊說:“世尊你見到車隊經過嗎?”世尊說:“沒看見。”商人說:“那麼,聽到了嗎?”世尊說:“沒聽到。”商人又問:“莫非你正入禪定?”世尊說:“我不是在禪定。”商人說:“那麼說,你是在睡覺了?”世尊說:“我沒有睡覺。”商人便讚歎說:“善哉!善哉!世尊覺而不見。”於是恭敬地獻給世尊兩匹白色的細毛布。

這是個關於禪宗打坐修心的故事。講的是如何讓心靜下來。禪宗的“禪”是梵語Dhyana的音譯“禪那”的略稱,或音義並舉,譯為“禪定”。“定”的意思是把心思集中到一處。

這則故事,就是體現了,“靜慮”的特點。世尊(釋迦牟尼的一個尊號)既沒有睡眠,也沒有“禪定”(這裡不是指禪宗的禪定,是別的宗教派別所提倡的“百物不思”的入定方式,亦叫“無心想定”),可見他是仍覺知的,但車隊經過,卻看聽不到。其實,說沒看見聽到,並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像瞎子聾子那樣不見不聞,而是當物象映入眼睛聲音進入耳朵時,不起心動念去執著追求。

六祖慧能說:“外不執著物象就是禪,內心不亂就是定。”向外執著物象,內心便亂,如果見到各種景象內心不亂的是真正的禪定。又說,感覺器官雖然有見聞覺知,只要不執著景象,真性就常自在。

《佛學》何為‘禪定’

溈山禪師也說:學道的人,何時何地,視聽尋常,更無委曲,不須閉眼睛塞耳朵,只要情不附物就可以了。“情不附物”,就是不執著追求。就象一面鏡子,能照見萬物,這是鏡子的“覺知”,但萬物影象來時,鏡子不會歡喜,萬物影象消失時,鏡子也不會惆悵,萬物影象在鏡中停留時,鏡子不會對其給予善惡美羞的選擇,這叫“情不附物”。

車隊經過,世尊實際上是眼見耳聽,知道有車隊經過,但他不會因為車隊浩蕩的陣容而有所感染,也不會因為如雷的車輪聲以及趕牲口的吆喝聲擾亂了靜心,他對車隊的經過完全沒有喜歡或討厭的情感。所以眼雖見而實不見,耳雖聽而實不聞,這就是雖有見聞覺知而情不附物。情不附物,就是“靜”;見聞覺知,就是“慮”、“靜”、“慮”結合就是“禪”。

《佛學》何為‘禪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