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缺乏正確的金錢觀教育,花再多錢也是徒勞,反而害了孩子

這段時間因為,很多人都在家裡上網課,不過,有些孩子藉著網課之名看直播。最近新聞有一個12歲的男孩,借網課之名看直播,還刷禮物刷進去12萬元。

很多父母缺乏正確的金錢觀教育,花再多錢也是徒勞,反而害了孩子

父親發現後怒火中燒,砸家裡的東西,甚至差點尋了短見。再看這孩子,絲毫不認為自己做錯了。孩子的母親將錯誤怪在直播平臺上,認為孩子對金錢沒有概念,責任應該在主播,不應該誘導孩子打賞。

家長的話讓人瞠目結舌,主播的錯誤與否姑且不論,孩子都12歲了,說沒有金錢觀念誰能信服?

很多父母缺乏正確的金錢觀教育,花再多錢也是徒勞,反而害了孩子

前幾個月,也是一個小孩子,一名山東的六歲孩子,在玩兒時,趁著爸爸不注意清空了購物車,花費七萬塊。而這個孩子最後受到的懲罰竟然只是罰抄作業300遍。

類似的案例數不勝數,這些家長,在事後沒有進行反思,沒有利用機會糾正孩子的金錢觀。可見,對孩子的金錢觀教育,已經成為家長面臨的重要課題。

很多父母缺乏正確的金錢觀教育,花再多錢也是徒勞,反而害了孩子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現金的使用越來越少,花錢也變得簡單,錢總是不知不覺的就花出去了,孩子對金錢的概念也很欠缺。因此,要早早開始對孩子的金錢觀教育。

-01-

好的金錢觀,孩子一生的財富

不知道在你的生活中是否有這樣一類人,在他們的世界觀裡,賺錢並不是理所應當。

以前鎮上有一個修車師傅姓李,不僅技術好,費用也不高。當鄰里鄉親們找他修車,總是不好意思多收錢,甚至還低於成本價。久而久之,家裡的光景越來越差,入不敷出,他的妻子為這事經常和他爭吵,終究受不了離了婚。然而,這位修車師傅仍舊向從前一樣接活,覺得老婆太功利。

很多父母缺乏正確的金錢觀教育,花再多錢也是徒勞,反而害了孩子

鎮上人大多誇讚李師傅,說他人老實、善良。不過,我認為李師傅的行為是缺乏正確的金錢觀的表現,這與他從小接受的教育有很大關係。小時候被家長灌輸吃虧是福,不懂得金錢上的經營。導致李師傅雖然生意很好,卻沒有賺到錢,仍舊一貧如洗,沒能有一個好的生活質量。

這樣的父母,在生活中很多,這樣的"老好人"要不得。前段時間,疫情中的"男神"鍾南山的兒子引起了網友熱議,這都源自於鍾南山兒子在錄製一路紀錄片中穿的一條愛馬仕皮帶。

很多父母缺乏正確的金錢觀教育,花再多錢也是徒勞,反而害了孩子

"愛馬仕皮帶好扎眼。"

"兒子有點不樸素啊。"

"估計真的是領導。"


很多父母缺乏正確的金錢觀教育,花再多錢也是徒勞,反而害了孩子

網友的這些言論,透漏著滿滿的酸意。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父母,因為擔心孩子變得市儈,會避免給孩子談錢。給孩子灌輸這樣一種觀念:要艱苦樸素,儘管家裡有一定的經濟實力,也要"財不外露",不追求名牌。而事實上,每個人都有享受高質量生活的權利,奢侈品並不是什麼見不得光的東西,但要量力而行,不追求,要配得上。

要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家長也要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便教給孩子正確的金錢概念。越富有的人,越重視孩子的金錢觀教育。

很多父母缺乏正確的金錢觀教育,花再多錢也是徒勞,反而害了孩子

舉個例子,美國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家族。

洛克菲勒家族之所以發展到今天,與其金錢觀不無關係,早在100年前,就制定了"零用錢管理細則",用於教育孩子的金錢觀。在洛克菲勒家族中,孩子要懂得"認真對待每一分錢"。

孩子們花的每一分錢都要進行記賬,清楚各項支出,並隨時備查。為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讀書時一律住校。畢業後的工作也不依靠家裡人。

人們常說,富不過三代,而像洛克菲勒家族這樣一直綿延不絕的,家庭金錢觀的傳承的作用不容小覷。好的金錢觀,讓孩子一生受益。

-02-

好的金錢觀,拒絕做"錢奴"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成熟,網上的騙術也層出不窮。裸貸、各種白條軟件工具,稍有不慎,一輩子後悔。

我們在因這些活生生的例子而悲痛時,也要引以為鑑。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不要淪為金錢的奴隸。


很多父母缺乏正確的金錢觀教育,花再多錢也是徒勞,反而害了孩子

作為家長,也要讓孩子較早得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切忌貪圖享受、不思進取,而是要充分發揮金錢的作用,讓自己得以更好的發展。

-03-

掌握金錢觀教育的方式方法

《窮爸爸富爸爸》裡有一句關於金錢觀的臺詞:"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錢的知識,將來有其他人取代你。這個人是誰?也許是債主,也許是奸商,也許是警察,也許是騙子。"

因此,家長要在孩子小時候就重視孩子的金錢觀教育。

為此,需要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

第一,告訴孩子錢從哪兒來。

《爸爸去哪兒》中我曾經見過一個很好的金錢觀教育例子,拳王鄒市明的兒子軒軒有一次浪費食物,媽媽厲聲呵斥:

"錢是爸爸辛辛苦苦打拳賺來的,浪費食物的行為一點都不好笑,我覺得可惡!"

很多父母缺乏正確的金錢觀教育,花再多錢也是徒勞,反而害了孩子

軒軒這時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知道錢的來之不易,向媽媽認錯。

英國的心理學領域曾做過一項調查:發現在3~8歲的孩子中,只有5%孩子知道,錢是工作換來的。

因此,家長一定要讓孩子明白金錢的來之不易,財富需要自己用雙手去獲得,不能隨意揮霍。

第二、讓孩子知道不是每件事都可以用錢解決

前年,家裡養了十幾年的寵物臨終的時候,女兒哭著對我說讓我拿錢去救它。

我沒有答應,轉身告訴女兒:"多多已經老了,它已經陪伴了我們這麼多年,去醫院也就不回來了。不是任何東西都可以用錢買來的,就像生命、感情。"

我曾告訴女兒,健康是多少錢都換不來的。在生活中,我也會充分利用各個契機去教給孩子有些事遠比金錢珍貴,金錢不是萬能的。懂得這個道理,讓孩子不會過於看重錢,而失去了對他來說更有價值的東西。

很多父母缺乏正確的金錢觀教育,花再多錢也是徒勞,反而害了孩子

第三、讓孩子合理使用零用錢

學會合理使用每一筆小錢,以後才能管理更多的錢。

給孩子一定數目的零用錢,並告訴孩子,要收支合理,花的錢要記下來,不可以隨意花費,減少不必要的開銷。家長可以不定期的看孩子的記賬本,看孩子的花銷項是否合理。而且要總結,讓孩子知道哪些是必要開銷,又有哪些是本來沒有必要的。慢慢的,促進孩子理財習慣的形成。

綜上,家長們不要忽視子女金錢觀的教育,讓孩子學會理財。未來更好的利用金錢,促進自己更好的發展,而不是淪為錢奴,受其驅使。只有這樣,哪怕沒有父母的幫助,孩子將來也可以更加獨立而又合理的規劃自己的財富,成就自己的人生。

很多父母缺乏正確的金錢觀教育,花再多錢也是徒勞,反而害了孩子

很多家長過於溺愛孩子,不停的在孩子身上花錢,忽視了教會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孩子對於錢的用途不管不問,極易讓孩子覺得向父母要錢是理所應當,過於依賴父母、好吃懶做,以後很難獨當一面,自己拼搏屬於自己人生,恣意妄為、揮霍無度,最終驗證了那一句"富不過三代"。

缺乏正確的金錢觀教育,花再多錢也是徒勞,反而害了孩子。


很多父母缺乏正確的金錢觀教育,花再多錢也是徒勞,反而害了孩子

今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人沒辦法上班、孩子沒辦法正常上課,經濟上、心理上都會有很大的壓力。而因為有了更多的時間和家人在一起,家長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好好和孩子相處,在生活中教育孩子。

今天,我將給推薦大家推薦一套繪本,這套繪本一共有10冊,分別是《我能承擔責任》《我不隨便發脾氣》《我能表達自己》《我能與人分享》《我相信自己》《好孩子懂禮貌》《我可以獨立》《學會尊重別人》《我能守信用》《我有自制力》。

很多父母缺乏正確的金錢觀教育,花再多錢也是徒勞,反而害了孩子

很多父母缺乏正確的金錢觀教育,花再多錢也是徒勞,反而害了孩子

很多父母缺乏正確的金錢觀教育,花再多錢也是徒勞,反而害了孩子

這套書全10冊,採用適合兒童的文字表述編寫一個個小故事,很適合3-6歲的孩子閱讀。家長可以作為睡前故事給孩子讀,潛移默化影響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