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七十年代末沙市轮渡码头一带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七十年代沙市谷码头一带,远处是打包厂


远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沙市地域上繁衍生息,沙市有四千年以上的可考历史。夏朝开始,沙市就隶属禹贡荆州,地名江津。春秋战国时名津,又称夏首,为楚国郢都外港。唐朝时名沙头,又称沙市。此时沙市经济发展,长江上往来船支在此汇集,形成了中继港。江边船支云集,各样货物大量吞吐,市面上商店繁多,行人川流不息,伟大诗人李白、杜甫也留下了游踪和颂咏沙市的诗篇。五代时正式置沙头镇,是南北交通的枢纽,商品转运码头,当时全国最大的茶市、南方茶马古道上重要的茶叶转运口岸。明朝中期沙市经济出现繁荣局面,成为全国55座著名商业手工业城市之一。清同治二年(1863年) 允许英国轮船在沙市江面上停泊装卸货物。1868年 清庭在沙市设盐局、洋药局。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 订立的《中英烟台条约》准许英国轮船在沙市停泊合法化。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辟沙市为日本通商口岸。1896年日本驻沙领事馆,以及一等邮局、沙市关税务司官前局先后设立。由列强控制口岸的沙市海关在洋码头开关,最初由宜昌海关监管,后改由江汉关直接管辖。1897年英国在沙市设立领事。1 8 9 8年订立的《沙市日本租界十七条》,将沙市文星楼、玉和坪一带划为日本租界。1902年德国也在沙市设领事。1904年墨西哥在沙市设领事。1906年瑞典、挪威、丹麦等国也在沙市设领事。如此,便使沙市成为帝国主义掠夺江汉平原资源的港口和倾销洋货的市场。日、英等帝国主义列强在沙市长江岸边临江马路一带设立租界、开办洋行、建立码头,故俗名为“洋码头”。民国35年(1946年) 中央、地方以及特种税捐机构在沙市都有设置。中央税务机构直接管理沙市及附近9个县的直接税和贷物税,沙市海关收取关税。


沙市南滨长江,民国以来航运业与时俱进地发展,汉宜大轮船行经必停靠洋码头,成为长江上重要港口。小型轮船航运也发达,有航线四条:沙市宜昌线、沙市津市线、沙市藕池口线、沙市汉口线。这四条航线,都以洋码头为起始点。


沙市是江汉平原西南部的交通枢纽,沙市的经济发展与长江港口洋码头息息相关。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洋码头发生了巨大变化,沿江都用巨石驳岸,旅游码头、轮渡码头焕然一新,荆江风情带四季常绿、花团锦绣。荆州市进一步加强了非法码头、非法釆砂的整冶和岸线复绿工作。并积极建造荆江风情带洋码头国家级码头与工业遗产保护典范工程景区,对打包厂厂房、临江旅社、候船室、活力28沙市日化总厂、装卸运输公司、水运公司、老自来水厂等老建筑进行保护性改造和功能重塑,打造成集文化展示、创意工坊、商务会谈、休闲娛乐、滨江观光、运动健身等为一体的,具有商埠文化特色的风情旅游小镇。


荆州市关工委科技辅导中心主任 赵楚辉 写于宅家抗疫中

2020年2月5日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八十年代拍的临江旅社。周恩来总理于1958年2月视察荆江大堤后,在此听取荆州地委、沙市市委领导工作汇报,休息候船。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八十年代沙市洋码头一带。趸船陈旧、岸坡破乱。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五十、六十年代的沙市港老候船室。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九十年代的候船室和四码头。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现在码头岸坡进行了整治。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位于四码头的八十、九十年代的沙市候船室。2013年摄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2009年从江南拍洋码头。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2000年代的沙市码头。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从大堤下坡到洋码头西边。2013年摄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洋码头西边市场。2013年摄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刚下大堤处洋码头东边。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2013年拍摄的前店后仓库建筑。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五码头处的天主教堂。2013年摄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天主教堂内部。2013年摄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2013年拍的通往打包厂的通道。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通向临江水厂的通道。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位于临江路六码头的港口大市场。2013年摄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临江路上六码头荆州港商务调度中心。2013年摄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六码头上港口大市场。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洋码头下坡处西边老建筑。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四码头临江路一带。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六码头东端,远处是日化总厂。2018年摄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邮政招待所后是打包厂。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2013年时洋码头临江路一带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洋码头上荆江大堤处。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1998年拍的九八大洪水淹了洋码头。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九八抗洪胜利后市民来四码头看退水。1998年摄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九八大洪水退后通航了。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临江路66号是临江水厂。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临江水厂是沙市最早的自来水厂。2018年摄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红墙內是蓄水过滤消毒的水池。2013年摄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临江路67号是沙市打包厂旧址。2016年摄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2016年时拍的打包厂办公楼和车间。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打包厂车间 。2013年摄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打包厂北面。2018年摄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从荆江大堤上看打包厂。2013年摄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打包厂南边靠着长江。2018年摄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活力28”沙市日化总厂。2016年摄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2016年拍的日化总厂生产区。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日化总厂生产车间 。2016年摄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四码头旁的大慈街是沙市老堤街的留存。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2009年拍摄的大慈街。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2014年拍摄的大慈街,街南就是长江。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2009年拍摄的大慈街景。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大慈街一头连荆江大堤一头连长江,总长不过百米。2009年摄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油脂公司旁的日杂市场。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2016年拍的大堤旁的调味品食品市场。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装卸运输公司是解放后最早成立的单位之一,把码头工人都组织起来了。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水运公司也把洋码头水运船民们组织起来了。2016年摄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装卸公司和水运公司。2016年摄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七十年代身为装卸医院负责人的我父亲(赵玮)在码头为工人看病。1976年父亲岀席了市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2009年拍摄的二码头处的旅游码头。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2016年拍摄的轮渡码头。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汽车轮渡码头。2016年摄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谷码头处的货运码头。2016年摄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2016年拍摄的中国海事码头。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长江公安码头 2018年摄


老照片中的记忆 沙市“洋码头”浅谈

友人送我的洋码头全景照片 (期盼友人与我联系)


作者简介:赵楚辉,全国工会职工文化先进工作者。荆州市总工会文化体育总会原秘书长、市工人文化宫副主任。政协荆州市第二届、第三届委员会优秀政协委员。曾任荆州市文联委员,市科协常委,市自然科学论文评委会交叉学科组长。获得了湖北省第二届老有所为科技贡献奖。现任荆州市关工委科技辅导中心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荆州联络处主任、中国艺术摄影协会、中国建筑摄影研究会会员。湖北省摄影家协会、省新闻摄影协会会员。湖北省电影家协会会员、电影评论学会理事、市电影家协会执行主席。“荆州记忆”志愿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