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称:新冠病毒已变异八次!病毒变异真的很可怕吗?

近日,英国《每日快报》上的一篇文章提到——研究人员称“新冠病毒平均每15天变异一次,目前至少已进化出8种不同的毒株”。


科学家称:新冠病毒已变异八次!病毒变异真的很可怕吗?


说到病毒变异,很多人可能会“谈变色变”,但事实上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


嗯,回忆下学生时代生物老师的板书吧:病毒是一种结构简单的非细胞型生物,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者RNA)。


科学家称:新冠病毒已变异八次!病毒变异真的很可怕吗?

DNA病毒的分子结构是双螺旋结构,在复制增殖的过程中比较稳定。而RNA病毒就比较调皮了,其在复制增殖过程中用于“错误修复机制”的酶,活性极低,很容易发生突变。这也是为什么针对RNA病毒的疫苗研制道阻且长的原因。SARS 病毒、MERS病毒、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以及这次爆发的新冠病毒(2019-nCoV)等,均为RNA病毒。


科学家称:新冠病毒已变异八次!病毒变异真的很可怕吗?


不过,病毒突变的结果未必就是不好的。例如《每日邮报》的这篇报道中就提到——研究人员推测,新冠病毒的毒株正变的不那么致命


这个预测是基于NextStrain上的数据得出的。


NextStrain是一个用于上传病毒序列的开放数据库,该数据库的联合创始人Trevor Bedford告诉《国家地理》杂志:病毒的这些变化是非常友好的,对于揭秘新冠病毒的传播谜题很有参考价值。


科学家称:新冠病毒已变异八次!病毒变异真的很可怕吗?


那么识别毒株有什么用处呢?这个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思考一个问题:目前采取的防疫措施是否真的有效。


然而,和正在全球实时蔓延的新冠病毒相比,科学家们目前通过基因测序所掌握的信息十分有限,甚至可能只是病毒传播中的“冰山一角”。


来自斯克利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的Kristian Andersen教授表示:“50万个确诊病例中,可能只有1000个做了基因组测序,这意味着我们会错过许多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