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不回家我就回去把好吃的都吃了啊!你贿赂或威胁过孩子吗?

本文参加#科普新星培训营#,内容为作者原创。

这些情境在日常生活中你是不是时常遇到?

"宝贝,该回家了!""我还没玩够呢。""我买了肯德基,你要不回家我就全吃了啊"

"爸爸爸爸,我能玩会儿Ipad吗?""这样吧,你先写作业,写完作业就可以玩15分钟。"

"你今天好勇敢,上幼儿园没有哭,妈妈奖励你一个冰激凌。"

如果上面的话您也曾经说过,甚至不止一次的话,那么很抱歉,您掉入了育儿中最容易掉入的大坑——贿赂您的孩子

你再不回家我就回去把好吃的都吃了啊!你贿赂或威胁过孩子吗?

行为主义的鼻祖斯金纳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行动,并根据行动的结果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比如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而结果不利,这种行为就会减弱或消失。有利的结果对行为人来说,就是一种"正强化"。

所以很多父母都觉得,没错啊,我就是在给孩子强化啊,你看,我给他买了一个冰激凌,他就知道我们在奖励他上幼儿园不哭的行为,明天上幼儿园也会这么勇敢了。

这样想的父母,其实是混淆了正强化和贿赂的界限

你再不回家我就回去把好吃的都吃了啊!你贿赂或威胁过孩子吗?

正强化是通过自然的、良好的结果让孩子愿意更多地出现那个行为。行为本身也是目标。想想看,上幼儿园本来就是孩子应当做的事情啊,如果孩子在幼儿园收获了小朋友的友谊,学习了新的本领得到夸赞而满足了小小的自尊,孩子就自然而然愿意去上幼儿园。但如果父母给他附加了一个"冰激凌",那获得冰激凌便成了新的目标,一旦有一天孩子不愿、不喜欢吃冰激凌了,或者孩子的欲望升级了,非哈根达斯不可了,这种"奖励"便失去了魔力,孩子还是会尖叫哭闹着不去幼儿园,因为对他来说,如果上幼儿园很有趣的话,你为什么要夸奖我"勇敢",还要给我买冰激凌呢?

你再不回家我就回去把好吃的都吃了啊!你贿赂或威胁过孩子吗?

很多项研究表明,从长远角度来看,贿赂在育儿中毫无效果。贿赂是有条件的,通常是用零食、玩具和动画片等孩子喜欢的东西去诱使孩子改变他们的行为,如果您发现自己总是对孩子说:"你如果不 … …我就会… …"那么您就需要反省了,您要么就是在贿赂孩子,要么就是在威胁他。

如果家长要求孩子做点他该做的事,比如写作业就用Ipad去酬劳他,那从孩子的角度来讲,玩Ipad才是我应当要努力的目标,也只有Ipad能给我快乐,写作业不过是厌烦的为了达到目标迫不得已的手段而已。长此以往,当Ipad对孩子失去了吸引力,或者孩子没有耐心去等待,那他就更不可能去写作业了

你再不回家我就回去把好吃的都吃了啊!你贿赂或威胁过孩子吗?

真正能解决问题的,还是科学运用"正强化"的方式。加拿大亲子教育资深专家朱迪·阿尔诺在她几十年跟父母打交道的经验结晶《轻松教孩子:135个不惩罚、不宠溺的家教方法》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来说明什么是给孩子的"正强化"。

当我让孩子去做一件事情时,他们总会问我,我能得到什么呢?我会用微笑和拥抱来回答:"我对你不变的爱和感谢",他们就会高兴的去完成任务,不过嘴上还是会说"我早就拥有这些了"。尽管如此就还是强化了他们好的感觉,他们还是乐意去完成我给他们的任务,但是这样做给了他们一个信息,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任务都是为了从中得到回报的

你再不回家我就回去把好吃的都吃了啊!你贿赂或威胁过孩子吗?

正强化对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非常有效,需要经常使用,好消息是,跟"贿赂"相比,那些真正能够激发孩子责任感和内在动机的"奖励",反而花更少的钱甚至不需要花钱,比如鼓励、拥抱和欣赏。

父母可以给孩子具体而细致的肯定和鼓励:"我很高兴你今天把自己的玩具收拾整齐了,这样为妈妈节约了很多时间,妈妈可以用这个时间来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让我觉得非常开心。"或者"我注意到你今天完成同样的作业只用了20分钟,而昨天你用了25分钟。这说明你一直在努力,你可以更早开始去玩你想玩的东西了。"

你再不回家我就回去把好吃的都吃了啊!你贿赂或威胁过孩子吗?

每个人都有取悦自己爱的人的倾向,孩子对父母尤其是这样。当孩子做好的事情被人注意并认可时,他们就会感觉好,然后继续做好的行为。这才是真正的正强化。

父母们,今天的文章对您有启发吗?一起来聊聊吧。

我是董一诺,养娃跟我做,带你上王者!关注我,为您提供专业的养娃攻略,做最亲民的育儿科普,跟我一起做更自在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