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2岁前,家长就要教会他这6个“本事”,日后带起来更省心

静静经常听家长提起“起跑线”这个词,的确我发现同样是刚上幼儿园的孩子,“起跑线”还真不在一个层次,有些宝宝吃饭要人喂、上厕所需要帮忙,几乎没有自理能力,到了幼儿园就连哭带闹根本待不下去。

但是有些孩子却能自己吃饭、穿衣,不仅很少需要老师的照顾,而且还能帮助其他小朋友。其实,静静认为,孩子的“起跑线”并非只有智力方面,自理能力才是更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这6个“本事”,孩子2岁前就能学会,家长可别因为舍不得就让孩子落后了!


宝宝2岁前,家长就要教会他这6个“本事”,日后带起来更省心


1、12~15个月,学会自己吃饭

其实孩子开始添辅食之后不久就可以开始学着自己吃饭了,到一周岁左右就基本可以学会用勺子了,大部分时候不需要家长帮忙自己就可以吃饭。

当宝宝开始抢勺子、抢筷子的时候,家长就可以给宝宝准备一套小餐具,一顿饭家长喂7、8分饱剩下的就可以让宝宝试着自己吃,这样既能练习又不会饿到宝宝。随着宝宝的能力逐渐提升,家长就逐渐退出,让宝宝自己吃。


宝宝2岁前,家长就要教会他这6个“本事”,日后带起来更省心


2、15~18个月,学会洗手

孩子的精力总是会处于一个非常旺盛的状态。在家里会东摸西摸,翻箱倒柜。解放孩子的天性是好事。但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考虑,家长一定要教会孩子养成洗手的好习惯。

15个月的宝宝已经可以听懂家长的一些话了,家长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个小凳子,每天固定几个时间,让宝宝自己站在洗手池边,由家长带领洗手。养成习惯之后,宝宝自己就会主动要求洗手。


宝宝2岁前,家长就要教会他这6个“本事”,日后带起来更省心


3、15~18个月,学会整理玩具

家长可别小瞧一岁半的孩子,很多宝宝在此时已经开始萌发自我意识,从心理上说宝宝已经有了巨大的成长。而且从身体发育的角度来讲,宝宝已经可以做到用手拿起物品并且放到指定位置的动作。

趁这个时机,家长就可以要求宝宝玩玩具后参与到整理工作中,开始的时候可以由家长指示,比如:“宝宝,来我们把小恐龙放到桌子上吧!”,逐渐帮孩子养成整理玩具的习惯。


宝宝2岁前,家长就要教会他这6个“本事”,日后带起来更省心


著名的教育学者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福,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养成整理的习惯,将来不管是玩具还是学习用品孩子都能及时整理,学会归纳、分类,将来好处多得很。


宝宝2岁前,家长就要教会他这6个“本事”,日后带起来更省心


4、15~18个月,学会分担简单家务

家长同时也需要帮助孩子建立分担简单家务的意识,给孩子分配一些他能够胜任的小任务。比如:帮忙扔垃圾、帮忙扫地等,刚开始孩子可能做不好,但参与本身就已经是一种进步了。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家庭参与感,让孩子能够体会到贡献的重要性。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会因为完成了某些家长交代的小任务而感到心情愉悦,同时也就有利于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宝宝2岁前,家长就要教会他这6个“本事”,日后带起来更省心


5、15~24个月,学会穿脱简单的衣服

学会穿脱简单的衣服同样可以锻炼到孩子的手部精细动作的能力,进而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就比如说解纽扣,拉拉链的这些操作,两周岁左右的孩子是完全可以胜任的。

6、18~24个月,学会刷牙

保持口腔卫生也是需要孩子学会的一项技能。但对于两周岁的孩子来讲,往往还没有具备将牙齿完全刷干净的能力。

所以为了保险起见,防止蛀牙等牙齿问题的产生,在孩子刷完之后,家长还可以再帮他刷一遍。日常生活中,很多孩子刷不干净牙齿并不只是因为能力的限制,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孩子不肯好好刷牙齿。


宝宝2岁前,家长就要教会他这6个“本事”,日后带起来更省心



所以说,如果家长能够在两岁前就让孩子学会这些“本事”,等到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家长也就能够松口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