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空雲觀展系列節目回顧⑬

“隔空雲觀展”是與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文藝之聲(FM106.6)“文化聊吧”節目共同策劃推出的系列節目,節目於2月17日起(20:30-21:00期間)播出。


北京文博 | 隔空雲觀展系列節目回顧⑬


隔空雲觀展

系列節目


今天,我們將為您帶來第13期的回顧,一起來聽聽吧!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意大利超輕型坦克


意大利超輕型坦克來自北京文博00:0003:51


在軍博地下一層的兵器大廳坦克展區陳列著25輛坦克,它們有些是國產的,但絕大部分是我軍在戰爭年代繳獲的。在這些威武高大的坦克群中,靜靜地陳列著一輛不足一人高的超級小坦克,看到它的觀眾,無不驚歎於其袖珍的尺寸。它的戰鬥全重僅為3.2噸,長3.2米,寬1.4米,高度只有1.28米,比最輕的輕型坦克還要輕7噸,因此,它被稱為超輕型坦克。它就是意大利1933年生產的CV33超輕型坦克。這種超輕型坦克更容易適應崎嶇狹窄的山間地形和道路,並且適合用來提供對步兵的支援和完成類似偵察類的騎兵式任務。


1929年意大利菲亞特公司從英國引進4輛卡丁·路易得MKIV坦克,在對該車進行少許改良以後,以CV29命名,並於1929年到1930年間生產了21輛。但在實驗後發現還有缺陷,故全面改進後,由最初裝備一挺6.5毫米機槍,改為裝備雙聯裝的8毫米機槍,由原來的敞篷加裝了頂蓋,成為全封閉結構;整車的全重也增加了一倍多,防護性、火力也得到加強。於1933年定型為CV33,僅意大利軍隊就定購了1300輛。軍博展廳陳列的這輛坦克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1949年5月解放上海時繳獲國民黨軍的。在1959年建館初期,周總理批覆全面保障軍博建設,面向全國十一個軍區調撥各式武器裝備等相關文物100餘萬件。軍博挑選了其中的14萬餘件收藏陳列,而這輛意大利CV33超輕型坦克就是其中之一。


北京文博 | 隔空雲觀展系列節目回顧⑬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劍來自北京文博00:0004:22


越王勾踐劍,1965年出土於湖北江陵望山1號楚墓,通長55.6釐米,劍身長47.2釐米,劍莖長8.4釐米,重857.4克。劍的前鋒內斂,兩側有血槽。劍身遍飾菱形暗紋,極富裝飾性。劍格兩面分別用綠松石和藍色琉璃鑲嵌出花紋。莖有雙箍,劍首向外翻卷作圓箍形,內鑄11道間距極小的同心圓圈為飾。近劍格處有“越王勾踐自作用劍”兩行八字錯金鳥篆銘文。文物原件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軍博展出的是按原件1:1比例製作的複製品。


吳越兵器鑄造技術三絕中的第一絕是雙色劍技術。越王勾踐劍的劍體有兩種顏色,劍脊呈紅黃色,兩刃呈黃白色。三絕之中的第二絕是菱形暗格紋技術。越王勾踐劍劍身遍飾菱形暗紋,這種花紋經過兩千年依然完整清晰。專家認為這是使用了金屬膏劑塗層處理工藝。這種工藝既可以在銅器表面起到裝飾效果,又具備防腐蝕功能。三絕中的最後一絕是薄壁同心圓劍首技術。越王勾踐劍的劍首有11道同心圓圈,它們是用最小壁厚僅0.2毫米的銅片製作而成的。這種鑄造成形的薄壁結構,工藝精湛到讓兩千年後的數控技術都為之汗顏。同心圓圈的槽底,還分佈著凸起的繩紋,增強了劍首的裝飾性。越王勾踐劍作為越國首領的佩劍,渡過了吳越爭霸的崢嶸歲月,也目睹了越國的興盛衰亡。如今它靜靜地躺在博物館的展櫃中,彰顯著吳越工匠的智慧結晶,也承載著中國鑄造技藝的源遠流長。


北京文博 | 隔空雲觀展系列節目回顧⑬


首都博物館

豬紋陶缽


豬紋陶缽來自北京文博00:0003:32


豬紋陶缽是首都博物館“穿越——浙江歷史文化展”的一件展品。整器呈長方形,四角弧圓,平底。在缽的外壁刻繪了非常寫實的豬紋。小豬頭部向前低垂,長條形的腹部微微發鼓,脊背上鬃毛一簇簇豎起,小尾巴下垂微卷。更重要的是,陶缽上的豬,讓我們認識到了河姆渡時期動物的馴化和家畜的飼養已經得到了一定的發展。除了這件豬紋陶缽,河姆渡遺址還出土過一件泥塑陶豬,兩件豬紋的形象特徵均介於家豬和野豬之間,或者解釋為處於馴化過程中。


可能大家又會問,這種紋樣的設計方式,是不是河姆渡物質文化的特色呢?恐怕不是,在良渚文化當中同樣出土了很多帶有刻劃紋樣的黑陶器物,還出現了小鱷魚紋樣。那是因為,距今1萬年左右,浙江錢塘江兩岸先後進入新石器時代。南岸地區,上山文化、跨湖橋文化和河姆渡文化依次演進。在北岸環太湖地區,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先後承襲。南岸的河姆渡文化的持續時間非常長,距今約7000-5000年。北岸的良渚文化距今約5300-4300年,他們在時間上有明顯重疊,且距離不遠,那麼先民的用度有所相似也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


北京文博 | 隔空雲觀展系列節目回顧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