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雨落,洗心之时


清明雨落,洗心之时

( 花开雨落时,一缕思亲意 )

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人们供祭品于坟前,焚纸烧香,献花叩头,祭拜祖先。

清明祭祖,祭拜者需怀一颗“清明”之心,所谓清明之心,即真诚之心、清净之心、敬畏之心。

所谓真诚,即感念亲恩,饮水思源,怀着对先祖的感恩之心而诚心诚意地祭拜,而非迫于风俗,出于无奈,做个样子罢了。

所谓清净,即无杂念,无贪欲,内心澄透,唯有感恩,唯有敬仰,虔诚地敬拜。哪怕没有祭品,只供奉一朵花,也足以表明心迹。

所谓敬畏,即不敷衍,不应付,而是畏天畏地畏神灵,深信善恶有报,因果循环,故慎终追远,缅怀之,祭拜之。

故倘若清明没有了真诚、清净、敬畏,而仅仅是一种形式,一种应付,一种表演,那祭奠就成了“哄鬼”,当然也是在哄人,在哄己,而失去了其特殊的意义。

当然,真正的祭祖,其实就是在警示自己,警示自己要孝敬老人,珍惜生命;更是在教诲后人,教诲后人要孝亲尊长,诚善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