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河長“有名”又“有實”,碧波清流入畫來

河暢,水清,岸綠,景美。延長縣城的延河兩邊,美麗的畫面讓人心曠神怡。晚飯後,許多市民在這裡鍛鍊、散步。

“以前河道內汙水橫流,垃圾成堆,雜草叢生,夏天路過遠遠就是刺鼻的味道,自從實行河長制以來,河岸乾淨了,河水變清變綠了,再也不是臭水溝了。”正在河岸邊釣魚的市民白鑫說起延河治理以來的變化,讚不絕口。

这里的河长“有名”又“有实”,碧波清流入画来

“這些都得益於我們延長縣對河長制的不斷探索創新。”延長縣水務局局長艾鵬說。2017年以來,延長縣嚴格按照黨中央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的決策部署及要求,積極構建縣、鎮、村三級護河體系,落實每條河流包抓責任,強化“最後一公里”管護。同時,該縣採取了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措施,延河治理的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河長“有名”又“有實” 岸綠河清贏點贊

3月24日下午,鄭莊鎮沙灘坪村級河長呼懷軍和巡查員從本村和鄰村的接壤處出發,沿著延河河道走走停停,四處張望。“巡查必須細緻,主要看河道有沒有傾倒垃圾和亂挖亂建等情況。”呼懷軍說,發現問題,要立即給鎮政府彙報,及時處理。

和呼懷軍一樣,在延長縣有河流經過的村莊,河長和巡查員每天都會巡查村內的河道。

2017年以來,延長縣按照中央、省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要求,根據《延長縣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方案》,全面建立起縣、鎮、村三級河長責任體系,其中縣委書記、縣長分別為延河、黃河延長段河長,13名縣級領導為域內13條支流河長,落實13個縣級部門為包河單位,壓實壓緊各級管河、護河、治河責任,推行縣級河長月巡河、鎮級河長周巡河、村級河長日巡河,做到河長既“有名”又“有實”。

延長縣副縣長白宗奇表示,他們在延河綜合整治工作中,堅持“屬地管理”“誰排汙、誰治理”“誰審批、誰監管”的原則,構建縣、鎮、村三級護河體系,落實每條河流包抓責任,強化“最後一公里”管護。

河長制實施以來,延長縣在城區利用延河綜合整治項目實施了河道清淤疏浚、生態護岸、汙水收集箱涵、水景觀人工湖、河灘公園等五大工程。同時,對縣城13條溝道、6個片區實施了雨汙分流,徹底解決了縣城水汙染防治,還在每個鎮建立了汙水處理站,使延河水達到了四類標準。

雨水汙水“各行其道” 居民生活環境變美

3月23日,記者在七里村街道槐裡坪社區寺家河口的溝道地區看到,一根根汙水管道安裝到居民家門口,居民只要將汙水倒入汙水收集口。汙水就順著管道輸送至延河箱涵,再由箱涵輸送至汙水處理廠處理。

走進居民張春英家裡,她把拖完地的汙水倒進了家門口雨汙分流管網汙水收集口。“原來村裡的道路上汙水橫流,臭氣熏天,居民出行都非常困難,現在雨汙分流項目的實施,村裡的環境變美了,出行也方便了。”張春英說。

雨汙分流改造工程汙水由收集口分流收集經管道輸送至延河箱涵,再由箱涵輸送至汙水處理廠處理,收集率達80%以上,經汙水處理廠處理後由劣質五類水達到一級A類排放標準。為了從根源上解決居民汙水亂排問題,2018年8月份延長縣啟動了雨汙分流管網項目,2019年11月份建成投用,將城區11條溝道和5萬多居民的排水管全部接入分流管網,輸送到汙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後再排放。

正在槐裡坪大橋散步的居民李妮說:“雨汙分流是一項民心工程。自從工程完工後,我們縣上的雨水和汙水將各走各的路,現在延河的水變清了,我們生活在這裡感到很愜意。”

“通過雨汙分流管網,目前我們整個城區的汙水收集率達到了90%以上,基本上杜絕了汙水直排的現象,這對改善我們的生態環境,改善水質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延長縣住建局副局長張延河說。

據瞭解,2018年以來,延長縣累計投資3.45億元,建成延長縣延河重點鎮汙水處理廠、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等20個水體達標項目,從根本上解決了城區汙水排放問題,也徹底消除了各鎮區汙水亂排、直排現象,實現汙水零排放。通過精準、系統治理,目前延長縣河流水質持續改善提升,延長縣境內延河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Ⅳ類,冬春季節可達到Ⅲ類。

多措並舉治源頭 河道面貌變了樣

七里村街道辦西河子溝社區,居住著536戶2128人。過去,家家戶戶的廁所糞便、汙水直排西河子溝,臭氣熏天,水汙染嚴重,影響居民的正常生活。

“延河兩岸是居民區,以前大家家裡的廁所都是直排,再加上村民倒垃圾哪裡方便哪裡來,像‘垃圾往河倒,汙水直排掉’已經是常態了。”七里村街道黨工委書記朱學文說。為此,延長縣從源頭上治理,直接拆除了西河子溝直排廁所24個,並新建公廁3座,汙水收集池3處,吸汙車每天定時抽運,河流水質得到保障。

西河子溝社區居民劉生蘭說,現在河道煥然一新,完全變了個樣,垃圾沒有了,河水清澈了,岸邊的綠植也多了起來,看著心情都舒暢。

“延河的治理問題表象在河裡,實際根子在岸上。”白宗奇說,“我們要從根本上解決延河水的汙染問題,必須要堅持河裡岸上同步考慮,從垃圾的歸集、河道的治理、汙水的處理,衛生廁所的改善、面源汙染等問題都要考慮。”

為此,延長縣河長辦把集中整治河道“八亂”作為全面推行河長制的突破口,封堵排汙口,禁止汙水直排,清理廢土廢渣,禁止亂倒垃圾,規範砂石生產,禁止違規開採。

2017年以來,延長縣已經累計封堵山體溝道居民排汙口200多處,建成臨時汙水收集池57處,共清運河道垃圾900餘噸,整治延河畜禽養殖業11個,收集河道垃圾190餘噸,督促整改涉汙餐飲業175家,全面封堵、拆除、改造直排廁所,一舉解決了多年來縣城河堤和溝道環境髒亂差問題。

“下一步,我們要把落實河長製作為全面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有力抓手和關鍵措施,統籌推進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系統治理,建立協同聯動、督查考核等長效機制,聚焦薄弱環節補短板、強措施,堅決把河長制落實落地落細,推動流域水環境穩步改善提升,努力實現水興延長、水美延長、水富延長,確保一河清水入黃河。”白宗奇說。

本報記者 滕衛東 喬建虎

HE

这里的河长“有名”又“有实”,碧波清流入画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