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劝你大度”的人,以免连累到你

当代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曾说过:

“远离那些不明白情况就劝你大度的人,因为他被雷劈到的时候容易连累到你。”

而近代文学家鲁迅先生也曾说过同样的话:

“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远离“劝你大度”的人,以免连累到你

不知从何时起,中国式和稀泥成为了日常生活中的常态。

“还是孩子、多大点事、都是亲戚、别太计较、给点面子、吃亏是福、习惯就好、开玩笑的、为了你好.....”

这些话是不是看起来眼熟、听起来可恨、做起来憋屈呢?

快过年了

有些熊孩子来到家里做客,总是会要这要那,或者是大肆破坏。

而有些家长总会用一句:还是孩子,你和他计较什么,这么大人了。

远离“劝你大度”的人,以免连累到你

听到这话,自己便不好再继续生气,只能陪着笑脸,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亦或是在街上被一些所谓的“弱势群体”伤害,好心去老人的菜摊上买菜,却被给了烂菜或者被骗钱。

等到去讲理的时候,旁观的人又会说上一句:人家这么大岁数了不容易,让着点就让着点吧。

这些“和稀泥”的人,总结起来就是两种心态:一种是事件的利益方,损害了别人的利益,然后用“和稀泥”的方法让对方碍于情面,不再追究

另一种是旁观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且一番劝说以后还能落个公道的美名。

远离“劝你大度”的人,以免连累到你

在他们看来,老幼病残皆是占领道德的高地,无论对错,总是别人的错

不能否定,对于弱势群体,我们应当伸出援手给予关心和帮助,但这却不是这些弱势群体可以为所欲为而不受约束的武器。

最近在互联网的视频平台,总会有这种视频出现,并且会获得很高的点击量。

一位拾荒老人或者外卖小哥骑车剐蹭到未违章的豪车,然后车主下来很大度的声明不需赔偿,甚至还会给与帮助,得到了一片好评

这种正能量的视频我们都喜欢,感受到人间充满爱,但是这却并不是一个好的榜样作用。

因为后来现实中发生过一件类似的令人啼笑皆非的事

远离“劝你大度”的人,以免连累到你

一位拾荒老人和视频中一样,剐蹭到了豪车,而车主也很自然的向老人追究责任并寻求赔偿

可是老人却说自己没有钱,而且以为车主不会和自己索要赔偿,周围的群众也指责车主,都开上豪车了,不差这点修车钱,

而车主也苦笑道:其实我已经少要好几万的赔偿了,我自己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还是直到后来交警赶到现场定了老人全责后,双方才达成了协议

当我们把道德当做评判对错的标准,而忽略了客观的事实及法律以后,社会便不再拥有正义

远离“劝你大度”的人,以免连累到你

在一次大雨中

一辆消防车困在水中,门锁也打不开,救援任务迫在眉睫

消防人员只能打电话找开锁匠来开锁

于是便有一位锁匠冒雨淌水前来,打开了消防车的门,顺利完成救援

事后锁匠便找消防员收取费用

周围的群众却纷纷指责他,不应该收取费用

但是倘若下次再发生同样的情况

所有的锁匠因为害怕收费而被指责

所以都不愿前往

那么后果就不堪设想

远离“劝你大度”的人,以免连累到你

中国式的和稀泥,并不是公平正义和善良,只是无耻的和事佬

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恐怕比谁都不愿意

所以在对方试图理直气壮地强迫你让步时,不必假装大方。

即便对方因此翻脸,你也不过是从社交圈里删除了一个不知好歹的和事佬。

有限的宽容和大度,就留给值得的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