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和而不同,同而不和


老人言:和而不同,同而不和


“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論語·學而第一》

“禮的應用,以和諧為貴。古代君主的治國方法,可寶貴的地方就在這裡。但不論大事小事只顧按和諧的辦法去做,有的時候就行不通。(這是因為)為和諧而和諧,不以禮來節制和諧,也是不可行的。”

“和”作為一種為人處世的準則,並不是無原則的一味求和,而是有其一定適用範圍和對象的。因此,對於一件事,"知和而和",為和諧而和諧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老人言:和而不同,同而不和

和而不同,同而不和,和是有條件的。

《論語·子路》有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與人和諧相處,有自己的主張,同時也會允許別人保留自己的意見;小人表面上很容易苟同別人,但因為各爭私利,必然衝突四起,往往都不能與人和平相處。這樣的“同”反而導致了“不和”。

何晏《論語集解》說:“君子心和,然其所見各異,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則同,然各爭利,安得而和?”這樣便把“和”與“同”徹底地歸於人的不同上來,君子的見解相同,但他們所做的不一定都相同,如在教化上,有些人認為要出仕做官,有些人認為要教書育人等等,各有所見,互不相同,但他們都是為了教化。小人看似相同,卻是為了利益,如果同伴中損傷了他們的利益,很容易生成內訌,如鳥獸散。宋儒十分注重義利之辯,他們結合“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用“義”和“利”解釋了“和而不同”,認為君子的“和”是“義”的結果,小人的“同”是“利”的驅使。

劉寶楠《論語正義》說:“和因義起,同由利生。”這種解釋一直持續影響到清末。

老人言:和而不同,同而不和

“君子和而不同”,是對“和”這一理念的具體闡釋。“以和為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特徵和基本價值取向。“和而不同”追求內在的和諧統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今天,“和而不同”是人類共同生存的生活理念和基本法則。大智者共事,常常能夠求大同,存小異。也就是說,在原則性的問題上,大家各自理出自己的觀點,經過討論或協商之後,總能夠達成一致,較少固執己見。他們很會取人長,補己短。這樣的人進步是很快的,也容易與人相處。所以君子在一起,雖然意見和觀點會經常不同,但總是能夠通過溝通與鬥爭達成共識,能夠長久地相處。做君子需要有寬廣的胸懷,又要有堅持原則的精神。庸者聚合,在感情和義氣上會很快的融合,以求大家和和氣氣。在這樣的群體中,傷和氣是大忌,會離心離德,會因小事難脫大禍,但是這種和氣是沒有正基的,常常會很快瓦解。

夫妻之間、朋友之間、集團之間,甚至國家之間,如果一方總是一味地順從另一方,不分對錯,是非曲直,甚至沒有自我的一味盲目順從,將會失去自身的獨立性,那簡直是一種災難,要想持久長久幾乎是不可能的。

老人言:和而不同,同而不和

不管是親人、朋友、同事之間,還是競爭者之間,一般人與人、國與國之間,都是要講和為貴;對於為非作歹的歹徒,窮兇極惡的惡棍,不是不可以講和為貴,前提是他們必須放下屠刀兇器、承認錯誤,主動改邪歸正,或者受到強力制裁、廢除武功,喪失作惡能力。否則,泛泛而談和為貴,很容易流於迂腐、鄉愿、和稀泥,成了無原則無是非的縱容和包庇,甚至成為罪惡的幫兇。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意思是作為仁者,不但要能夠對好人好,還也要能對惡人心存厭惡!牟宗三先生對這句話的解釋很有啟迪意義,他說:孔子的“仁”之意義很不容易去把握,如“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好惡是每個人都有的,人若沒有好惡就是沒有是非,但要能成就好惡更是不容易的。唯仁者才能成就“好人”之好,“惡人”之惡。如一討厭就討厭得不得了,即是所謂的惡惡喪德。“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喜歡時千方百計地設法使其生,但到討厭時也非得把他殺掉不可,處之於死地。這樣的好是溺愛不明,這樣的惡是惡惡喪德。

老人言:和而不同,同而不和

惡是當該惡的,但惡之至於喪德,其本身就是惡,好即本來你是惡惡,但惡的結果是你本身陷於罪惡,甚至比原來所惡的惡更惡,這樣的反動很可怕。這個道理孔子在二千多前就已經說出來了,可是我們到現在還不明白。故“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仁者是指能善察仁道的人,也即生命中有定常之體(仁體)的人,即是有真實生命的人。有真實生命的仁者,才能好,才能惡,才能成就好之為好、惡之為惡。儒家是肯定好惡的,因無好惡就無是非。接下來就是如何成就好惡,但要成就好惡就要下許多工夫。

好惡是人所需要的,有好惡才能表明有是非,維護社會正義。但是,如果不懂得正確的好惡,本身也就很容易陷入惡中。牟宗三先生說的“惡惡喪德”,指的就是這個意思。如果你恨一個人,恨到極致,恨到想把對方殺了的程度,那這種恨已經同時轉化為你自己的惡了。

老人言:和而不同,同而不和

自古至今,人類因國界、宗教、種族、主權、經濟利益的歧義,思想、語言的差別,乃至因家庭、財產、感情等諸多問題,所引起的矛盾不勝枚舉,以至常常上演“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的悲劇。人類是很奇怪的,既最善於共處,又最不善於共處。人與自然、社會、他人、心靈、文明,都處在各種各樣形式的共處中,並在共處中生存。人類一旦離開與自然、社會、他人、他文明、以至心靈的共處,即不存在。

人們欲自己生存,亦要讓自然、社會、他人、他文明同存;人們相互共處,但由於其價值觀、思維方式、風俗習慣、文化素質的差異,亦會發生衝突和競爭。和為貴的觀念,對匡正今日社會所發生的種種弊病,裨益多多。從理性上看待這個問題,我們又感到,孔子既強調禮的運用,以和為貴,又指出不能為和而和,要以禮節制之,可見孔子所提倡的和是有前提和條件的,而不是一味的求和。

老人言:和而不同,同而不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