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北最有个性的地方:应县小石口,山水秀,还有甲天下的宝贝

小石口村,亦称小石口堡,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南河种镇下辖村,位于闻名山下,距山西省应县南33里,明正德间筑城设守备驻此。


晋北最有个性的地方:应县小石口,山水秀,还有甲天下的宝贝

小石口村是一个有山有水、风景秀丽的村庄,这里不仅有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长城,村中还有永镇寺、殊海寺、观音庵、文殊寺、三清寺等六座古寺,一村与六庙结缘,这在晋北还是很少见得,从县城出发,大约一小时便到了闻名山脚下。但见不远处,山势巍峨,嫩草勃发;近处,一泓溪水绕村而过,流响成韵。而建置于明万历年间的小石口村就坐落其间,真给人一种入桃花源的感觉。小石口的美,主体现在她的古风禅韵上。

晋北最有个性的地方:应县小石口,山水秀,还有甲天下的宝贝

小石口村东峪口边便有应县十三名寺之一的永镇寺。山门前,几十株百年老槐枝干虬劲,荫翳蔽日。据寺内两通石碑记载,该寺建于清代,民国年间重修,建筑坐北向南,有正殿、禅房、配殿和天王殿,为典型的四合院式寺院布局。

晋北最有个性的地方:应县小石口,山水秀,还有甲天下的宝贝


晋北最有个性的地方:应县小石口,山水秀,还有甲天下的宝贝

寺上有八路军藏兵洞,寺左则是少林。从永镇寺向南走约5公里山路,过“十八盘道”,越“南开石门”,便可到达殊海寺。该寺位于闻名山北麓的一个山坳里,绿树环绕,苍山拥抱,景致秀丽。小石口村永镇寺前有一涌泉,无论旱涝,常年滴水不绝,故名“西滴水”。而取西滴水之泉与紫皮大蒜泡制,是治痢神方,被称为“双百汤”,至今广为沿用。寺院始建于东汉,后又经多次修葺。所在山峦是“雁门十八隘”之一,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现存清代正殿三间,近年民间集资数百万元,配修了钟楼、偏殿、山门等。并劈凿山路4公里至寺前。终年香火旺盛。

晋北最有个性的地方:应县小石口,山水秀,还有甲天下的宝贝


永镇寺位于小石口村东北,寺内建筑结构严谨,造型优美。现存正殿三间,东西配殿六间,山门六间,进深四间,东西跨耳新建钟鼓楼,构式仿古。全寺依山而建,雄伟壮观,色泽华丽,善男信女,游人不断,香火不绝,古香古朴。登其远眺,苍山绿水云飘似带,令人赏心悦目。

小石口村村中有一座观音庵,该庵的神奇之处是“送子娘娘殿”,善男信女来求龙求凤,无不如愿。观音庵南侧是新修不久的城隍庙。再南向行三十余步,则是观音阁。

晋北最有个性的地方:应县小石口,山水秀,还有甲天下的宝贝


小石口村在永镇寺北2公里许,有历史久远的文殊寺。相传文殊菩萨曾说法于此。寺内殿塑有佛像及四大天王像,是应县县内明清塑像仅有的实物资料。尤其寺内的石塑菩萨是珍贵的辽代文物。寺院内现存的两株古松挺拔茂盛,如伞如盖,已有近千年历史,相传为印度高僧义谭于1106年所植,树干曲如龙行,被誉为“龙松”,是晋北一带罕见的古树。元朝人有诗赞曰:“霜皮老干势如龙,傲尽丛林无尽风;本示浑然千古质,不愿秦人大夫封。”

晋北最有个性的地方:应县小石口,山水秀,还有甲天下的宝贝


小石口村的文殊寺与永镇寺相距不远,姝海寺则需要从永镇寺沿砂石路继续向南约2公里过桥,右侧山体有步行路,爬半小时可达寺庙,到寺庙后还可再爬40分钟可达山顶有塔。

晋北最有个性的地方:应县小石口,山水秀,还有甲天下的宝贝

站在小石口村村中南望,但见苍山一脉,如烟如岚。内长城蜿蜒西去,烽火台、烽火墩傲然孤立。虽经风雨侵蚀,但仍能让人穿越时空隧道,回想起当年戍边男儿“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放,让血液也跟着心跳汹涌澎湃,不可抑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应县有一句妇孺皆知的民谚:“马岚庄的韭菜小石口的蒜,石庄的姑娘不用看。”小石口村是应县紫皮大蒜的正宗产地。有顺口溜为赞,“紫皮大蒜四六瓣,手揣好像石头蛋,脚踩瓣飞不见乱;蒜瓣白嫩如玉坠,蒜肉辛辣粒粒脆,剥皮也能溢出味。”

晋北最有个性的地方:应县小石口,山水秀,还有甲天下的宝贝


晋北最有个性的地方:应县小石口,山水秀,还有甲天下的宝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