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他独守北京“北极乡”瞭望塔!两年前立了大功

“帽山瞭望塔,帽山瞭望塔,上片区域一切正常,未发现火情。”“收到,清明节期间上坟的人多,一定加强值守,注意保暖,辛苦你了老曹!”

清明假期,是市民祭扫、踏青、休息的日子,而对京郊山区防火瞭望员来说,不但不能休息,值守责任更重。

老曹名叫曹起云,今年57岁,是有北京“北极乡”之称的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的一名防火瞭望员。

清明节,他独守北京“北极乡”瞭望塔!两年前立了大功

瞭望中的老曹

防火瞭望员们办公环境很简陋:十来平方米,一张床、一套桌椅、一台电暖气,再就挤不下多余的东西了;工作设备也很简单:一架望远镜、一部对讲机,还有一摞值守记录单。但他们“地盘”很大,方圆几十平方公里,凡是望远镜能看到的地方,都是他们监管的区域。

喇叭沟门满族乡有两座瞭望塔,其中一座在北京最北的村——帽山村最北边的山坡上,这座瞭望塔修建多年,老化比较严重,阵风吹过,铁架的连接处就会发出金属摩擦的声响。

曹起云圆脸,慈眉善目,就是粗糙的手掌看上去比同龄人年长不少。6年前,他第一次走进瞭望塔,那时,这里还有六七名瞭望员。因为工作苦、工资也不高,慢慢地,这里就只剩下曹起云和哥哥两个人。

或许是平日里见到的人少,看到记者,老曹说了不少,从铁塔说到远山,又从远山聊到奇闻轶事,仿佛要将这6年来在这铁塔上的所见所闻一股脑全说一遍。

清明节,他独守北京“北极乡”瞭望塔!两年前立了大功

老曹在做记录。蒋嘉琦摄

就在前两年,老曹还及时预防过一次火情。

“刚开春,天挺冷的,加上前几年雪实在太少了,下午刮起了风,村干部嘱咐我一定要盯紧了别有闪失,我也不敢怠慢,望远镜就没离手。有一阵,我想回屋喝口热水,刚一转身,就看见北山那边有个东西在动,你知道,咱这边山上野生动物不多,冬天出来活动的就更少了。我就赶紧拿起望远镜,这一看不要紧,竟然是个老头,蹲在地上不知道干嘛呢。我看了半天也不像是本村人,就赶紧报告村里。大概一个小时吧,那人被接回去了,一问才知道,是河北丰宁跑过来上山刨药材的。从他身上搜出了打火机和一些干粮,他们早上上山到天黑才回去,中午累了就在山上吃,那时候,他蹲在地上正要点火热干粮吃呢,你说悬不悬。”

清明节,他独守北京“北极乡”瞭望塔!两年前立了大功

老曹的午饭。蒋嘉琦摄

“您这是立了大功啊,要是没提早发现不知道要造成多严重的后果呢,不愧是当了6年的老瞭望员!”记者夸到。

老曹哈哈一笑,脸上的皱纹都被笑意填平了。

大口咽了口热茶,老曹爬上梯子瞭望。记者也跟了上去,站在塔顶,连绵起伏的群山尽收眼底,山岭间一簇簇山花、蜿蜒的公路依稀可见。天蓝的透亮,云白的让人想咬一口,但猛烈的大风瞬间就把记者的两层单衣吹透了,只好下来。老曹却早已经习惯了,开启了瞭望模式。

老曹所在的帽山村因为与河北省丰宁县交界,近几年两地签署了联防联动协议,双方互相借鉴防火经验取长补短,治理效果很明显。

在喇叭沟门满族乡,像老曹这样的瞭望员一共有4名,每年10月到第二年5月都要在瞭望塔中度过,四人两塔守护着乡域近3万公顷的林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