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拒收农村娃:教育中,人品比出身更重要

1

"我不是瞧不起城中村,但那些打工的子弟、卖菜的、打鱼的,我真的沟通不了。我们学的是养天鹅的技术,我们不会去养猪。要把村子里那些娃都送到这儿来,我不同意,因为这些孩子素质太低。"

这是陕西西安一家幼儿园的负责人在一次家长会上,针对为什么不全面实施普惠收费的问题,对家长做出的回答。

视频被家长曝光后,即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就你这种思想观念,教育的天鹅也会被你弄成大傻鹅。"

"谁说卖菜卖鱼的就没钱读高价幼儿园了?用收入衡量素质本来就是悖论。自己想赚钱就明说,说什么圈层阶级学。"

幼儿园拒收农村娃:教育中,人品比出身更重要

实际上,就像网友们说的,划分孩子层次的因素有很多,受教育程度、家庭环境、个人性格、素质品行等等,其中任何一项都有可能改变孩子现阶段所处的层次,但无论如何,这绝对与出身无关。

就像洛克菲勒在《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三十八封信》中提到的,"在多数情况下,父母的位置决定了孩子的人生起点。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的起点不同,其人生结果也不一样。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穷、富世袭之说,也永远没有成、败世袭之说,有的只是我奋斗我成功的真理。我坚信,我们的命运由我们的行动决定,而绝非完全由我们的出身决定。"

而无论是在为成功不懈奋斗的道路上,亦或是在接受教育学习的路途中,人品都要比出身重要得多。

幼儿园拒收农村娃:教育中,人品比出身更重要

2

英国有一部纪录片,叫《人生7年》。

片中分别访问了12个来自不同阶层的7岁的小孩,制作组每隔7年,就重新回去访问他们一遍,到最他们发现,富人的孩子是富人,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

但里面有一位名叫尼克的出身寒门的小孩很特殊,他从小就深知,人不是生来就平等的,就像有些孩子天生就能吃到面包和牛奶,自己的三餐却得不到基本的保障。

他要跳出自己的阶层,要打破自己的出身限制,就只能学习,只有知识才能让他在这个世界上站稳脚跟。

最终,他也成功地摆脱了命运铸在他身上的沉重枷锁,得偿所愿,成为了一名大学教授。

由此可见,有时命运是会那些对未来保持热爱的人敞开怀抱的。

很多时候我们也必须承认,世界是不公平的。

幼儿园拒收农村娃:教育中,人品比出身更重要

那些家庭富裕的孩子所拥有的资源,能享受的优越的条件,能走的捷径,是家境贫寒的孩子根本想象不到的,但那又如何呢?

就像北大才女刘媛媛在《超级演说家》的舞台上说的,"有些人出生就含着金钥匙,有些人出生连爸妈都没有。人生跟人生是没有可比性的,我们的人生是怎么样,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感受。"

所以当我们遭遇挫折的时候,不能只一味地怨恨自己的出身,感叹时运不济。

因为真正划分层次的,不是家境的好与坏,而是你从生活中汲取到的,那些支持着你继续朝梦想前进的人生态度。

幼儿园拒收农村娃:教育中,人品比出身更重要

3

还记得《朗读者》上的那个长裙飘飘,貌若天仙的马伊琍吗?

她从说着:"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也无法感动一个不爱你的人。"的悲观的女人,到如今成长为一个面面俱到的骄傲矜持的女强人,马伊琍成长的过程足以让人连声赞叹。

实际上,出生在一个普通双职工家庭中的马伊琍和大多数人一样,除了一对相濡以沫的父母,其他的什么也没有。

但与众不同的是,即使是在那样贫寒的年代,父母对她的教育却也从没打过折扣。

从小,父母就送她到各种艺术团去学习和演出。

大概在二年级的时候,马伊琍的妈妈就对她说:我们什么都教不了你。

年幼的马伊琍听了这种话,还为此消沉了一段时间。

但虽然自己教不了,马伊琍的父母却也拼尽全力,为她提供他们所能给予的最好的学习条件。

后来马伊琍考进了上海电视台的一个舞蹈队,一次课两个小时,她爸爸就在教室外面等着她,等下课之后,再骑着自行车把她送回家,风雨无阻。

同样,也正是父母的这份简单但执着的坚持,才成功的造就了如今骄傲矜持的女王般的马伊琍。

就像人们所说的,认可一个人,通常是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

而在这个细水长流的过程中,细节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幼儿园拒收农村娃:教育中,人品比出身更重要

在大学里,常听前辈指导刚入学的一年级生:当我们从大学踏入社会的时候,决定我们使用多高级的交通工具的,是我们能把在大学里学到的技能和知识发挥到什么样的程度,这是个需要耐心的细致活,而不是我们出生于什么阶层的家庭,它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就像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所写道的那样,"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一生受用不尽。"

把出身当做我们生而就有的资本,平等的看待它,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慢慢打磨自己的人品和修养,我们就一定会从中收获那些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幼儿园拒收农村娃:教育中,人品比出身更重要

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