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數據告訴你電影《泰坦尼克號》的荒誕

1914年的4月,史上數一數二的超級豪輪”泰坦尼克號“在紐芬蘭的海域與冰川相撞,冰冷的海水湧入船艙,這個豪華巨輪從此淪為了歷史,並且成就了一部經典的影片《泰坦尼克號》。

一組數據告訴你電影《泰坦尼克號》的荒誕

在影片中,那個雙鬢泛白的老船長在危急時刻高喊著:讓孩子與婦女先上救生船!。一旁的貴族老夫婦默默地站到一邊讓旁邊的兒童先上船,自己勇敢的面對死亡,估計看到這裡很多人都和我一樣留下了感動地淚珠!

一組數據告訴你電影《泰坦尼克號》的荒誕

但是真正的歷史上真的是這樣的嗎?讓我用一組冰冷的數字告訴你這個答案!在泰坦尼克號上頭等艙人數:319人,200人活了下來(存活率63%)。二等艙:269人,117人活了下來(存活率43%)。三等艙:699人,172人活了下來(存活率25%)。

造成這樣結果的原因有兩個:

一組數據告訴你電影《泰坦尼克號》的荒誕

1.救生艇的安放區域是在頭等艙及二等艙附近。在當時的遊輪上,幾乎所有的救生船安放區域都是這樣,其目的很明顯就是要在突發的情況下降低富人們的風險等級。

一組數據告訴你電影《泰坦尼克號》的荒誕

2.在遊輪觸到冰山之後,船上工作人員接到的指示都是先安排頭等艙及二等艙的人上船,而並不是讓婦女兒童先撤離。光看兒童的死亡率的話,一二等艙兒童共32人,而死亡人數只有一人,三等倉的兒童有75人,死亡人數達到了55人。而且三等艙中活下來的人很多都是跳水之後被救援人員救起來的!

所以毋庸置疑,作為社會等級標誌的艙位直接成為了這次觸礁之後的生命籌碼。號稱”不沉之輪“是冰冷的,社會的等級永遠是關鍵時刻被管理者最注重的影響因素之一。當然藝術上的”泰坦尼克號“是溫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