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四):蘇紅的歌


三月三(四):蘇紅的歌

“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這首兒時的歌謠,莫名在腦海響起。故鄉,裝在異鄉人的口袋裡。有時會忘了,換洗衣服時有別樣的驚喜,彷彿舊年的日記本里,發現面值還不錯的紙幣。

歌謠是人生的第一堂藝術課。隨年歲增長,兒時的記憶倒會更清晰。比如阿爾茨海默症,其遺留的記憶大都是年少時候的。有句俗語“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是同樣的道理。20世紀90年代,為了採訪畢淑敏老師,在北師大旁聽心理學研究生的課程,聽教授們講一些具體案例,對生命有了更為深切的感受。很多成年人的心理疾患,大都源於童年陰影。案例中提到的那些人是幸運的,在老師的對症指導下,走出了人生的陰霾。

三月三(四):蘇紅的歌

天壇的二月蘭

“如今每逢春風暖,常念三月三,還有畫著小鳥的風箏,和那小夥伴……”網絡很方便,昔日悠揚的旋律輕輕響起。無縫切入當年的畫面,雖然歌詞有些生疏了。驚喜的發現,《三月三》竟是蘇紅老師的代表作之一。1987年春晚,一曲《小小的我》使年少的蘇紅一舉成名。她的歌聲,陪伴了整整一代人的童年、少年歲月。遙想當年,一曲《我多想唱》,有些桀驁,有些叛逆,撫慰了多少高三學子緊張而疲憊的心靈。至今尚記得,上高中的哥哥姐姐們唱這首歌時的“挑釁”和自得。

和蘇老師相識於十多年前。彼時,她和朋友們張羅了一個叫“老朋友”的乒乓球俱樂部,週末打打球鍛鍊身體。常年在外奔波的緣故,需要不時做做中醫理療,調理身體。經人介紹,認識了有城南“趙一趟”之稱的趙大夫。趙大夫是個熱心腸,不僅人品好,技藝也精湛,據說能用罐頭瓶子整出拔罐的療效。為人方面,是個能託付的好哥們兒。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和蘇老師一見如故,遂成至交。趙大夫名下有一“你好”俱樂部,除了喝酒,也打乒乓球,巧了。週末常在一起相約,慢慢就熟識了。打過幾場比賽,蘇老師是俱樂部的代言人,對付我們那是當仁不讓的主力。

三月三(四):蘇紅的歌

蘇紅

生活中的蘇老師幽默風趣,完全不為身外所累,贏得所有人的敬重。她打球一板一眼,認真仔細,剛開始和這些野路子交手有些不太適應,後來有被帶跑偏的跡象,依舊勝多敗少,經常笑傲到最後。

一夜春雨無聲。在三月三的夜晚與童年相遇,聽聽久違的歌聲,莫名有些小小的感動。那些年一起手拉手排隊唱歌,愛哭鼻子的小姑娘,已是2個孩子的媽媽,談起當年,宛如眼前。前幾天發小來電話,說起家裡最近的變故,不免唏噓感慨。童年的小夥伴,大多已經散去,在不同的城市為了生活而辛勞的奔波。只是不知道,大家是否如我一樣,在這清涼如水的夜晚,偶爾會想起曾經溫暖的往昔。

春暖花開,是相約的季節。碧空澄澈,春風十里,回首少年時,誰還站在原地,拿一本書,等你?

三月三(四):蘇紅的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