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外来的马超与黄忠,关羽为何就不愿与黄忠为伍

三国志里,黄忠与关羽并没有战斗过,他是以刘磐的旧部身份加入的刘备军,因为在攻打益州和汉中的战斗中,总是冲锋在前,勇猛无比,再加上率部斩杀夏侯渊,取得了汉中之战的大捷,因此受封成为了后将军。

三国志里,刘备为汉中王的时候,册封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为四方将军,关羽为前将军,黄忠为后将军。

都是外来的马超与黄忠,关羽为何就不愿与黄忠为伍

都是外来的马超与黄忠,关羽为何就不愿与黄忠为伍

关羽此前的记载也很少,但大概是因为史料缺失,因为他早在刘备和曹操协作干掉吕布的时候,就被郭嘉等人评价为“万人敌”,而无论是刘晔、还是周瑜、贾诩等人,只要对关羽稍微了解一点,都称他为“熊虎之将”,可见当时关羽在各方势力心目中的高超地位,甚至刘晔还说过刘备势力唯一的上将就是关羽。

都是外来的马超与黄忠,关羽为何就不愿与黄忠为伍

而黄忠,最早跟随刘磐,其实是比较默默无闻的,刘磐与孙策、孙权都有过多次交手的记录,但结果并不好看,黄忠也是没有什么名气,直到后来加入刘备,跟随刘备进入益州,才逐渐从一次次战斗中脱颖而出。

然而,关羽并没有参与攻打益州和汉中的战斗,因此,他对黄忠毫不了解。

张飞,一直以来都是与关羽齐名,且对关羽“以兄事之”的恭顺小弟

马超,虽然在中原名声欠佳,但地位很高,是刘备集团除了刘备以外,在朝廷获得官职最高的人物

所以,即便关羽曾经对马超也有些看法(打算进川跟马超单挑事件),但这两人与关羽同时位列四方将军,关羽是可以接受的

都是外来的马超与黄忠,关羽为何就不愿与黄忠为伍

籍籍无名的黄忠突然成为了四方将军之一,尽管是个末尾,而且没有假节权,但关羽依然会有疑问

这是其一,其二

刘备没有称汉中王以前,在刘备集团关羽一直是当之无愧的二号人物,刘备在徐州的时候,关羽守下邳,刘备守小沛;在荆州的时候,关羽统领水军,刘备统步军;赤壁以后,关羽囤江陵,刘备在公安

直到后来,刘备进益州,关羽董督荆州,基本上这两人都是这样的关系

而刘备称王以后,大封群臣,又册封了四大将军,首先是梳理了一道自己手下的文武班子,同时建立了比之以前更加完善的上下制度

都是外来的马超与黄忠,关羽为何就不愿与黄忠为伍

这个时候,关羽就不能名正言顺的算为集团的二号人物了,因为集团就是汉中王的集团,关羽是前将军,是四方将军之一(尽管也是地位最高的一个),但终究和以前不同了

所以,这对于一直镇守在荆州的关羽来说,无疑是让性格刚直的他有些不太舒服的地方。

这也是为什么刘备派遣了能说善道的费诗前去告诉关羽

关羽也果然爆发了一点脾气,费诗所说的话,充满了暗示性:“夫立王业者,所用非一。昔萧、曹与高祖少小亲旧,而陈、韩亡命后至,论其班列,韩最居上,未闻萧、曹以此为怨。”

我们再来分析,当关羽得知马超投奔刘备的时候,曾经打算进川与马超比试,然而我们都知道,三国从来不是单纯的武将单挑模式,而诸葛亮劝解关羽的话,却别有深意:“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都是外来的马超与黄忠,关羽为何就不愿与黄忠为伍

诸葛亮和费诗,说的话都以刘邦时代为例子,诸葛亮认为马超是只能算是和张飞并驱争先的勇猛将领,雄烈过人,但终究比不上关羽的超凡脱俗(这马屁有点拍得大,但关羽也是有这个资本的)

费诗则明确以萧何、曹参和韩信、陈平的地位来作为例子。

说白了,关羽担心的是自己在集团中的地位问题,而诸葛亮也好,费诗也好,都明确把握住了关羽的心思,所以回答的话,都是非常符合关羽心意的。

都是外来的马超与黄忠,关羽为何就不愿与黄忠为伍

因此,关羽不服黄忠,不服马超,这不是单纯的一个关羽傲的事件,而是涉及到刘备集团变动和发展的过程中,老将、同时也是元勋的关羽,对自己地位和身份转变的不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