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篇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只阐述而不创作,相信并喜爱古代的东西,我私下里把自己比做老彭。

这种“述而不作”的教学方式我认为有失偏颇,不应该只停留在阐述上,太过保守会局限人们的思想。应该鼓励创新与创作。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默默地记住学习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导别人不感到疲倦。

《论语》述而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教导学生的时候,不到了他特别想弄明白却弄不明白时不开导他,不到了他特别想说出来却无法明确地说出来时不启发他。做不到举一反三,那么就不用再教他了。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依然适用,学生自己愿意去学习知识这才是最重要的,不然老师单方面地输出再多也是徒劳。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如果富贵合于礼法那么是可以去追求的,即使是像给人执鞭的这种下等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乎礼法那么我便不去追求,遵从我的爱好来做事。

想要升官发财并不可耻,但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奋斗去争取正义之财。

《论语》述而篇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吃粗茶淡饭饮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依旧在这之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浮云一般。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安贫乐道,做真正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优秀的品质并向他学习,而对于他不善的地方就要引以为鉴,自己不能犯。

这句话对于面对周围一些经常待在一起,但是自己并不喜欢的人尤其适用。每个人不可能绝对地坏,再怎么不喜欢他/她,他/她也一定有优于自己或者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如果做不到老死不相往来的话,那就多看看别人的长处与优点,试着去接纳他/她并向他学习。

《论语》述而篇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心怀坦荡,小人经常忧愁。

图片源自网络 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