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核心專利自己掌握的好處,他們想用這個技術,就只能找中國

這就是核心專利自己掌握的好處,他們想用這個技術,就只能找中國

聚氨酯泡沫材料

聚氨酯泡沫材料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可用於床墊、沙發、建築外牆隔熱保溫、管道保溫等行業。可以說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生產聚氨酯泡沫材料的重要原料就是發泡劑,但含氟含氯的發泡劑,對環境破壞巨大,既是“臭氧層殺手”,又會產生“溫室效應”。

但是製造不含氯、不含氟的聚氨酯化學發泡劑,但對國際化學界來說,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這就是核心專利自己掌握的好處,他們想用這個技術,就只能找中國

畢玉遂教授

而山東理工大學的畢玉遂教授歷經10餘年不斷的試驗攻關和反覆“試錯”,終於研發出世界上第一種化學合成的無氯氟聚氨酯化學發泡劑。

真可謂“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但他成功了。

而且憑藉這項專利技術,2017年,山東理工大學創造了一項中國高校專利轉讓紀錄。他們與補天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簽訂專利技術獨佔許可協議,價值5.2 億元,畢玉遂團隊分得4個億。

為啥能分4個億?

“這不是學校給了畢教授4個億,而是畢教授幫學校掙了1個億。”山東理工大學黨委書記說。

這個賣了大價錢的專利名字叫無氯氟聚氨酯新型化學發泡劑。

回憶起項目的起步,畢教授感慨萬千,“沒有研究基礎,寫不了項目書,我沒法申請科研經費,錢都得自己墊。”畢玉遂說,再加上的確沒有任何現成基礎理論,光是琢磨理論就花了5年。直到2008年,畢玉遂教授才有了完整思路。初始團隊就他和兒子兩人。

這就是核心專利自己掌握的好處,他們想用這個技術,就只能找中國

無氯氟聚氨酯新型化學發泡劑

中國人可能研究出了不含氯氟的化學發泡劑的消息不脛而走!2012年初,試驗剛有進展,幾個國際化學巨頭企業聞風而至,要求參觀、檢測、合作。

“我也很想知道這個化學發泡劑到底行不行。”畢玉遂答應了一家化學巨頭,帶著樣品應約到華東理工大學檢測。檢測結果很理想,他知道他的努力沒有白費。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由於畢教授拒絕了外國企業的合作要求,實驗室竟被盜了。

幸運的是,畢玉遂為了防止技術被竊,從來不在實驗室放任何相關資料。

畢玉遂心想,發泡劑專利保護必須抓緊了。但他擔心洩密,一直不敢提交。直到2016年,由學校出面撰寫了“推動無氯氟聚氨酯發泡材料產業化”的建議報告,直接呈報國務院。

最終,這項世界唯一的化學發泡劑技術提交了4件中國專利申請、1件PCT國際專利申請。2017年,“無氯氟聚氨酯新型化學發泡劑”的專利網布局完成,科研成果獲得了最大保護。

現如今,很多國際化學巨頭企業都想找畢玉遂合作。“這就是核心專利掌握在自己手裡的好處,他們想用這個技術,就只能找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