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屍式育兒"來了,喪偶式家庭裡,父親憑什麼指手畫腳

一部《小歡喜》把孩子成長中的教育問題全都包括了,每個人看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在劇中,宋倩和喬衛東因為誤會離婚分居,沒有宋倩的允許喬衛東不能探視喬英子,所以在喬英子的成長路上,父親是缺席的,偶爾出現只是金錢禮物和縱容。

在喬英子快高考時,他們才頻繁接觸,結果問題就來了。宋倩是嚴母,喬衛東是慈父,因為教育分歧,兩個人常常吵的臉紅脖子粗。

其實這種問題在我們普通家庭也會常常出現,尤其是一家人過年期間同住在一個屋簷下。

2020年春節時期因為新冠肺炎流行,人人隔離,大家都呆在家裡出不去,長時間在外面工作,只有過年幾天才會齊聚家中。

時間短,吃頓飯的功夫看不出什麼,可是一兩個月出不了門,那種種問題一個接一個的就來了。

32歲的吳菲一家原本在美國定居,丈夫是一家外企的工程師工作很忙,吳菲自由職業,主要生活重心放在了女兒彤彤身上。

今年過年的時候一家人都回了老家蘇州團圓,丈夫長期在外工作,女兒的學習從來沒有插手管過,就在這隔離的短短兩個月,吳菲的心就像坐過山車一樣起起落落。

彤彤四歲了,正是愛淘氣的時候,家裡又只有這一個小孩,全家人寵的不像樣,吳菲有心想說說女兒。

可每次一開口,自己的丈夫就要跟自己唱反調,什麼要解放孩子天性,要順其自然發展,氣的吳菲真是一口氣憋在心裡出不來。

吳菲的忍讓換來的是丈夫的得寸進尺和孩子的越來越淘氣,吃力不討好,換誰都心態炸裂。

吳菲的經歷啊就讓我們想到一個名詞,"喪偶式家庭",這是很可悲的,在一個家庭裡丈夫的價值只體現在經濟建設上,就是給錢給錢,孩子老婆生,老婆帶,老人老婆伺候,丈夫就像一個局外人一樣不參與。

這樣其實還好一點,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詐屍式育兒"

明明自己什麼都不懂還要出來指手畫腳,如果你的家庭正在發生以下這些事情,一定要注意了,及時挽救,才能留住幸福家庭

一、 沒事瞎指揮,坐等驗收育兒成果

劉姐家住在農村,丈夫常年在外地打工,過年期間回家,與公公經常發生矛盾。

等到兒子上網課的時候,這種矛盾更加明顯,劉姐的公公上了年紀,特別愛聽戲,又和孫子住在一個屋子,電視聲音影響孩子學習,丈夫和公公之間更是水火不容。

劉姐從中說和,可是丈夫變本加厲,只要一聽見隔壁的電視聲音,臉比鍋底還黑,指使著劉姐和女兒去把電視關掉。

家裡鬧得不可開交,嚴重影響了生活和諧,可是劉姐的丈夫依舊我行我素,讓人很是苦惱。

其實公公每次看電視聲音都很正常,兒子也是帶著耳機上課,兩者互不干擾。

反而是丈夫在家整天刷著抖音聲音巨大,好幾次還想讓劉姐把一間不住人的小房間收拾出來,放個電熱扇取暖,讓兒子在小房間裡上課,還是劉姐覺得太冷怕兒子生病才作罷。

在一個家庭裡男主人的缺席,本來就會導致孩子成長中父愛的相對缺少,如果這個時候,男主人還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拿著雞毛當令箭,對著妻子和孩子吆五喝六,發表自己的意見,那麼只會讓家庭裂縫越來越大

二、說風涼話,站著說話不腰疼

要說哪種人最氣人了,就是在你遭罪的時候在你旁邊幸災樂禍的人了。

張瑤和劉昊是一對剛剛當父母年輕小夫妻,劉昊因為會拍段子是一個小有名氣的小網紅,也是經常的不著家。

孩子最近有點鬧覺還拉稀,從醫院買回來的拉肚子藥已經化開水吃了,還不見效果。

這天張瑤正準備給寶寶換尿不溼,結果被孩子澆了一泡新鮮的粑粑,淋了一手,張瑤仰天無語,扯過紙巾擦了一下就繼續給孩子換尿不溼了。

結果這一場面被劉昊看到了,當場捧腹大笑,指著張瑤就來了一句:"你看看你,傻了吧,連個尿不溼都換不好,會當媽不,我兒子真是太慘了,他媽連個尿不溼都換不好,怪不得兒子你要懲罰媽媽呢。"

劉昊越說越上癮,張瑤越聽越惱火,一把把尿不溼扔到了劉昊頭上,兩個人為這事鬧了好幾天。

這種事情最容易發生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了,孩子不睡覺一直哭他在那睡得跟豬一樣還要說你沒本事,餵奶孩子咬疼你,他誇孩子有本事。

又傷夫妻感情,等孩子大一點了還助長孩子驕縱的習性,得不償失

三、自己是親爹,你是後媽

在一個家庭裡,最害怕出現這種情況了。

媽媽本著為孩子好的心思嚴格要求孩子,具體到晚上自己刷牙,每餐多吃青菜這些小細節。

可是爸爸呢卻覺得妻子對孩子太過嚴苛,牙爸爸幫你刷,不愛吃青菜爸爸帶著去吃燒烤,吃炸雞,生怕自己的孩子被虐待。

在《虎媽貓爸》中羅素 和畢勝男就是這樣的相處狀態,典型的慈父嚴母家庭,說的再難聽點就是好人都讓他做了,你在孩子面前裡外不是人。

為了家庭的和諧,夫妻雙方在孩子面前應該是要維護對方的顏面和話語權,孩子都是有樣學樣的。

在有些家庭,爺爺奶奶,爸爸姑姑因為不喜歡媽媽,經常會在孩子面前灌輸一些三觀不正的話 ,比如:媽媽是個壞蛋只會打罵孩子,看媽媽不順眼就用手打媽媽之類的話。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孩子正是接觸外界新事物的時候,每天被人灌輸一些不好的說法,時間長了對媽媽自然就沒有那麼親厚了,會嚴重影響母子感情,破壞家庭關係

四、強行拖後腿,怒刷存在感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個小故事,是一個離異媽媽寫的自己的真人真事。離婚以前夫妻倆養育著一個兒子聰聰。

聰聰正是淘氣的時候,小小年紀跟著爸爸看多了武俠片,一心想要行俠仗義,當個大俠。

兒子好動又淘氣,經常和小夥伴打鬧。

有一次在學校竟然把同學給打了,老師叫了家長,回到家聰聰媽媽就開始教育起了兒子,好不容易說的兒子保證以後不再隨便和小夥伴動手,做事不要太毛躁。

結果丈夫下班回家,三兩句話就把聰聰媽媽之前的教育都打翻了。

聰聰爸爸說:"誰打你,你就把他往死裡打,出了事有爸爸罩著你呢!"

這下子聰聰更加有恃無恐,在"行俠仗義"的路上越走越遠了,聰聰媽媽也是經常的去辦公室"做客"。

明明幫不上忙,還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拖家庭教育的後腿。真的是豬隊友無疑了,死又沒死透,還經常跳出來瞎指揮,沒事就喜歡刷存在感。

這種行為,這種教育方式有多可怕,他不僅造成了孩子成長中父愛的缺失和不完整,還影響了夫妻感情和家庭和諧。

"詐屍式育兒"對於現在社會來說,夫妻雙方都適用,因為現在社會不僅僅是大男人和家庭婦女,還有女強人和超級奶爸,不管誰成了這個豬隊友,造成的負面影響都是很嚴重的

教育需謹慎,都是第一次當父母,連上崗證都不用考,那麼在實踐的過程中還是要認真探索了,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為什麼浪子回頭金不換,因為難度太大了,孩子一旦長歪了,再想回歸正道,所付出的心力都是加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